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誒誒誒,鄧老師。”

說這話時,張國立正在煎一個餅,正用鏟子完美地把餅剷起翻面。

他特意停留3秒,試圖吸引妻子的注意。

妻子鄧婕被他一叫,從旁邊斜著眼睛看過來。

張國立得意地把餅一翻,把鏟子放在一旁,像一個傲嬌的小孩,不停地說:“太好看了,又好看又好吃。”

這是我最近在看的綜藝《幸福三重奏》中的一個畫面。

就在30秒前,鄧老師正嫌棄他把餅攤得太厚了。看到他手舞足蹈的樣子,鄧老師也忍不住偷偷抿著嘴笑。

萬萬沒有想到,我會在這個綜藝裡看兩個60歲人的婚姻生活,看得如此投入,如此沉迷。

原來,老年糖才是最好嗑的。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愛情到了一定年限,

不再是靠摟摟抱抱的親密動作來表達

《幸福三重奏》的三對夫妻裡,張國立和鄧婕就像我們常見到的中老年夫妻,不會時時黏在一起,也不擅長在大庭廣眾下摟摟抱抱、秀恩愛。

他們日常的糖分,不是來自親吻、相擁這樣的親密動作,而是每一個自然流露的小習慣。

在最新一期裡,他們準備出門去陳意涵家吃飯,鄧老師準備了一盆漂亮的花。

張國立伸手去接:“那你提著這個,我拿花吧。”

鄧老師擺擺手:“我拿吧,花比較漂亮。”

“怕扎著你。”

張國立一邊轉身一邊嘀咕著走出門。

我想起在前一期裡,他們倆去果園採摘,一進到果園,鄧老師看到桃子很漂亮,張國立立刻說:“我來,你告訴我你要摘什麼,桃有毛。”

說這話時,兩人甚至沒有對視,也沒有肢體接觸,但就是讓人忍不住感嘆,張國立真的太暖了,還是那種小老頭式憨憨的暖。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一邊洗碗一邊吐槽的張國立,真的太可愛了

而鄧老師呢,嘴上總是嫌棄張國立,整天悶在家裡,不運動,老是玩手機,就像我媽嫌棄我爸一樣。

一群人一起吃餃子時,吉娜和陳意涵都給各自的老公夾了自己做的餃子。

鄧老師也挑了一個餃子,說:“這個餃子,一看就是我做的。”

在張國立眼巴巴的張望下,她就把餃子放進了自己的嘴裡。

但在家裡,兩人面對面吃飯,張國立不小心掉了個東西,正要彎腰去撿時,鄧老師急急忙忙站起來,一邊說“我來撿,你小心你的腰”,一邊自然地撿起來,遞給他。

節目裡有許多這樣的片段。

每次看到這樣的片段,就會覺得,愛情到了一定的年限,它的表現早就不是特意為對方製造什麼浪漫驚喜了,每一個小小的日常舉動,都沉澱了足夠的在乎。

很好奇,他們是不是也有一個,接受浪漫退去成日常的過程呢?

如果能和一個喜歡的人一起經歷這樣的過程,也一定很美好吧。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兩人一起合唱過的《康熙微服私訪記》主題曲

朋友鄧小言和我說過她爸媽的故事。

從她懂事開始,她就發現她爸基本不幹家裡的什麼活,洗碗煮飯,基本都是她媽媽在做,

唯獨拖地這件事,日復一日都是爸爸在拖。

有一回,她想起來,問她爸:“你很喜歡拖地嗎?”

她爸回答:“不是,你媽腰不好,不能讓她拖地。”

我以前從不覺得,爸媽那一輩人是有愛情的。我從電視劇、小說裡看到的愛情的表現,在他們身上幾乎沒有。

不見他們牽手,不見他們擁抱,也不見他們會做些什麼事情。

在看《幸福三重奏》時,我突然發現,或許是因為他們對愛情的理解,和年輕人對愛情的理解,從來就不太一樣。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郎朗和吉娜時刻要黏在一起

節目裡,郎朗外出到很晚才回來時,吉娜一見到他進門,立刻驚喜地站起身來,抱住郎朗,親了一下,說你終於回來啦。

同樣是晚歸,鄧老師在客廳裡聽到外邊的動靜,起身瞧了瞧,也沒有等到他進門,便轉身走進廚房,開始熱起了飯菜。

張國立進門說:“回來啦。”然後直接走去廚房。

鄧老師的飯菜也差不多熱好,端上了飯桌。張國立一邊吃一邊問鄧老師今天做了什麼。

相較起來,我更喜歡張國立和鄧婕的反應。

原來婚姻生活裡的平淡和默契,也能這樣打動人。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時間教給他們的經驗,

是適時在關係裡給對方一個臺階

雖然張國立和鄧老師的婚姻時長是最久的,但在節目裡,兩人鬧小別扭的時刻也是最多的。

鄧老師是個四川人,說話耿直,性格比較強勢。

張國立是個帶著一點慫的小老頭,聽鄧老師嘮叨得多了,偶爾也會反擊回去。

聚餐時,鄧老師說:“餃子有點鹹了。”張國立有些生氣地咬了一口餃子,說:“抱歉,我不覺得這餃子鹹。”

氣氛頓時有些尷尬。

鄧老師也察覺到了,又補上一句:“但餃子要鹹一點好吃。” 另一方也順著臺階下去:“對,餃子不鹹沒味。”

看了節目,就能稍微明白,兩個人能夠在一起那麼久,是因為雙方都懂得適可而止地給對方一個臺階,

雖然大多數時候,是張國立更包容一些。

他說:“我知道她是個率直的人,所以我也就寵著她,讓著她。”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氣呼呼回懟的張國立

稍微有些吵起來的一次,是鄧老師在說他整天玩手機,他反駁,“你玩手機我就從來不說你,因為我知道人家在玩手機一定是在忙些什麼。”

兩個人都不回應對方了,場子冷了下來。

隔了一會兒,張國立掰了一半雞蛋,遞給鄧老師,“你吃蛋白,我吃蛋黃”,主動打破了冷場。鄧老師也軟了下來,說:“就一個雞蛋還讓來讓去的。”然後就笑了。

鄧老師笑起來真是太好看了,即便是年紀在那裡,但你就能感覺到這個人的美麗一點都沒有消減。

如果我是張國立,看到這樣的笑,也會痴痴笑出聲來。

難怪下棋時,看到鄧老師要輸了,撅起嘴來,張國立就假裝退步,給鄧老師悔棋的機會,逗她開心。兩個加起來120歲的人,對著棋盤也還能玩出些“你讓我我讓你”的小浪漫來。

這種反差感在於,他們原來也會像小孩一樣撒嬌、記仇、鬥嘴。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贏了棋後故意學著鄧老師擺手哼歌

張國立在節目裡說:“反正只要是鄧老師喜歡的,就由著她吧。”

年輕人的愛情裡,有時候會要求對方要去了解自己喜歡的東西,兩個人要互相欣賞對方喜歡的東西。

但在張國立和鄧老師的生活裡,是沒有這樣的要求的。

張國立喜歡京韻大鼓,鄧老師喜歡鬧騰的流行音樂。

鄧老師讓他幫忙拿出音箱時,還擺著手嫌棄地說:“你別給我播京韻大鼓。” 張國立就傲嬌地回她:“行,咱倆分著聽。”

於是一個人在書房裡一邊聽京韻大鼓一邊寫字,一個人就在廚房裡一邊做飯一邊跟著音樂律動。

我想,這大概也是多年的婚姻生活裡,兩人協調出來的默契。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他們展現了一種

愛情延續到多年後的模樣

夜晚,他們躺在門口的躺椅上休息時,鄧老師說:“現在就真的像個老年人了。”

張國立樂呵呵地說:“你年輕啊,我娶了個年輕媳婦。”逗得鄧老師又笑了起來。

原來愛情延續到多年後,是有這樣的可能性的。

讓我心甘情願嗑老年糖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展現了一種“當愛情延續到幾十年後會是什麼樣”的生活,給了我許多美好的想象。

張國立外出買東西時,別人送給他棗,他還會惦記著:我給我媳婦兒帶幾個。

想起朋友的爺爺,年紀大了偶爾會忘事,有一次走丟了,家人找到他時,他手裡緊緊拽著一盒糖,問他怎麼跑來這裡了,他說:“這是你奶奶最喜歡的糖。”

過了幾十年,依舊能這樣在心裡記掛著對方,這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吧。

如何記仇、鬥嘴、撒嬌:向張國立學習談戀愛

兩個人躲在牆後面偷偷觀察小鳥的樣子也很像小孩

說實話,我對愛情的想象,是很難延續到 10 年以上的。

因為我身邊的人,總會談到第四、第五年時,就發現愛消失了,一度讓我覺得,愛情的確是有保質期的,最深刻就那麼幾年。

去成都開選題會時,遇到過一對談了10年的讀者情侶,當問及“用一道菜形容對方時”,男生回答了“乾煸土豆”,因為那是他最喜歡的一道菜,女生也是他最喜歡的。

我有些訝異,因為在一起10年後,還能把“最喜歡”掛在嘴邊,讓我覺得又甜又感動。

而現在,看張國立和鄧老師在節目裡鬥嘴,也讓我開始覺得,愛情的保質期,可能要比我想象中再久一些的。

只是到了某個年紀,愛情的形態會變,可能不是對方給你買的玫瑰花了,漸漸變成了彎腰幫他撿起的一個東西,怕她被花刺到的一句嘮叨,甚至只是在察覺到對方生氣後給的一個臺階。

張國立曾在鄧婕生日時,給她寫過一封信,信裡寫:

“要強的是你,溫柔的是你,活潑的是你,恬靜的還是你。人常道歲月無情,可歲月在我們身上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記憶。”

我想,二十幾歲的我們,對愛情最美好的期待,也不過就是在往後的歲月裡,也和一個人這樣,刻下共同美好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