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二孩媽媽,兒女雙全,誰知兒子基因突變,讓我陷入困境


11月4日,12歲的女兒手裡攥著一把錢,走到我跟前說:“媽媽,明天就要去醫院給弟弟做配型,家裡沒錢了,你把我這些年攢下來的壓歲錢拿給弟弟治病吧。”自從兒子生病後,女兒就像一夜之間長大了似的,不要新衣服,不要玩具、零食,放學回家就陪弟弟。看著女兒拿出來的這一堆錢,有五塊、十塊、一塊,還夾雜有硬幣,我的心難過地抽搐起來。圖為10月14日,我站在兒子宇涵的病房外。#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任化娟,家住在安徽阜陽市潁泉區行流東王村。2006年12月和丈夫結婚,2008年10月15日大女兒王宇涵出生。宇涵4歲時,我發現自己再次懷孕,想著給大女兒再生一個伴兒,等我們老了他們倆也有個依靠,所以決定生下這個孩子。2012年1月13日,兒子王尚涵出生了。擁有一兒一女,是多少人盼望的生活,我慶幸我有此好運。圖為出院回家靠藥物維持的兒子和放學在家的女兒。

可是,兒子出生後精神就不太好,哭聲很小。兩個月大的時候,尚涵突然發高燒,我們抱著他趕往當地醫院,醫生診斷為肺炎,住院11天后病情好轉。出院1個多月後,尚涵接連兩次又出現肺炎症狀,我們不敢再掉以輕心,就把孩子送往合肥省立兒童醫院診斷,但經過檢查依然是肺炎。就這樣反反覆覆了三年時間,卻一直找不到原因,我們只能認為孩子是先天身體素質不好。圖為10月14日,躺在病床上的尚涵。


尚涵3歲多的時候,病友介紹我們去了蘇州兒童醫院。在那裡,醫生初步懷疑是白血病,安排我們做了系列檢查,結果排除了白血病的可能。但是,增強CT和B超則顯示孩子肝脾和淋巴結腫大,醫生懷疑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卻沒辦法確診,只是告訴我用輸丙球來控制感染、增強免疫力。輸丙球9天后,孩子病情穩定下來,我就帶著孩子出院了。圖為10月14日,因孩子手臂輸液次數多,醫生將針頭紮在了他的腳上。

2015年10月,我打聽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針對免疫缺陷的治療比較權威,就帶著尚涵來到上海,醫生建議我們做了基因篩查。2016年1月,我們接到醫院通知,尚涵最終被確診為免疫缺陷。醫生說這是一種新型基因突變,而孩子的基因點位缺陷十分罕見,目前還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案,只能每個月堅持輸丙球控制感染。圖為尚涵2018年11月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複查時的診斷書。

聽從醫生的建議,我們堅持保守治療,每個月到上海複查輸丙球,也更加小心地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孩子免疫系統薄弱,稍微不注意就會感染,每次感染都會損傷他的很多器官,所以,平時尚涵很多東西都不能吃,人多的地方也不能去,只有每個月去醫院複查的時候,我才會帶他出門,其餘時間都是待在家裡。兒子的童年世界裡只有打針、抽血和輸液吃藥。圖為10月29日,我帶著尚涵在醫院複查時陪他看窗外的風景。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2018年10月,我們再次接到醫院通知,說現在針對免疫缺陷有了新治療方案,可以通過幹細胞移植來治療。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我一度失望的心再次燃起希望,我們很快啟程來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給尚涵做了配型。2018年12月,醫院說孩子配到了臍帶血,同時讓我們準備移植費80萬元。這幾年,我們為了給孩子治病已花光了家底,80萬該如何籌措啊?圖為尚涵不舒服,讓我抱著他睡覺 。

為了早點籌夠孩子的移植費用,我老公一直堅持做長途運輸的工作,我們都知道這份工作很危險,但實在別無選擇。幾年來,老公都沒有休息過假期,即使是受了傷也是忍著。一次,老公不小心被300斤重的輪胎砸中左腿,他不肯請假,單腿跳著、手扶著牆一瘸一拐地走路。雖然暫時不能開車,但還是不肯休息,跟著車隊幫忙裝卸貨物。圖為尚涵爸爸在裝運廢鐵。

但是,老公一個月六千塊的工資也僅夠尚涵平時的藥費和日常開銷。今年已經63歲的孩子爺爺,為了拉我們一把,去找了一份油漆場的工作,每月兩千多塊的工資全部拿來給孩子看病。由於我常年奔波在求醫的路上,12歲的女兒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奶奶照顧,孩子奶奶同時還要照顧已經86歲的孩子太奶奶。我們一家子苦苦掙扎著,盼望看到兒子重生的那一刻。圖為今年10月14日,我在醫院照顧尚涵時趴在床邊睡著了。


今年11月5日,為了移植成功率更高一點,醫生建議我帶著女兒進行外周血配型。我猶豫不決,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哪捨得女兒再去受苦?但女兒得知消息後,主動要求進行配型,她說只要弟弟能好起來,她做什麼都是值得的。於是,我帶著女兒進行了抽血送檢,目前正在艱難的等待中。8年求醫,這條路實在是太難太難了,可我們始終都沒有放棄,我真的希望守得雲開見月明。圖為女兒在阜陽醫院做抽血,然後送上海配型。

若您想幫助這家人,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