《酒泉百景》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位于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就坐落在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离地面约25米。从石窟向南到昌马乡政府约5公里,从石窟向北到玉门镇及312国道约70公里。

《酒泉百景》昌马石窟

一般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所以说,昌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8时45分,昌马盆地发生了一起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就在这次大地震中,昌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等各种文物被全部损毁。昌马下窟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也被这次大地震损毁,只有4座洞窟幸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昌马石窟的4座洞窟。

《酒泉百景》昌马石窟

《酒泉百景》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洞窟开凿形成上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处很多;从艺术价值上说,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新颖,形象逼真,风格色丽;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当然在其中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及新疆等古丝绸之路的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有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也许是同时代或同类型的工匠所绘。

摘自《酒泉百景》陈思侠 编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