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逢考必出”的國學常識

小學語文“逢考必出”的國學常識

1.《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什麼?

  A.《金陵記》

  B.《石頭記》(√)

  C.《西廂記》

  D.《紫釵記》

2.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什麼?

  A.黃河

  B.長江(√)

  C.淮河

  D.珠江

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是誰寫的?

  A.元好問(√)

  B.柳永

  C.晏殊

  D.李煜

4.孟子說:“君子有三樂”,下列哪項不在其“三樂”之列?

  A.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B.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

  C.鄉人無不稱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中國歷史上被譽為"藥王"的是誰?

  A.扁鵲

  B.華佗

  C.孫思邈(√)

  D.李時珍

6.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

  A.8條(√)

  B.10條

  C.15條

  D.22條

7.“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嬋娟”指代的是什麼?

  A.月亮(√)

  B.姻緣

  C.人名

  D.地名

8.王先生的QQ簽名檔最近改成了“慶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來的喜事是什麼?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個男孩(√)

  D.考試通過

9.“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什麼?

  A.蘇州

  B.房屋

  C.酒(√)

  D.莊稼

10.“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怎麼樣?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雙手交叉

  D.雙手相握

11.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奸詐,那麼黑色一般表示什?

  A.忠耿正直(√)

  B.剛愎自用

  C.剛正沉穩

  D.忠厚老實

12.“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

  A.十五歲

  B.二十歲(√)

  C.十六歲

  D.十八歲

13.“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原本是用來形容什麼的?

  A.文章

  B.書法(√)

  C.繪畫

  D.刀工

14.《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詩?

  A.300首

  B.305首(√)

  C.350首

  D.500首

15.《孫子兵法》的作者是誰?

  A.孫武(√)

  B.孫臏

  C.孫權

  D.孫良

16.唱唸做打是中國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什麼?

  A.面部表情

  B.舞蹈動作(√)

  C.器械表演

  D.武打技藝

17.成語“機不可失”出自張九齡之筆,它的下句是什麼?

  A.時不再來(√)

  B.失不再來

  C.時不我待

  D.失之不再

18.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

  A.晚春(√)

  B.仲夏

  C.孟夏

  D.深秋

1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

  A.中秋節

  B.元宵節(√)

  C.端午節

  D.七夕節

20.《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個姓?

  A.烏

  B.巫

  C.肖(√)

  D.蕭

2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A.李商隱(√)

  B.駱賓王

  C.王昌齡

  D.李賀

22.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最初指的是什麼?

  A.使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能(√)

  B.十八種武術動作

  C.十八個武術流派

  D.十八個人

23.下面哪個字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24.“揭竿為旗,斬木為兵”形容的是哪一場起義?

  A.赤眉起義

  B.陳勝吳廣起義(√)

  C.綠林起義

  D.黃巾起義

25.古人用“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來勸諭人們要尊敬父母,這句話出自哪裡?

  A.《弟子規》(√)

  B.《三字經》

  C.《千字文》

  D.《百家姓》

26.“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說的是歷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D.蔡文姬

27.下面哪個成語與秦始皇有關?

  A.指鹿為馬

  B.奇貨可居

  C.圖窮匕見(√)

  D.一諾千金

28.陝西省一塊著名的“無字碑”,它與哪位皇帝有關?

  A.秦始皇

  B.武則天(√)

  C.唐太宗

  D.趙匡胤

29.西湖白堤的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

  A.白居易(√)

  B.李白

  C.蘇東坡

  D.杜甫

30孟子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裡“規矩的意思是什麼?

  A.法律法度(√)

  B.美德善行

  C.圓規曲尺

  D.道德準則

31.“一琴一鶴”所形容的是什麼樣的品質?

  A.為政清簡(√)

  B.平安長樂

  C.淡泊名利

  D.驕奢淫逸

32.在古代,人們怎樣尊稱對方的妻子?

  A.令愛

  B.令正(√)

  C.令堂

  D.令尊

33.從事貿易活動的人叫做"商人",歷史上的哪個朝代有關係?

  A.夏

  B.商(√)

  C.西周

  D.秦

34.水滸一百單八將中有幾位女性?

  A.兩位

  B.三位(√)

  C.四位

  D.五位

35.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提到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羽扇綸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歷史人物?

  A.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黃蓋

36.成語“請君入甕”,“請”的是誰?

  A.來俊臣

  B.周興(√)

  C.李林甫

  D.趙高

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我”指的是誰?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李商隱

38.現在我們常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請問這兩個成語最初指的是什麼?

A.文章

  B.畫作

  C.樂曲(√)

  D.刺繡

3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誰的名言?

  A.孔子

  B.屈原(√)

  C.孟子

  D.老子

40.“杏林”指代的是什麼?

  A.教育界

  B.醫學界(√)

  C.商界

  D.曲藝界

41.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書?

  A.《山海經》(√)

  B.《世說新語》

  C.《封神演義》

  D.《左傳》

42.《詩經》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麼?

  A.天氣炎熱似火

  B.天氣漸漸轉涼(√)

  C.流星異常出現

  D.天氣漸漸轉暖

43.下面哪個是農曆五月的別稱?

  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44.“方折峻麗,骨力勁健”形容的是歷史上哪位書法家的字?

  A.王羲之

  B.顏真卿

  C.柳公權(√)

  D.吳道子

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誰?

  A.一位畫家(√)

  B.八位畫家

  C.一位詩人

  D.八位詩人

46.“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出自誰的作品?

  A.陸游

  B.岳飛

  C.辛棄疾(√)

  D.李清照

47.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A.一字千金(√)

  B.一諾千金

  C.一飯千金

  D.一擲千金

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是誰最早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老子

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幾點?

  A.21點至23點

  B.23點至凌晨1點(√)

  C.凌晨1點至3點

  D.凌晨3點至5點

5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詩人登上了哪座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A.黃山

  B.泰山(√)

  C.廬山

  D.華山

51.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D.黎明

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

  A.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5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經典?

  A.《孟子》(√)

  B.《莊子》

  C.《荀子》

  D.《老子》

54.我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請問“歐體”是指誰的字體?

  A.歐陽修

  B.歐陽詢(√)

  C.歐陽鋒

  D.歐陽生

55.文學史上被稱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誰?

  A.李賀

  B.李商隱(√)

  C.李約

  D.李詢

56.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寫道:“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其中“司馬青衫”指的是誰?

  A.司馬相如

  B.崔鶯鶯

  C.白居易(√)

  D.杜甫

57.文人對各種植物有自己的偏愛,陶淵明喜愛菊花北宋文豪蘇東坡則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什麼?

  A.居無松

  B.居無竹(√)

  C.居無梅

  D.居無菊

58.《在水一方》的歌詞來源於哪一部文學經典?

  A.《詩經》(√)

  B.《陌上桑》

  C.《楚辭》

  D.《孔雀東南飛》

59.“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描寫的是誰?

  A.伍子胥

  B.勾踐(√)

  C.夫差

  D.范蠡

60.我國古代對於年齡有很多獨特的稱呼,其中滿一百歲被稱為什麼?

  A.期頤(√)

  B.耄耋

  C.花甲

  D.鮐背

61.“桃李滿天下”的“桃李”指什麼?

  A.朋友

  B.學生(√)

  C.同事

  D.產業

62.“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治理的是哪個流域的洪水?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松花江流域

  D.珠江流域

63.古代宮殿大門前的石獅一般都是怎樣擺放的?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C.都是雄的

  D.都是雌的

64.“結髮”在古時是指結婚時的什麼禮節?

  A.從丈夫頭上取一些頭髮,作一結

  B.從妻子頭上取一些頭髮,作一結

  C.從夫妻頭上各取一些頭髮,合而作一結(√)

  D.把頭髮都剪掉

65.“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是什麼意思?

  A.大草原

  B.盛產羊毛的地方

  C.眾多宮殿(√)

  D.美麗的地方

66.《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是誰?

  A.玄奘(√)

  B.鑑真

  C.義淨法師

  D.道明和尚

67.唐朝文宗曾御封“三絕”,除了李白的詩和張旭的草書外,還有什麼?

  A.裴旻的劍舞(√)

  B.吳道子的畫

  C.李龜年的曲

  D.顧師言的棋

68.《論語》中認為“為仁之本”的是什麼?

  A.忠義

  B.孝悌(√)

  C.禮義

  D.廉恥

69.下列植物中,不應當出現在《歲寒三友圖》中的是哪個選項?

  A.菊(√)

  B.梅

  C.竹

  D.松

70.“楚河”和“漢界”在今天的哪個省?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71.“鼎”的最初用途是什麼?

  A.祭祀用禮器

  B.地位象徵物

  C.烹煮器具(√)

  D.家居裝飾

72.我國傳統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幾個字?

  A.十個(√)

  B.十二個

  C.六個

  D.三十二個

73.被譽為“萬國之園”的是哪個?

  A.頤和園

  B.圓明園(√)

  C.靜明園

  D.西花園

74.“水”字屬於下列哪種漢字構成方式?

  A.象形字(√)

  B.表意字

  C.形聲字

  D.假借字

75.京劇《貴妃醉酒》是根據哪部古代戲曲改編而成的?

  A.《桃花扇》

  B.《長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夢》

76.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77.下列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78.我們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麼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數量

  B.政治地位(√)

  C.按照地域

  D.出現順序

79.“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誰?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

  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8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語出《三國志》,這是誰說的?

  A.諸葛亮

  B.曹操

  C.劉備(√)

  D.周瑜

81.拍電影時常用的“殺青”來表示拍攝完成,“殺青”原指什麼?

  A.製作竹簡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種方法

  C.古代的一種告別禮儀

  D.繪畫的一種方法

82.成語“白駒過隙”一般用來比喻什麼?

  A.速度飛快

  B.時光飛逝(√)

  C.世事變化

  D.變幻莫測

83.王羲之對一種動物十分偏愛,並從它的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這是什麼動物?

  A.鶴

  B.鵝(√)

  C.雞

  D.魚

84.下面哪個劇種被稱為"中國百戲之師"?

  A.京劇

  B.黃梅戲

  C.崑曲(√)

  D.越劇

85.洛陽紙貴"比喻作品風行一時,廣為流傳,這個成語與以下哪部著作有關?

  A.《三都賦》(√)

  B.《長六賦》

  C.《兩都賦》

  D.《二京賦》

86.度量衡是我國古代使用的計量單位,其中"衡"是指的哪個方面的標準?

  A.長度

  B.面積

  C.體積

  D.重量(√)

87.《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家雪芹"是他的什麼稱謂?

  A.名

  B.字

  C.號(√)

  D.姓

88.“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句詩描寫的是誰的愛情故事?

  A.牛郎和織女

  B.唐明皇和楊貴妃(√)

  C.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D.梁山伯和祝英臺

89.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

  A.隔岸觀火

  B.暗度陳倉

  C.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90.“孔門四教”,具體指的是什麼?

  A.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B.文、行、忠、信(√)

  C.仁、義、禮、信

  D.文、忠、智、禮

91.俗語說“化干戈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個指的是防禦武器?

  A.千(√)

  B.戈

  C.都是

  D.都不是

92.《尚書》中的“尚”是什麼意思?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D.順序

93.下面哪句話出自《孟子》?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D.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94.在我國風俗中,常常避諱73和84這兩個歲數,因為這是兩位歷史人物去世的年齡,他們是誰?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莊子

  C.漢高祖和漢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95.“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說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學

  B.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貫、生辰八字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

  A.《醉翁亭記》

  B.《岳陽樓記》(√)

  C.《蘭亭集序》

  D.《滕王閣序》

97.“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是誰的名言?

  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

98.下面哪位詩人是“初唐四傑”之一?

  A.王維

  B.王勃(√)

  C.韓愈

  D.柳宗元

99.古代戰爭中指揮軍隊撤退時要敲擊什麼樂器?

  A.鼓

  B.鑼(√)

  C.鍾

  D.鑔

100.下列哪項不是端午節的習俗?

  A.掛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採菊(√)

  D.喝雄黃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