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篩子”式監督 促進社區“兩委”履職盡責

河北區紀委監委緊盯“最後一公里”,打出組合拳,不斷深化對全區各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的“過篩子”式監督,聚焦監督重點,提升監督實效。

巡察監督延伸觸角。區委在開展對各街道黨工委巡察工作中,緊抓重點事、重點問題,將巡察延伸到社區黨委,綜合運用個別談話、民主測評、走訪瞭解等方法,全面衡量和評價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在黨員群眾的認可度,著力發現社區發揮黨組織作用、開展社會救助、服務群眾解難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前哨監督緊盯末稍。圍繞聯絡站組織架構、工作職責,在全區10個街道117個社區建立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有效發揮聯絡站“探頭”“前哨”作用,定期參加、列席社區事務的有關會議,瞭解和掌握社區工作情況,緊盯社區日常支出、碎片支出、頻繁支出,對財務收支管理實施審核監督,督促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履職盡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暗訪監督直抵基層。組成工作組,採取不打招呼、直奔社區一線開展明察暗訪,藉助民政局信息比對平臺,通過查看慰問救助對象臺賬、審閱資金使用發放明細、實地走訪問詢困難群眾等形式,針對檢查發現的社區居委會在政策執行“軟”、政策宣傳“淡”,資金髮放“慢”、監督監管“松”、剋扣挪用“領”、服務群眾“拖”等問題,分類處置,精準問責。

回訪監督激勵擔當。區紀委監委選取2017年以來查處的社區“兩委”人員以及2018年“兩委”換屆未選入班子的15名社區工作者,按管理權限,由街道紀檢監察工委開展回訪教育。全方面瞭解受處分人員思想、工作現狀,作出回訪鑑定,激勵他們端正態度、改過自新、重拾信心、輕裝上路上。

調研監督減負鬆綁。利用半個月時間,深入全區各街道社區,採取宣講精神、座談交流、發放問卷等方式,集中開展專題調研。針對社區存在的名目繁雜的督查檢查、五花八門的開具證明、工作協作變為主責落實、社區日誌一事多記、重複留痕多等問題,形成專題報告上報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協調組織、民政等部門聯合制定相關規定,破除形式主義,規範社區建設,為基層減負。

警示監督強化約束。緊盯節點印發通知,切實增強紀律意識,確保令行禁止。開展區紀委監委幹部聯繫社區活動,主動認領社區公益崗位,開展黨紀條規宣講,教育社區“兩委”幹部依紀依法依規履職。運用身邊事身邊人進行自我教育,開辦“以案為鑑、正風反腐”河北區警示教育主題展,先後組織全區117個社區黨員幹部1200餘人參觀,通過案例警示、重溫入黨誓詞,教育黨員幹部守初心、明底線、知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