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自貿區將於2020年7月正式運作

7月7月, 在尼日爾首都尼亞美舉行的非洲聯盟第12屆特別峰會宣佈啟動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盧旺達卡總統加梅表示,啟動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運營階段是非洲大陸和非洲聯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卡加梅還支持於2020年7月1日開始在自貿協議框架下開展貿易的決定。在首腦會議上,發佈了若干促進《協定》執行的文件,包括《AfCFTA原產地規則》、《AfCFTA貨物貿易一覽表》、《泛非支付結算系統》、《非盟貿易觀察》等。峰會還啟動了監測和消除非關稅壁壘的在線機制,以及面向企業的AfCFTA移動應用。據有關研究估計,在依據《非洲自由貿易協定》降低非洲內部關稅後,可以通過提高商品產量和降低商品價格,為非洲大陸帶來36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非洲大陸自貿區將於2020年7月正式運作

在全球化逆潮、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於7月7日在尼日爾舉行的非洲聯盟第12屆特別峰會上正式啟動。

非洲自貿協議成為自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貿易協議,它的目標是促進非洲內部貿易,使非洲成為一個擁有12億人口,累計GDP超過3.4萬億美元的單一市場。長期以來,受經濟規模小、距離遠、運輸成本高等因素的影響,非洲地區的內部貿易額一直相對較低,2016年非洲大陸區域內貿易僅佔非洲貿易總額的20%,相比之下,歐盟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的這一比例分別達到62%和23%。非洲自貿協定的實施將大幅改善非洲內部貿易的現狀,據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ECA)估計,到2022年,非洲自貿區的內部貿易額相較於2010年將增長52%。

毋庸置疑,非洲自貿區的成立將為非洲國家創造更多的收益,但收益的大小與非洲自貿協定減免關稅的力度與方式密切相關。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利用全球貿易分析項目(GTAP)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在全面自由貿易協定(FTA)和特殊產品分類(SPC)兩種長期情景下,估算了CFTA的福利效應。結果表明,一項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即取消CFTA中的所有關稅,將帶來161億美元的收益,同時造成41億美元的貿易收入損失,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0.97%,就業預期增長1.17%,非洲內部貿易增長33%,非洲大陸的貿易赤字預計將下降50.9%。如果採用特殊產品分類(SPC)模式即永久限制敏感產品的自由化,貿發會議模擬估計,在目前關稅收入最高的部門將免於自由化的情況下,長期收益將達到107億美元,關稅收入損失預計為32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和就業增長預期分別增長0.66%和0.82%,非洲內部貿易預計將增長24%,而非洲的貿易赤字僅減少3.8%。根據《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各國政府承諾免除非洲大陸90%產品的關稅,它並非是一個完全自由的貿易協定,這可能會降低非洲自貿區的預期收益。

另外,雖然非洲自貿協定將帶來大量收益,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從這項協定中平等受益。

在FTA和SPC情景下,預計GDP平均增速在1%和0.7%左右,但部分國家預計增長超過3%,也有一些國家預計會陷入收縮。再者,從非洲國家的產品出口結構來看,儘管非洲對全球其他區域國家的出口主要是以原材料為主的單一產品,但非洲內部的出口則含有較多的增值類產品。2012-2016年,製成品佔非洲內部出口的43%,而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中製成品僅佔20%。2015年,中高技術製造業佔非洲內部貿易的25.4%,但僅佔非洲對發達國家出口的14.1%和對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的13.7%。這種出口結構意味著,南非、肯尼亞、埃及、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亞等擁有大型製造基地並具備相對完善的工業基礎設施的國家更有可能獲得CFTA的預期收益。

啟動非洲自由貿易協定是非洲大陸的重要里程碑,但對於非洲經濟的長期發展而言,這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非洲自貿區的建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非洲區域內貿易面臨若干非關稅壁壘,如技術性貿易壁壘、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和認證,這些保護措施限制了人員自由流動以及商品和服務的貿易機會。二是實現次區域間貿易規則的融合。非洲區域經濟共同體(RECs)是由8個次區域組織構成的,每個次區域組織都有自己的宗旨、原則和複雜的原產地規則。在非洲自貿協定下實現次區域組織貿易規則的融合,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區域一體化水平,將有助於擴大非洲內部的貿易規模。三是科學設計受保護產品的範圍和原產地規則。非洲自由貿易協定允許10%的產品受到關稅保護,如果受保護的產品都是貿易價值較高的產品,將大幅抵消自由貿易的正面效應,因此應通過限制受保護產品的貿易價值來界定受保護產品的範圍。另外,設計不當的原產地規則將阻止協定成員國從第三國進口中間投入物,而且可能會損害產業競爭力,因此應謹慎使用或完全避免複雜繁瑣的原產地規則。四是加強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引力模型指出,經濟規模和距離是貿易流動的主要決定因素。非洲大陸缺乏足夠的跨境和國內運輸基礎設施,使得貨物和服務的流通變得非常困難且成本高昂,成為限制域內貿易增長的重要瓶頸。

非洲內部的貿易自由化並不能保證非洲走上更快的發展道路。

貿易自由化應該伴隨著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國內改革,例如保障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全、提高治理水平、完善法治環境以及健全財政、貨幣和匯率政策等等,才能取得重大成果。否則,即便擁有開放的貿易體制,也很難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