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20年前的旅遊黑馬,如今將爭創天府旅遊名縣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實踐,看雨城如何引領雅安旅遊“突圍”——

“三雅”皆入畫 “名縣”踐初心

“雅雨澤羌國,青衣潤古城。”

北緯30°上,一座歷史悠久、充滿神秘色彩的城市——從傳說中的女媧補天,到《尚書·禹貢》中記載的“蔡蒙旅平”,再到當年諸葛亮夜宿周公山下……

作為雅安的主城區,雨城因“三雅”文化而為人稱道,20年前憑藉“碧峰峽”的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旅遊業發展史上新的篇章……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碧峰峽遊客中心

如今,肩負雅安全域文旅產業“突圍”重任,作為全市唯一的首批“候選縣”,“生態頤養地·國際熊貓城”雨城區將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工作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的唯一自選動作,發起了最關鍵衝刺。

“省委、省政府推動‘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既是基礎工程、民生工程,更是富民工程。創建對提升雨城人居環境、旅遊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加快建設國際生態度假旅遊目的地,推動雨城旅遊產業上檔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最終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雨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如是表示。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雨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全年佔比87%

畫卷一 創建為了誰 發展惠民生

文旅產業是富民、惠民的民生產業,這一點從當年碧峰峽景區的火爆得到充分印證。

2000年五一節,碧峰峽景區對外開放的第一個黃金週,遊客車輛排滿了從景區到市區的7公里道路。近萬輛汽車湧入雅安城(今雨城區),無法找到住宿的遊客,只得連夜返回或在車上過夜。

“碧峰峽現象”不僅讓國內媒體高度關注,甚至還引起了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好奇。

碧峰峽這匹旅遊業“黑馬”,帶動了周邊農民的增收脫貧致富,更成為雅安服務業快速發展助推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此在雅安人心裡紮了根,雨城也將良好的生態稟賦作為發展生態文旅產業的核心優勢。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女媧廣場全貌

雅安將生態文化旅遊作為富民、惠民的重要支柱產業來抓。雨城接連獲得“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中國十佳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旅遊強區”等榮譽稱號。

20年後,作為全市唯一進入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的縣(區),在雅安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支持下,雨城將“天府旅遊名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作為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的重要抓手。

雨城區委書記高福強在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上明確表態:“全區幹部必須全力以赴,不遺餘力,誓必拿下‘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藏茶村博物館

畫卷二 創建靠什麼 資源加實幹

雨城區素有“天然氧吧”和“天府之肺”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達71.9%,氣候溫潤 ,水資源豐沛,空氣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負氧離子世界頂級標準,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240~270天“旅遊舒適期”排在全國前列,是理想的休閒、度假、康養勝地。

雨城有4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漢代文化遺蹟高頤闕,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茶馬古道·觀音閣,中國唯一被封侯的千年古泉白馬泉,建在石頭上的望魚古鎮,國家保護大熊貓研究基地等,以及災後重建、旅遊振興打造的藏茶村、雲臺山農業公園等新興景點。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上裡古鎮

憑藉這些優勢資源,雨城旅遊業發展迅猛。去年全區接待遊客1042萬人次,同比增長12.52%,實現旅遊總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20.99%,其中過夜遊客達320萬人次,省外和境外遊客佔23.92%。

2019年,雨城區以入選天府旅遊名縣首批候選縣為契機,大力實施全域旅遊行動,著力打造“百億康養旅遊產業”。

9月12日,雨城區委書記高福強,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陳建偉與各界人士近千人,在女媧廣場舉行的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百日攻堅誓師大會上,佩戴“我是市民,我是導遊”的綠色袖標,共同發出“攜手並進、爭創名縣”的激昂承諾。

今年國慶黃金週,雨城到處花團錦簇、遊人如織,隨處鮮花、笑臉,全區各行各業值守人員放棄休息,堅守在節日工作一線。志願者們免費為遊客發放飲用水和旅遊資料,耐心為遊客答疑解惑,這讓遊客感受到雨城的溫暖,感受到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帶來的變化。

畫卷三 創建怎麼辦 對標補短板

10月23日,雅安市雨城區文體旅局的工作人員又一次來到火車站旁的旅遊廁所進行檢查。記者看到,公廁不僅十分整潔、設施完備,還專設家庭衛生間,完全顛覆了記者對於傳統公廁的印象。

“旅遊廁所能否達標,不僅直接關係到遊客對雨城的直觀感受,更關係到本地市民的日常生活。”雨城區旅遊執法大隊隊長曹康說,“雨城已投入4000餘萬元,新建改造廁所162座,其中A級廁所達30餘座。”

“廁所革命”是雨城區對準了旅遊基礎設施落後的痛點,對標補短板的具體體現之一。

說到補短板,就不能不提雅上路(省道105線)。作為通往碧峰峽和上裡古鎮等景區的必經之路,一直是雨城旅遊的“阿喀琉斯之踵”。而今,這條路的改建工程已接近尾聲,雙向兩車道、寬約10米,將令遊客出行更便捷。

雖然年財政收入不足3億元,雨城區在雅安市的大力支持下,3年內投資6.5億元,升級改造旅遊公路13條200餘公里,建設旅遊風景道2條20餘公里,交通舒適便捷度大幅提升。

針對缺乏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核心景區的短板,雨城區全力推動碧峰峽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推動景區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轉型。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上裡古鎮

為了豐富旅遊業態,海子山國際森林康養度假項目、熊貓嘉年華、碧峰峽森林康養項目、樂福森林康養度假等重大文旅項目相繼落地和簽約;大周公山文化旅遊康養產業園、熊貓山谷文化旅遊產業園、詩歌康養文化產業園等建設逐步推進。近三年,雨城區包裝儲備涉旅項目60個,總投資1000億元,簽約旅遊項目37個,簽約金額325.5億元。

“三雅”皆入畫“名縣”踐初心

“天府旅遊名縣”百日攻堅誓師大會

“把爭創天府旅遊名縣作為目前全區的中心工作,全區上下推動文化旅遊工作的力度空前。”雨城區文體旅局負責人表示,“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緊盯創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充分顯示區委區政府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的決心和信心。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莊祥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