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成為全國首個“中國避寒宜居地”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楊群娜)恩平市成為全國首個“中國避寒目的地”!11月15號,主題為“我要過20℃的冬天”的全國首個“中國避寒宜居地·廣東恩平”新聞發佈會在北京釣魚臺大酒店多功能廳舉行。“中國避寒宜居地”專家評審組於發佈會現場授予恩平市“中國避寒宜居地”稱號,並頒發牌匾和證書。

恩平市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

據瞭解,恩平市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西南端,全市總面積1698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人,旅居海外華僑及港、澳、臺同胞52萬人,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恩平的城市定位是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示範城市,是珠三角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是一座被青山綠水環繞的城市。恩平具有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深厚的歷史人文文化、良好的生態和產業優勢,先後獲得首個“中國溫泉之鄉”、首個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名市”、廣東省旅遊創新發展十強縣(市)等榮譽稱號。

恩平市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

據介紹,恩平自然生態豐富多樣,擁有珠三角唯一原始次生林—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擁有珠三角最大水庫—錦江水庫,庫容超4億立方米,水質持續達到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標準;擁有珠三角連片最大的紅樹林—鎮海灣紅樹林,總面積達8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3.97%,是國家森林城市。橫陂、那吉、大田鎮獲得廣東省森林小鎮稱號,入選第一批“最美全國森林小鎮100例”,成為擁有廣東省森林小鎮數量最多的縣區市。恩平僑鄉文化歷史悠久,君堂鎮黎塘村、牛江鎮馬龍塘村是“廣東僑界人文社區示範點”,恩平市馮如故里—牛江鎮正申請創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恩平農土特產豐富,是全國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和農業綠色發展的試點先行區,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省級絲苗米產業園。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3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省級獲獎項目近100個。沙湖鎮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牛江鎮被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富硒農業技術專業委員會授予“富硒小鎮”稱號。

今年7月恩平全面啟動“中國避寒宜居地”創建工作。經“中國避寒宜居地”專家評審組對恩平市創建工作進行初評、複核評估、綜合評議後,一致認為該市避寒氣候條件優厚,避寒稟賦優越,具備“中國避寒宜居地”條件,決定授予“中國避寒宜居地”稱號,並頒發牌匾和證書,向社會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