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表明強風暴可引發地震活動

美研究表明強風暴可引發地震活動

圖片來自原文

2019年10月15日,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網站發佈消息稱,該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地球物理現象:颶風或其他強風暴會在附近的海洋中引發高達3.5級的地震事件。

研究人員稱之為“暴風地震”(stormquakes),這種現象涉及到大氣與海洋的耦合。在暴風雨季節,颶風以強海浪的形式將能量轉移到海洋中,海浪與固體地球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強烈的地震活動。這項研究發表在2019年10月的《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9月至2019年2月近十幾年的地震和海洋學記錄,發現大陸架或海堤邊緣附近的強風暴與強烈地震活動之間存在聯繫。研究人員發現了從2006年至2019年在新英格蘭、佛羅里達州和美國墨西哥灣以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紐芬蘭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近海發生的10000多場地震的證據。然後,研究人員藉助自己開發的一種新方法來檢測和定位地震事件,並確定地震事件是否是暴風地震——必須在暴風雨期間發生,並符合其他地球物理標準,才能確定暴風和地震事件之間相關關係的穩健性。

舉例來看,颶風比爾(Hurricane Bill)是一種大西洋颶風,始於2009年8月15日,後來被強化為4級颶風,並最終以熱帶風暴襲擊了紐芬蘭。當它於2009年8月22日到達新英格蘭近海時,是一類1級颶風。颶風到來時,新英格蘭和新斯科舍省沿岸發生了許多地震事件,產生了橫貫大陸的表面波。同樣,2008年的艾克颶風在墨西哥灣引起了地震活動,2011年的艾琳颶風在佛羅里達海岸的小巴哈馬銀行附近造成了同樣的後果。

但是,研究人員指出,並非所有颶風都會引發地震。他們沒有發現從墨西哥或從新澤西州到美國佐治亞州的暴風地震的證據,甚至連颶風桑迪(美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風暴之一)也沒有引發地震。這表明,地震受到當地海洋學特徵和海底地形的強烈影響。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地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19年第21期,趙紀東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