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剪”傅正義離世 曾是《紅樓夢》剪輯師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5日電(任思雨)11月15日,有“中國電影第一剪”、“中國第一剪刀手”之稱的著名影視剪輯師傅正義因病去世,享年95歲。

他曾參與《一江春水向東流》《三毛流浪記》《青春之歌》《小兵張嘎》等200多部電影的剪輯,並擔任《紅樓夢》《三國演義》《四世同堂》等400多(部)集電視劇的剪輯師。2011年,傅正義獲得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中国第一剪”傅正义离世 曾是《红楼梦》剪辑师

著名影視剪輯師傅正義。來源:視頻截圖

1925年,傅正義出生在湖北黃岡,12歲參加抗日救亡團,1940年,年僅15歲的傅正義考入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跟隨鄔廷芳、錢筱璋、司徒慧敏等剪輯師學習剪輯,就此開啟影視剪輯生涯。

抗戰勝利後,傅正義進入上海崑崙影業公司,當時上海灘電影界粗製濫造成風,不少製片公司一兩個月就完成一部影片上市,而崑崙公司則要半年甚至一年才完成。也是在這裡,傅正義參與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萬家燈火》《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影片的剪輯工作,技藝不斷精湛。

1948年,在電影《三毛流浪記》劇組,23歲的傅正義首次被提拔為獨立剪輯師。他回憶說,那時候自己吃飯、睡覺都在考慮剪片的事情,總擔心出岔子。1949年,《三毛流浪記》上映後廣受好評。

“中国第一剪”傅正义离世 曾是《红楼梦》剪辑师

《三毛流浪記》海報

解放後,傅正義又與著名導演孫瑜、崔嵬、成蔭、水華、謝鐵驪等一起合作,《武訓傳》《雞毛信》《青春之歌》《楊門女將》《小兵張嘎》《暴風驟雨》等著名影片一部接一部地誕生。幾代電影大師,眾多經典電影都留下了這位剪輯大師的智慧。

1982年,傅正義憑藉在電影《傷逝》、《知音》剪輯創作上的突出成就,獲得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剪輯獎,系國內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第一屆剪輯獎空缺)。當時,評委會對這兩部影片剪輯的評語是“準確流暢,有創造性,尤其是《傷逝》旁白畫面的剪輯更見功力”。

“中国第一剪”傅正义离世 曾是《红楼梦》剪辑师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傅正義從北影廠退休,當時電視劇與各類電視片的創作蓬勃興起,功底日漸從容的傅正義開始參與電視劇剪輯,先後擔任《諸葛亮》《鄭和下西洋》、《四世同堂》《狄仁傑斷案傳奇》《三國演義》《紅樓夢》等電視劇的剪輯師。

他曾回憶,當時劇組在拍“黛玉葬花”一集時正處在冬天,只能剪一些紙花放在枯枝上,但傅正義認為這樣很難體現原著中的意境,於是,他就用剪輯的方法“移花接木”,把其他片子裡沒用到的桃花都放在了黛玉葬花這集上,最終達到了“花落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效果。

1987年,傅正義憑藉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獲得第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剪輯獎。

“中国第一剪”傅正义离世 曾是《红楼梦》剪辑师

傅正義任電視劇《紅樓夢》總剪輯。來源:視頻截圖

傅正義被影視界人士譽為“中國的第一把剪刀”,著名導演和表演藝術家謝添曾為傅正義題詞“影視王麻”,形象而幽默地道出傅老的剪輯功力。

除了優秀的剪輯實踐,傅正義在影視剪輯藝術理論的研究方面同樣成績卓越,他不僅在多家刊物上發表文章,還撰寫了《電影電視剪輯學》、《實用影視剪輯技巧》、《影視剪輯編輯藝術》《剪輯人生——傅正義自傳》等著作。他撰寫的《電影電視剪輯學》成為許多影視剪輯工作者的入行第一本教材,對於初學剪輯的年輕人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著書立說的同時,傅老還推動中國剪輯學會成立,此外,他還呼籲剪輯人員應像攝影、錄音人員一樣進行正規化培養,為影視剪輯工作培養人才,在他的努力和倡導下,1987年,北京電影學院開設剪輯大專班。

為表彰傅正義在電影剪輯領域所取得的突出貢獻,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授予傅正義終身成就獎。當86歲的傅正義上臺領獎時,全場起立鼓掌。他在舞臺上表示:“我的人生感言是天道酬勤、事在人為,借今天大會的喜慶,祝願中國電影事業迎來大發展、大繁榮,讓更多的老百姓高壽、讓更多的老百姓高興!”

“中国第一剪”傅正义离世 曾是《红楼梦》剪辑师

著名影視剪輯師傅正義。來源:視頻截圖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老師的一生,那就是"從一而終",一旦入行,一生不改。”中國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周新霞曾在一次活動中如此形容傅老。

就在11月8日,在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開幕式上,周新霞還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段傅正義為電影周專程錄製的視頻,他寄語大家“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讓現場觀眾動容。(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