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中國航天“黑科技”登場,為下一代運載火箭做技術儲備

全球最大!中國航天“黑科技”登場,為下一代運載火箭做技術儲備

長征五號

自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人類的目光開始不再侷限於地球上,而是開始轉向了那遙遠深邃的太空。截止目前,人類已經向月球和火星成功發射過了探測器,通過對這兩顆星球的探測,人類對太空的好奇心不消反漲,且越來越旺盛。

而想要探索太空,火箭技術是基石,沒有強大的火箭技術,那一切就是空談。不過所幸的是,中國的火箭技術已達到全球領先的地步,長征系列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北斗系列衛星和嫦娥四號送進太空,對於這些成就,中國科學家們並沒有驕傲,反倒是一鼓作氣的又攻破了一項堪稱“黑科技”的火箭關鍵技術。

據媒體報道,近日,中國火箭總體設計部宣佈,成功設計出直徑達到5米的液氧煤油共底貯箱!這款貯箱在尺寸上,全球最大,在技術性上,也領先各國,成為全球第一。

全球最大!中國航天“黑科技”登場,為下一代運載火箭做技術儲備

中國研製的共底貯箱

說到貯箱,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懂是什麼,其實說白了,就是個火箭燃料儲存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火箭是一段一段組合起來的,而由於火箭發動機推動火箭突破大氣層,是需要大量的燃料做支持的,因此,一般來說,火箭近三分之一左右的重量都是來自燃料的重量,燃料貯箱是火箭的主要組成部分。

也許有人會問,貯箱的建造技術很多國家都掌握了,中國這次的突破有什麼亮眼的地方嗎?

根據官方的說法,火箭總統設計部研製的這款貯箱,技術亮點就在於隔溫性和共用性上。由於這款新型貯箱結構溫定,又使用了新材料,所以能夠隔離近200度的溫差,這種高隔溫性在火箭突破大氣層時,能夠讓燃料保持在最佳溫度而不會過熱,意義較為重大。

全球最大!中國航天“黑科技”登場,為下一代運載火箭做技術儲備

地面看火箭在突破大氣層產生的高溫痕跡

但相比高隔溫性,其實共用性才是這款貯存箱真正的黑科技所在。要知道,以往的火箭總是在“身高”和“腰圍”上,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火箭太高,容易在飛行時斷裂,太粗,又意味著自重會增加。但有些航天任務必須攜帶大量燃料,一節一節的燃料貯箱中間,還需要額外的設置一塊連接段,這就讓火箭的“身高”越來越長。

而現在,共底貯箱的出現,將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共底貯箱中間有兩個內腔,可以分別儲存不同的燃料,且完全不使用佔空間的連接段,降低火箭自重和高度不說,還能節省出不少額外的空間來裝其他東西。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新型裝備,可能不會應用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上,原因是因為太過先進,強行將其放在“胖五”身上,那火箭要改動的地方就太多了,得不償失。

全球最大!中國航天“黑科技”登場,為下一代運載火箭做技術儲備

長征系列火箭

根據官方說法,此次研製的共底式貯箱,實際是為中國未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的,但關於新一代的運載火箭具體信息,就不得而知了,且保守估計,新運載火箭可能要到2030年之後,才會與正式亮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燃料貯箱都是這樣的黑科技,火箭必定不是普通貨色,大家就等著它未來的亮相吧。(向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