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本情況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國家科技部2010年12月正式批准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擁有功能耐火材料、氧化物材料、不定形材料、非氧化物複合材料、節能材料等科研團隊。實驗室科研專用實驗樓面積約4200平方米,專用工藝試驗間和模擬試驗間約2800平方米。擁有耐火材料工藝實驗、性能測試和應用模擬試驗、結構分析測試等科研開發設備近500臺套,儀器設備總值3000萬元以上。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相關學科知名科學家和專家組成。學術委員會負責審議實驗室研究方向、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總結報告,組織重大學術活動和重大項目完成評審等活動。學術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3人,委員9人。學術委員會主任由我國著名的材料學家江東亮院士擔任。

研究內容

實驗室以促進和支撐具有高效、功能化、節能、智能化、環境友好等特點的先進耐火材料發展為目的,重點開展四個方向的研究工作。

1、耐火材料功能化研究和新型耐火材料開發

主要開展應用先進技術提升現有耐火材料水平,開發耐火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發展先進耐火材料;開展高效功能耐火材料的組成、結構設計及配置優化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

2、高效節能耐火材料製備和應用技術研究

主要開展新型低導熱高效隔熱耐火材料研究;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設計和應用技術研究。

3、耐火材料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基礎研究

主要開展用後耐火材料資源化和再利用技術研究,耐火原料開採過程中產生的粉礦和低品位礦的再利用技術研究。

4、耐火材料應用模擬、表徵方法及標準研究

主要開展模擬高溫環境下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對耐火材料適應性、可靠性、使用壽命進行評價研究,典型高溫裝置耐火材料配置優化的計算機模擬研究,耐火材料性能表徵方法及標準研究。

研究隊伍

實驗室擁有一支專業與年齡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現有固定人員66人,其中:高級職稱48人,中級職稱12人;博士13人,碩士4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中原學者”1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9人,省傑出人才6人。其中有以李紅霞博士為代表的耐火材料領域著名的專家,還有以王文武博士、王戰民博士、王剛博士等為代表的優秀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組織結構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運行模式

運行機制

開放、流動、聯合、競爭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運行機制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領導

實驗室主任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李紅霞,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中原學者等。主要從事耐火材料基礎理論、原始創新研究,新產品開發及工程化、產業化研究,主持863、973等國家項目16項,在功能耐火材料基礎研究和開發、耐火材料高溫模擬應用研究、節能材料研究和開發以及結構陶瓷、先進陶瓷基礎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樹。

創建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推動中國製定耐火材料國際標準4項,實現中國國際標準制定的零突破;編制我國耐火材料發展戰略及技術路線圖;擔任耐火材料國際會議和技術委員會主席多次,在國內外重要會議作特邀報告20多次,引領並促進了行業技術發展。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東亮,著名材料科學家,1937年9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於南京化工學院。1992年入選國際陶瓷科學院院士,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歷任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副室主任、副所長,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81-1983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冶金和材料科學工程系工作。長期從事先進陶瓷的組成、結構、工藝與性能關係的研究與發展工作。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