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坪大木橋

 大木橋,又名鎮東橋,因為它鎮守在安化縣城東邊的柳溪河上。還曾改名東風橋,意思是東風吹,戰鼓擂,安化山城要騰。早在40年代,群眾還曾把木橋稱之為紅軍橋,因為肖克將軍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1935年長征路過安化,對百姓秋毫無犯,部隊夜晚就睡躺在木橋上,第二早就清除殘匪,繼續長征。

  念紅軍勝利通過安化,夜宿東坪木橋,故把鎮東橋改稱紅軍橋,寄託安化山民對紅軍的懷念。東坪大木橋,建於清代光緒5年,即公園1897年,橋臨資江,橫跨柳溪,全長96米,橋面寬3.2米,橋高11.5米,橋分上下兩個部分,橋上為木結構,橋墩為花岡巖結構。整個木橋為一長形閣廊,用巨木構架做梁,橋面用厚木板鋪就,橋面兩邊,各分成31個大小相等的亭間,白天供小商販擺攤設點,夜晚供縣城居民分間歇涼。

  長橋不用一釘一鐵,而是用1000立方米木材築而,可見當年木橋設計之精巧,工匠技藝的高超。大木橋頂蓋著青瓦,兩頭簷角高翹,古樸曲雅,雄偉壯觀,歷來不僅是東坪鎮上的一處勝景,也是安化山城連通東西的黃金通道,熱鬧紅火的小商品集貿市場。

  木橋市場雖已讓位,但古老的木橋,仍是遊人經常觀顧的景觀。而且安化縣的宣傳文化部門,大膽創新,古為今用,利用能遮風擋雨的大木橋,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經常在長橋上,舉辦法制宣傳板報一座橋,開闢計劃生育板報長廊,興辦社會主義文化走廊,讓古老的大木橋,在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中新功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