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菸廠使用“兵馬俑”牌子的啟示

捲菸廠使用“兵馬俑”牌子的啟示

已經停產很多年的陝西漢中捲菸廠“兵馬俑”牌香菸 (資料圖)

2002年,新聞媒體的一則報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則報道說的是陝西一家捲菸廠因使用“兵馬俑”圖案當香菸品牌而被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告到法院,理由是菸廠有“侵權”之嫌,事過不久,不少人認為這家捲菸廠為求生存、求發展而打造香菸知名品牌的意識難能可貴,這種品牌意識直到現在的不少企業還很遲鈍和麻木。菸廠使用了“兵馬俑”牌子到底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談。筆者倒覺得一個企業要適應入世後國際大環境就必須將品牌意識、創精品意識納入議事日程,這也是一個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捲菸廠使用“兵馬俑”牌子的啟示

2002年的一段時間裡,包括央視《焦點訪談》在內的不少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了陝西這家捲菸廠因其產品“公主牌”香菸滯銷,廠裡經營舉步維艱,以致於出現了廠裡拿香菸抵幹部工人工資,使得菸廠所在地區不少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向群眾推銷香菸,同時還發生了一些派出所民警向辦事群眾“推介”香菸的“鬧劇”。此事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但事後不久,"公主牌”香菸卻從市場上消失。映入人們的眼簾的是這家捲菸廠全新打造的“兵馬俑”牌香菸,這種品牌的香菸上市不久很快熱銷,不少人認為這種香菸是靠其品牌打開市場的,可能是沾了“秦始皇兵馬俑”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光。之後不久菸廠卻因“兵馬俑”牌子扯進了官司之中,鬧得沸沸揚揚。好在陝西省有關部門出面協調總算保住了“兵馬俑”香菸的牌子!但從這件事情讓不少人看到了打造企業產品品牌和知名品牌是何等的重要。我們從這家菸廠由“公主”煙的滯銷到“兵馬俑”煙的暢銷就不難看到這點。

捲菸廠使用“兵馬俑”牌子的啟示

這家菸廠為了求生存還能別出心裁想起聞名於世的“兵馬俑”做為品牌,與其相比我們的不少企業的品牌意識、質量觀念還相當差,結果導致“一錘子買賣”而臭名遠揚,前不久,陝西關中地區一位縣長談起產品的質量和品牌深有感觸。原來這位縣長家安裝自來水水龍頭因質量差三天兩頭更換,氣憤之下縣長親自找經銷商質問原因,店主無奈答到:“這X縣就生產了這種粗製濫造的水龍頭,找我有何用!”這位縣長聽了此話頓時不吱聲了。原來他就是X縣的縣長。生產水龍頭的企業是該縣一傢俬營企業,一個很小的自來水龍頭因質量差就壞了一個縣的名聲,的確讓他這位縣長無地自容,更讓他看到了打造地方產品知名品牌的重要。說到此,再談一件事,陝西一位省級領導給國外友人贈送了幾箱當地一個縣的“獼猴桃”,而且這幾件“獼猴桃”是坐飛機到國外的,不久,外國朋友給這位領導打來電話,說這幾箱“獼猴桃”上飛機前,看著又大又飽滿,結果打開準備吃時,卻滿口是“水”,原來是這些“獼猴桃”全都打了“膨大劑”,聽到此話讓這位省級領導非常尷尬,之後他在不同場合提起這件事,都非常氣憤,更對打造產品牌子和做誠信商家提出了殷切希望!
隨著我國加入WTO,一些世界著名企業的名牌產品紛紛搶佔中國市場,這無疑給我國的同類企業帶來生存的壓力,我們的不少企業也已認識到了產品品牌和質量的危機。但人們從“海爾”品牌走向世界的舉動看到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這一系列情況表明,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竟爭大環境中,只有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你的企業才能佔有一席之地。

捲菸廠使用“兵馬俑”牌子的啟示

由此聯想到我們香菸的知名品牌,真正叫得響、叫得亮的寥寥無幾,如雲南的“紅塔山”、上海的“中華”等,而我們陝西的知名香菸品牌更是少得可憐。為此筆者認為,我們從“兵馬俑”香菸的暢銷中得到啟示,有關部門能否協商一下,重點扶持“兵馬俑”香菸品牌,使其真正成為我們陝西香菸的知名品牌,相信不久的將來,“兵馬俑”香菸定會與“秦始皇兵馬俑”一樣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盧劍利)

-----------------------------------------------------

捲菸廠使用“兵馬俑”牌子的啟示

傳媒新銳盧劍利,男,1973年4月生,西安市長安區人。從事新聞文化與書畫傳媒事業30年,中國當代新聞文化傳播新銳人物,資深新聞媒體人。中國致公黨黨員。迄今為止已經在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發表各類稿件6000餘篇,先後榮獲了中國新聞獎、中國晚報新聞獎、中國晚報西北協作區新聞獎、全國副省級城市黨報新聞獎、陝西新聞獎、西安新聞獎、陝西日報社社級新聞獎等,著作有散文集《大美秦嶺》、雜文集《硯邊雜談》。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致公黨陝西省委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陝西省職工作家協會理事兼網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員、西安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寧陝縣核桃產業協會秘書長、西安市文史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人民傳媒通訊社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信息創造價值,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人民傳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