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爭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內意見不合,韓國瑜選情堪憂

這兩天,

國民黨因為不分區民代名單吵翻了天,

馬英九說吳敦義作為黨主席,

相信他會有智慧處理;

吳敦義本人說會將自己在不分區民代名單的順序後調。

吳敦義爭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內意見不合,韓國瑜選情堪憂

就在昨天下午2點召開的國民黨臨時中常會上,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誠如反對者所希望的,把自己的排名順位移到第14名。

吳敦義爭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內意見不合,韓國瑜選情堪憂

好了,這下吳敦義不安全了,國民黨的選情就安全了嗎?

臺媒此前曾分析,基於2018年選舉的勝利,這次民代選舉國民黨極有可能取得四成選票,換算下來,可以送14至15名不分區民代上壘。換句話說,吳敦義排在第八或第十,與排在首位是沒有差別的。吳敦義倘若把自己排在安全名單邊緣,對於黨內同志或選民都有很好的宣示及激勵作用;但如果他把自己放在前10名的安全名單,人們只會說他“有私心”,甚至覺得反感或厭惡。

國民黨不分區民代名單13日首次公佈後,反對聲音均認為吳敦義不應排在前10名安全名單內,應排在當選邊緣,借他個人選情的“危險性”衝高政黨投票率,否則就有“師心自用”之嫌。

吳敦義爭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內意見不合,韓國瑜選情堪憂

反吳者認為,國民黨民代席次如不能過半,吳敦義也當不了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臺媒對此分析指出,看現在的情勢,下屆民代選舉,國、民兩黨都不具過半的實力,難道就不產生臺立法機構負責人了嗎?

不是。一黨不過半則當與小黨合縱連橫,能在此情況下當選才顯出能耐。

民進黨不分區民代名單同樣難產,在各方勢力拉鋸之後,終於在14日晚間出爐。在此期間,蔡英文曾親訪游錫堃,請他以民進黨大局為重列名不分區民代,意謂蘇嘉全既無意續任臺立法機構負責人,由他接任。

游錫堃提名過程中,和他素有嫌隙的蘇貞昌也認為他應排在“邊緣區”,理由也是為了拉高民進黨民代當選率。結果游錫堃列名第7(原為第8),蘇貞昌未再有異議。就這樣,民進黨籍民代陳亭妃還對游錫堃排名第8抱不平。陳亭妃認為,游錫堃既是為了競逐臺立法機構負責人,他排在邊緣區很不安全,如果落選豈不前功盡棄?

臺媒問,同樣是爭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對吳敦義沒有支持,反倒是要求吳敦義排名“邊緣”,難道不覺得“邊緣”是不安全區?

一旦吳敦義當不上不分區民代,他又如何能成為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呢?現在民進黨的游錫堃已束裝就位,國民黨若排除了吳敦義,又能派誰與游錫堃交鋒?

吳敦義爭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內意見不合,韓國瑜選情堪憂

臺灣的大選一向有兩個戰區,一個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區,另一個是民代選區。最好的結果是兩個戰場都贏,退而求其次,也不能雙雙敗北。吳敦義是民代這個戰區中國民黨的領導者,他的經歷、能力、智慧,都不遜色於綠營任何一位民代參選人,是有戰力的戰士,由他去組織帶領這支隊伍開赴“前線”,理該是國民黨的共識,不然這場選戰怎麼打?

臺媒分析稱,說吳敦義有私心?這得看“私心”的定義,因“私心”有兩種:其一,只為個人利益打算,不顧團體死活,歷史絕不會饒過這種人;其二,是為群體的利益而“私”,以選民代來舉例,就是為了使國民黨贏過民進黨。在此前提下,“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硬著頭皮,笑罵由人不對嗎?

國民黨15日修改“不分區”名單,剔除邱毅、吳敦義稍往後退,接近“落選邊緣”。

吳敦義爭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內意見不合,韓國瑜選情堪憂

藍營趙少康感慨,“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國民黨的形象已被砸毀,韓國瑜也會受影響。

邱毅因明確反“獨”促統,引起國民黨內某些人不滿。但他表示自己“合憲合法”支持統一,寧死不屈。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說,自從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公佈後,社會引起海嘯般反彈,面對排山倒海的反對民意,鄭重建議,吳敦義應該退出不分區,全心全意輔選韓國瑜與“立委”候選人,這才是現在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這也是當前主席最重要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