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天天被高樓大廈包圍的我們,可能很難想象全城最高建築是一座塔的感覺,但在陝西咸陽,距離西安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

有一個古城,全城方圓5公里,最高的建築竟然是一座始建於宋代的7層古塔。

這個古城便是咸陽市武功縣的武功鎮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俯瞰武功鎮

小鎮不尋常:鎮上竟有個“千年古城”

武功鎮在武功縣西北部,距離縣城約16公里,距離西安約六七十公里。鎮子不大,面積約40多平方公里,人口4萬餘人。

說起來也是夠奇怪的,就是這樣一個知名度不高的小鎮,鎮上卻藏著一座千年古城——武功古城。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其實,只要到當地去,當地人都知道古城的來歷,並且還能頭頭是道給你說出來,但一走出武功,知道來歷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這個鎮上還有一座千年古城。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進鎮先通過一座南城門

這就要從武功鎮的歷史上找原因了。原來,武功這個不起眼的鎮子有著一段非凡的歷史:

武功鎮上有條河,名叫漆水河,漆水河便是歷史上的有名的姬水,炎黃二部落曾生活在這裡,後來炎帝部族有邰氏的後代姜嫄在武功生下了歷史上有名的“農神”后稷,后稷在武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邦國——有邰國。而后稷是周文王的先祖,武功也因而是周人的發祥地。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漆水河溼地

時間滾滾向前,武功一直在歷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武功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根據《隋書》記載,北周設置了武功郡,在今天的武功鎮修築了武功城。8年後,撤武功郡,設立武功縣,縣城仍在今天的武功鎮上,當時是土築城。

一直到解放後,武功鎮一直都是武功縣的縣城所在地,直到1958年,武功、扶風、興平三縣合併為興平縣,武功變成了武功公社。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1961年,武功縣建制恢復,縣城由武功鎮搬遷到普集鎮,從此之後,武功鎮就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鎮子,但是千年老縣城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於是就出現了今日這道風景線——“小鎮上竟然藏了座千年古城!”

被遺忘的武功古城,古韻悠然

從縣城變成鄉鎮,這落差雖然有點大,但對武功古城來說,也許冥冥中更是一種幸運吧。鄉鎮發展的速度更慢一些,無形中也很好地保護了古城的原貌。

今天,當我們來到武功鎮時,時光反彷彿穿越回了千百年前,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座樸實的關中老城,雖然城牆和城樓都不見了,但是古城的街巷、佈局都還保留著當年的樣子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武功城是一個狹長型的古城,被東西兩道土塬夾在中間,形成一河蜿蜒、兩岸人家的小城景象。

在武功城,老輩人都很清楚,城裡有“九街十八巷”:“九街”分別為大北街、小北街、學前街、西街、東街(碾盤街)、宣化街(糧食街)、上南街(三槐街)、下南街和后街;“十八巷”為草場巷、三鑑巷、蔣家巷、當鋪巷、仁義巷、月季巷、韓家巷、馬道巷、上閣巷、西寺巷、文昌巷、北倉巷、分水巷、東廳巷、南順城巷、北順城巷、東順城巷、鐵樓巷。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現在,除了文昌巷、北倉巷和鐵樓巷已無存,其他的街巷都還保留著。其中,最繁華的街巷當屬小北街,自古,武功便是商貿興旺的地方,直到今天,小北街依稀可見當年盛景,即便是平常的日子,這條街上也是店鋪攤位擠擠挨挨的景象。而每逢農曆一、四、七,鎮上趕集(北方叫“上會”),街上更是熱鬧。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小北街的日常

走街串巷,人文古蹟星羅棋佈

除了古街古巷,武功古城裡也保留著許多的歷史人文古蹟,講述著獨屬於這座城的故事。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在武功古城,值得探尋的地方太多了。如果對武功“有邰國”的先周時期的歷史感興趣,姜嫄墓、教稼臺和鄭家坡遺址是不得不去的,這三個地方是武功時代最為久遠的文化遺存。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順著三個人物的脈絡來行走古城。

  • 一個是西漢時期的蘇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的蘇武就葬在武功縣城北不遠處,至今仍有蘇武祠墓。
  • 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史書記載,唐高宗李淵曾在武功置有宅院,唐太宗李世民變出生在這裡,後來,太宗舍宅為寺,取名“報本寺”,至今仍有報本寺塔保存至今。這座7層的報本寺,始建於宋代,至今仍是武功古城內最巍峨高聳的建築。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 唐太宗對出生地武功很有感情,為此,他將武功的城隍敕封為“輔德王”,因此,武功的城隍爺頭戴王帽、身披黃袍,在全國的城隍爺裡都獨樹一幟。武功城隍廟也因此不叫“廟”,而稱“都城隍府”。這座“都城隍府”是來武功必看的。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 一個是明代文學家康海。有句老話叫“江南才子北方將”,可見江南多文才,北方多武將。有人統計,整個明清500年,
    陝西只出了兩個文科狀元,一個是韓城的王傑,一個便是武功的康海。為了紀念康海,武功有個景區叫康家山,現在又叫清涼寺,就在報本寺塔西側的塬上,值得一看。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除此之外,在武功古城的南側,當地人叫南關的地方,還有明清建築關帝財神廟、道教勝地“小華山”

。在北關東側、漆水河畔,還有美陽古關、龍王廟、東嶽廟、漆水河溼地等。目前,這些景區全都是免費的。

奇!陝西小鎮上藏了座“千年古城”,全城最高建築是座7層古塔

武功的旗花面、普集燒雞也很有名,黃小黃覺得,若有空暇,不妨來這裡轉轉,1小時的車距,只要一天時間,就能與一座千年古城相遇!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