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效學習,我想談談這三點:心態、思維、方法

關於高效學習,我想談談這三點:心態、思維、方法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很有感觸,所以今天想談談這個話題。

明明感覺自己平時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埋頭苦幹的對付著一個人獨自成長的孤獨,起早貪黑、爭分奪秒的日常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可是最後的結果卻不盡如意。

想要放棄,卻又不甘心在一番奮鬥努力之後,輕易鬆手。都已經跑到一半了,怎麼會輕易的選擇放棄呢?

你變得矛盾起來,而矛盾之處在於:你想要靠意志力戰勝自己的懦弱,而你的意志力卻在告訴你好像不行。

為什麼會這樣呢?

今天就來聊一聊學習的三個方面:心態、思維、方法

01.關於心態

失敗這個話題,不可多說,說多了,未免會被人說成,阿灰你又在這熬雞湯了。

但是,又不得不說。

因為不僅僅在學習,還是我們自身的成長都逃不開、避不了這個話題。

失敗這個東西,不管你怕或是不怕,都是必定會發生的,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發生罷了。

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看做一場比賽,而比賽就意味是有輸有贏,就像一枚硬幣註定有兩個面。「贏」面,「輸」面

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準備許久的考試,你可能取得高分,也可能取得低分。

訓練很久的比賽,你或許能取得勝利,也可能在艱苦比拼後依舊失敗。

追了很久的女生,你說不定可以取女神芳心,也可能會成為悲傷loser。

有人贏就會有人輸,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道理,不以我們的意志所轉移。

所以,害怕失敗是人之常情,世界上75億人沒有任何人喜歡失敗。

但是你的害怕,絕對不是避免失敗的藉口和途徑。

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堅持,既然選擇了參加,就要拼盡全力。

關於高效學習,我想談談這三點:心態、思維、方法

擁有1500多項專利的愛迪生,知道吧,他一生髮明瞭超過2000多項,也才只有1500多項專利,而他更是嘗試了10000多次失敗,才發明了2000多個東西。

有人問他:你做了這麼多工作,卻沒有取得任何成果,這不是很遺憾嗎?'"愛迪生笑著回答:"結果!夥計,我得到了很多結果!我知道有幾千件事是行不通的!"

這就是為什麼他最後成為了擁有1000多項專利的發明大王。

想要成功,就不能害怕不行,所有的不行都將會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02.關於思維

在《學習之道》一書裡提到我們學習時處於兩種思維模式:「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

「專注模式」:將精力思考聚焦於某一點,有意識的去解決某一個問題。

「發散模式」:不刻意的去思考某一個單一的問題,讓思維自由漫步,開拓新的路徑。

正確的學習應該在兩種模式中切換,不斷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我。

可能這樣說還是有些過於抽象,沒事,該書中已經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將兩種思維模式用彈球機進行解釋。先讓我們康康圖。

關於高效學習,我想談談這三點:心態、思維、方法

停,我知道你在笑。

我知道我p的圖有些醜,但是我們不要在意這種細節,讓我們繼續我們思維模式的話題。

當你處於專注模式的時候,調用的已有知識節點就會十分密集。

而當你的想法彈球發射後,就會進入經驗密集區,在這個區域裡彈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因為我們此時是下意識的去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思考問題。

但是這既是專注模式的有利之處,也是最致命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時候玩過彈球遊戲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一旦小球進入一個目標密集區域中,隨著觸碰,彈射速度會越來越快,但同時也意味想法會被困在一定的區域裡,進行來回彈射。

而有時候,你需要的答案恰恰在這個區域之外。

所以,當我們在專注中耗費了很長時間,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要學會要切換到發散模,進行新思維的創造。

為什麼要進行新思維的創造呢?

關於高效學習,我想談談這三點:心態、思維、方法

因為在學習中,當你在不斷重複之後,對一個知識點會越來越輕鬆,而真實情況並不是不是你掌握的更加牢固了,而是會根據思維慣性,在你熟悉的經驗是上,能更快進入相同的路徑,但對於知識的掌握和應用並沒有顯著的提升。

當你沉迷於重複的方式去理解知識。這對於新知識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

這將容易導致你的認知陷入到固化思維中,進出同一個知識點都只能通過同一條路徑。

將所獲得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也就會變成我們常說的死記硬背。

所以,我們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思維,看看目前的思維是不是在專注模式裡,是不是過於專注——俗稱鑽牛角尖。

解決不了問題,是不是陷入了思維僵局。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單線出發,單線回來,導致換個角度就看不明白了。

我們要學會切換,有松有馳,學習才能高效不累。

03.關於方法

我一直堅信拋去天賦這個先天因素,關於學習,我們多數人都能比現在做的更好。

那為什麼有時候你的努力往往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方法,方法,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就是我們和學霸真正的差距所在。

有些小夥伴就會馬上變臉:你小子別在這放屁了,我特麼就差整容成學霸了,已經模仿的一模一樣了,換張臉他媽都認不出來了,還自學了更高級的招數,簡直都快成學霸250.0版本了,還他媽不是沒學霸厲害。

對,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這就是為什麼第250代版本還比不過第1代版本。

你要學會選擇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過度的追求方法論,收集了一堆方法,接著生搬硬套。別人家的終歸是別人家的。

你的250.0版本換湯不換藥,對於別人來說真香,對你來說就不一定了。

關於高效學習,我想談談這三點:心態、思維、方法

既然說到了方法,還有一個話題不得不提,那就是關於「偽勤奮」

這個時代,我們太容易陷入知識焦慮,成長的焦慮,身份的焦慮,各種各樣的焦慮逼著我們上路,很容易讓我們陷入「偽勤奮」的狀態,所以你要學會判斷自己目前的狀態是不是陷入偽勤奮的誤區裡去了。

如果是,我們就要擺脫偽勤奮,關於如何擺脫,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裡有說到。

接下來,談談終極學習法。

作為終極學習法——費曼學習法已經是被很多學習者說爛了的話題,但是我還是要誇,還是要推薦。他真的好用。很多學習方法的背後邏輯就是費曼方法!

槓精們準備槓我之前,請務必問自己:我有用過嗎?我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他好用嗎?

如果沒有,請閉上你的櫻桃俏皮彈力可愛小嘴,給我繼續往下看。

為什麼很多方法擺在眼前了,你卻無法使用。因為你只學會了表面的一層,卻沒有理解其內在的邏輯。

而當我們理解了邏輯,才可以任意變形,根據自己的情況創造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還不瞭解什麼是費曼學習法,沒事,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講到。

最後,互聯網時代你缺的不是方法,而對方法內在的思考。做一個模仿者,永遠趕不上一個思考著。

學會思考,才能在高效學習中讓我們不停進步。

總結

1、關於心態,我們不能害怕失敗,既然選擇了參加,就要拼盡全力

2、關於思維,學會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中切換,才能讓學習更高效。

3、關於方法,學會方法的內在邏輯,互聯網時代我們缺的不是方法,而對方法內在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