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向問題“亮劍”為群眾服務

四川新聞網雅安11月15日訊(羅小東 肖文芳)在石棉縣全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過程中,石棉縣突出問題導向,發揚亮劍精神,傾力解決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實際問題,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促進服務群眾能力水平的大提升,以促進問題整改。

石棉縣政協機關黨支部堅持目標導向強化組織領導,把主題教育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先後組織召開4次專題會議,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確定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分工。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短板提升。聚焦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檢視反思,共查找問題和差距46條,切實把問題找實找準找透。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確定9個調研專題。聚焦問題短板,深入調查研究,共收集意見建議22條,完成調研報告9篇。堅持結果導向務求落地成效。支部黨員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開展便民志願服務6批次,帶動聯繫村發展脫貧產業3個,關愛貧困學生195人次,為貧困群眾做實事好事102件。

石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加快城區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開展問題摸排。成立3個工作組,深入社區開展調查研究5次,直面基層群眾,瞭解民意,為房產證辦理打好基礎。加大宣傳力度。因安置房產權辦理涉及舊權屬證件註銷、房屋維修資金交存、補償協議簽訂等多項工作,百姓對於繁瑣的辦理程序都“望而卻步”,針對這一現象,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全力引導安置戶積極辦證。加強協調配合。與縣稅務、不動產等部門打好“組合拳”,加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並在辦證現場為老百姓答疑解難。目前,已完成城北、巖子、川心店、草八牌等社區共2500餘套安置房(解困房)房產證辦理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向陽501戶災後重建安置房辦證工作。

石棉縣行政審批局在主題教育中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積極推進對程序簡單、資料齊全的即辦事項實行“馬上辦”;對程序複雜、需要現場踏勘,當場不能作出決定的事項,實行“綜合受理、分類審批、限時辦結、統一出件”;積極推行“網上辦”,凡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審批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清理並取消了21項無謂證明,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所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工商登記辦理時間由原來的1個工作日變為1小時辦結取證,企業開辦壓縮至2個工作日;推進部門聯合通辦,優化重大項目建設工程審批流程,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從200天壓縮到90天以內。

石棉縣新棉鎮深挖居民自治潛力。深入轄區235個小區682棟居民樓實地調研小區自治工作,充分發揮鄰里自治作用,促進小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聚力辦好民生實事。堅持民生優先,多方籌集資金辦理民生實事66項,建設日間照料中心、兒童之家、科普驛站、圖書室等,不斷增強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建設長效管理機制。選舉成立小區自管委員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長效機制,目前已成立自管委30個、小區業主委員會8個,讓居民共享小區自治成果,把主題教育真正落在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