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看完原作,更加感嘆兩個孩子的演技堪稱一流,2000年出生的易烊千璽和1992年出生的周冬雨,八歲年齡之差轉換為大熒幕中的同齡人,絲毫沒有違和感。《少年的你》票房大賣,相信不少人同小編一樣,對曾志偉的公子這部作品刮目相看。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作與電影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小北與陳念,到底有何不同?

一、景:港片質感

原作中的人物和地點表述為香港,曾導所呈現的作品也滿滿的港片質感,炎熱的夏天、油膩的街頭、逼仄的長廊、低沉的用光,甚至連警察鄭易也有一種港警SIR的感覺。特別想說明的是電影中對於陳唸經常走的長階梯路,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喜劇之王》都爹利街,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一出場便是在這條街上。

香港電影裡面總有種道不明的情懷,一些光怪陸離的故事,恩怨情仇,紛紛擾擾

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二、人:極盡復原

原作中陳念有些口吃,因為被同學笑話所以不愛說話,也被小北叫做“小啞巴”。北山在原作中叫北野,母親是妓女,父親是強姦犯,這樣的家庭更讓他少言少語。他們兩個都不愛說話,他們交流的方式是用眼睛和心。

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原作中這樣寫道:“鄭警官,你是不是很好奇,我和北野是怎麼交流的?”鄭易看著她,陳念指了一下自己的眼睛,手指緩緩移下去,又點了一下自己的心口。“鄭警官,嘴巴上說的話,很多都不是真心的。你做警察,卻不明白嗎?”“他總是知道,我真正想說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陳念說:“我對他,也一樣”鄭易又驚又詫,用眼睛和心交流,所以不說話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想什麼,所以即使說了話也知道對方真實在想什麼,甚至能看透對方暫時矇在鼓裡的潛意識。

導演在電影中極盡復原人物這種特質,對於周冬雨和千璽數次近距離特寫展現了他們心靈相通的特質。雖然鄭易喜歡陳唸的故事被刪除、案情較原作也進行了簡化,但兩位主演的功力和導演獨特的視角為整部電影加分不少。

我聽說,在一些院線,看到結尾小北續長頭髮繼續跟在身後保護那個想保護世界的陳念時,觀眾都起立歡呼。

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三、物:細化展現

原作中,北野用耳環花做成耳環送給陳念,被她小心夾進牛津詞典裡收藏;北野把自己破屋的鑰匙用紅繩串起來掛在陳念脖子上,直至庭審時她一直握在手心;北野買淺綠色的小卡子送給長髮的陳念,她最後剪短頭髮戴上卡子走上法庭;

這些小物件雖然沒有在電影中一一呈現,但泡麵、手機、大雨被保留下來,更增加的受到侵害後兩人雙雙剃髮的橋段格外深刻。

還有,陳念獨自一人前往高考,觀眾發現有個鏡頭給到了路邊的小雛菊,而仔細觀察之後,觀眾們便發現這些小雛菊都是被綁在路邊的,可以猜到:這些小雛菊其實都是小北為陳念綁上的。

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此外,原作中說陳念超常發揮得了狀元,而電影中632分的卻是特意設計的,只因六百三十二恰好諧音於劉北山是愛。

更有觀眾總結出這樣的細節:“把魏萊(未來)埋了,鄭易(正義)困了,李想(理想)沉默,陳念渴望成年成為大人,小北就是陳唸的夢想 - 北京。”

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四、意:客觀表達

電影中許多意境,導演表達很清晰,也極具思想,可以讓觀眾進入深刻的反思。

“這世上有誰會替別人頂罪,”“你我不會,但他們是少年”

“高考完,我們就變成大人了,可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我喜歡一個人,就要給她一個好結局。”

“誰能幫我?錄我視頻的人嗎?站著看熱鬧的人嗎?還是那些問為什麼只有你被挑上,別人就沒事的人?一般人眼裡報復是正常的,像我們這樣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過高考的人,我們這樣是有錯嗎?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的話,你放心把你孩子生出來嗎?”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沒本事被欺負的人,和有本事的壞人。”

你做的對,你要相信你做得對,路上總會有陰影,但總會有陽光的。

原作中也有許多經典語句,是人們標註最多的內容。

所謂努力,所謂奮鬥,產白了,只是為逃離眼下所在的困境。

對犯錯的孩子選擇寬容,這是社會的善意。可當孩子傷害孩子,大人該怎麼辦?

連學校都活不過的人,以後如何活得過社會。

說說原作中那些感動你我的北野與陳念

最後,還是用原作中話結束自己的感悟:

北望今心,陳年不夠。

愛,是藏不住的;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說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