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農商銀行衝擊A股,4宗違規被罰,IPO前途難料

廣州農商銀行衝擊A股,4宗違規被罰,IPO前途難料

出品|鈣媒體

作者|周建波

作為一家農商行,本應是服務“三農”的中堅力量,但是,在資產規模擴張的利益誘惑下,廣州農商行與“三農”日漸疏離,業務違規頻頻。10月8日,廣州市紀委監委網站公佈“十一屆廣州市委第七輪巡察公佈24個單位黨組織巡察反饋情況”。其中,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被指服務“三農”不積極,違規問題整改不力。

據企查查資料,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將秉承一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為宗旨,不斷優化和完善手機銀行功能,提供給您全方位的移動金融服務。法人代表王繼康,註冊資本980826.8539萬元,最大股東廣州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5.54%。2018年10月11日,福布斯發佈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廣州農商銀行排名第209位。

涉4宗違規

日前,廣東證監局發佈了兩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涉及廣州農商銀行及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劍指基金銷售和託管業務中存在的違規問題。廣州農商銀行在開展基金銷售和託管業務中存在四類違規行為,分別是基金銷售業務部門負責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未有效執行公司基金銷售業務制度、基金銷售系統不符合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的有關要求、以及部分從事基金核算業務的人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決定書還顯示,上述銀行被廣東證監局採取了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要求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並向廣東證監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廣東證監局將視情況對整改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自去年以來,各地證監局頻繁出手,對基金銷售機構的核查力度不減,多家銀行類基金銷售機構和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被採取監管措施。

例如,去年底,長春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為基金銷售業務中存在五大問題,被吉林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去年10月,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部分客戶購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告知客戶風險不匹配和進行風險警示,被湖北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此外,去年下半年,因為基金業務部門管理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結算未明確資金劃轉時限要求等7項違規問題,九臺農商行成為又一家被採取責令改正行政措施的銀行。而在此之前,已有包括華夏銀行(7.510, 0.01, 0.13%)長春分行、無錫農商行、中信銀行(6.120, 0.01, 0.16%)南寧分行等因為基金銷售存在問題被要求責令改正。

不良抬頭 貸款集中度提升

從廣州市紀委的反饋來看,廣州農商銀行服務“三農”不積極具體表現為,投向“三農”貸款和小微貸款增速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存在短板。然而,這並不是廣州農商銀行的全部問題。

在貸款資金流向與自身定位有所背離的情況下,廣州農商銀行近年的貸款不良率也出現攀升,且貸款集中度顯示出進一步提升的情況,資產質量不容樂觀。

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4%,較2018年末的1.27%上升了0.13%。

從不良貸款行業分佈來看,上半年該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貸款不良貸款增幅明顯,不良貸款金額為8.25億元,去年底之一數值僅為1.02億元,不良貸款率則由0.77%增至6.90%。另外,製造業的不良貸款金額也由去年末的2.49億元增至今年上半年末的7.70億元,不良貸款率由0.84%升至2.35%。

不良率抬頭,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撥備覆蓋率卻出現了下降,為234.34%,較2018年末下降了42.3%;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至9.83%。而同期的貸款五級分類中,關注、次級、可疑類貸款佔比分別為2.9%、0.64%、0.64%,與2018年末相比均出現上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銀行貸款和墊款類信用減值損失21.53億元,同比大增118.08%。

貸款集中度方面也存在一定風險。截至2018年末,該行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以及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分別為9.24%、6.19%以及7.33%,較上年末分別上升了0.63%、0.89%以及0.46%。

中國銀行業協會今年6月發佈的《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19》就銀行IPO審核中常見的經營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發審委在進行審核時,通過常會關注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及貸款資金流向等問題。由此可見,廣州農商銀行目前的貸款流向以及資產質量狀況,很可能對其A股IPO進程造成影響。

核心業績指標下降

風控、治理等方面出問題,也反映在業績層面一些數據指標上。

2018年,廣州農商行的業績指標還遠超同業,不良率1.27%,資本充足率14.28%,營收和淨利潤均同比增長。但進入2019年,一些核心業績指標卻在走下坡路。

首先是不良率抬頭。2019年上半年,雖然營收和利潤仍保持增長,但廣州農商行不良率升至1.4%,較去年末上升0.13%。

其次,撥備覆蓋率與資本充足率三項指標均在下滑。撥備覆蓋率較2018年末下降了42.3%;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2018年末分別下降0.62、0.24、0.21個百分點。

再次,經營性現金流“失血”持續擴大。2019年半年報顯示,其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810.78億元,較去年同期淨流出513.33億元。同時,貸款和墊款類信用減值損失21.53億元,同比劇增118.08%。

對此,廣州農商行在半年報中解釋稱是“受潮州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表及收購不良資產包等因素影響”。同時表示,各項貸款規模及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同期、上年末均有所增長,對應需計提的減值損失也相應有所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登陸港股以來,廣州農商行嘗試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券、金融債券(含綠色債券、小微企業專項債券)等多種渠道頻繁“補血”。據不完全統計,港股上市一年已總計募資超260億元。

“但目前來看,廣州農商行仍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一位銀行業研究員分析認為,H股募資不理想,其迫切發行A股,或許正是出於資本補充壓力。

廣州農商行提交的A股IPO招股書顯示,其所募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資產質量和公司治理水平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若不解決遺留問題,回A之路恐怕不好走。”業內人士分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