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排名收官戰提前打響 公募基金調倉換股備戰明年

2019年堪稱公募“大年”。據統計,在2600餘隻主動偏股型基金中,1180只基金今年來回報超過30%,約佔總數的一半,其中350只基金的回報率超過50%,遠遠跑贏同期上證指數表現。

隨著年末臨近,A股波動加劇,多隻基金重倉股出現了明顯調整。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基金公司將年終考核時點提早至11月底,基金業績排名戰提前展開,不少基金經理也趁此機會調倉換股,為明年佈局做準備。

排名收官戰提前打響

記者獲悉,今年北上深三地均有基金公司將2019年的業績考核提早至11月份。在市場化機制下,一般而言,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可拿到上百萬元、甚至千萬元年薪,而業績墊底的可能面臨“下崗”風險。

一般而言,每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才是基金公司一年業績完整考核的終止日。以往為了衝刺排名,基金經理往往會使出渾身解數,市場也往往會有一波所謂的“年末行情”。在此背景下,部分基金公司選擇“錯峰”進行全年考核,即將考核時點提前,避免受到行情擾動。

“今年公司內部將全年的業績考核月定在了11月底,目前正面臨鎖定收益還是衝刺一把的抉擇,同時也需要考慮明年的投資佈局,避免踏空。”滬上一位基金經理稱。

據記者瞭解,北京部分大型基金公司也延續了此前的考核辦法,將全年業績考核定在了11月份或12月中上旬。

不僅是公募基金,一些私募機構也紛紛將考核月份提前。“這樣的考核的確會令我們在一些獲利豐厚的重倉股上選擇了結,但個別核心競爭力極高的標的我們還是會保留。”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基金重倉股異動

隨著部分基金公司將業績考核時間點提前,近期不少基金重倉股出現了明顯異動。

根據2019年基金三季報披露數據,基金第四大重倉股格力電器在11月5日創下的歷史新高,近期已回落近10%,而多隻重倉該股的基金淨值因此出現明顯下跌。此外,基金三季度重倉的隆基股份、東方國信、南極電商、大族激光等股票,最近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對此,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這些股票的調整除了前三季度漲幅較大、估值較高之外,也不排除與近期部分基金業績考核時間提前、機構開始鎖定收益有關係。“今年以來基金收益率普遍較高,50%以上為數不少。考慮即將到年底,部分基金管理人會考慮選擇目前時間點落袋為安。”匯豐晉信2026生命週期基金經理劉淑生稱。

“隨著基金重倉股走勢出現分化,偏股基金的年終排名戰也充滿懸念。”滬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稱。從基金最新業績排名來看,最大的看點在於偏股基金冠亞軍的爭奪。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主動權益基金排名第一、第二位的銀華內需精選和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年內淨值增長率分別為94.34%、88.82%。但截至11月12日,兩隻基金的年內漲幅分別變為90.88%、89.46%,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縮小至1個百分點左右。

調倉換股備戰明年

不少基金經理表示,每年年末都是公募基金調倉換股的重要窗口期,導致市場行情容易出現波動。

對此,浦銀安盛基金表示,短期來看市場仍處於震盪態勢,缺少明確的向上動力,但平衡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結構性交易機會。建議關注年初以來漲幅較小的銀行、地產等低估值板塊,中期仍須在食品飲料、電子、醫藥中優選個股。

滬上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權益投資總監認為,明年的主要機會仍在大消費板塊,包括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以及包括5G、蘋果產業鏈、華為產業鏈等在內的科技板塊。另外,銀行、地產等低估值也有階段性機會,新能源行業等政策性機會則需等待政策引導。

“結合個人能力圈、對經濟展望和風險偏好,我相對看好養殖後周期板塊。”匯豐晉信2026生命週期基金經理劉淑生表示,首先,該板塊與宏觀經濟相關性較小;其次,受益於高肉價,養殖量觸底回升,後周期需求向好;其三,每輪週期結束後,規模養殖量的提升,也將帶來優質後周期產品(疫苗)的滲透率;最後,該板塊還受益於大單品帶來的行業擴容。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