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糊得不冤

還記得前陣子飄飄寫過的《親愛的客棧3》(社畜培養中心)嗎?

還真是職場百態都有——

李蘭迪前腳從好妹妹變成了“心機女”。

林心如緊跟著在節目裡“倚老賣老”。

在配合了兩天後,“紫薇格格”被節目組的新設定實在折騰得夠嗆 ,私下休息的時候說了這麼幾句話——

我的要求不高

就別讓我太累

我也沒有那麼想要競爭

我不追求結果

我也不是倚老賣老

但是如果弟弟妹妹願意讓我一些

我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畢竟我的資歷在

林心如糊得不冤

先不說這句話的欲蓋彌彰,以及其背後隱隱透著的“既想拿片酬,又想舒舒服服不幹活”的強盜邏輯。

就單說這句話激起的水花——

沒水花。

這是不是說明變質了的《客棧3》徹底糊了?

不不不,糊了的,還有林心如。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確實有想要復出的苗頭。

最近在兩個綜藝裡刷了臉,《客棧3》《幸福三重奏》。

結果,情況並不樂觀。

同為高國民度的“時代姐妹花”,趙薇在隔壁演技類節目裡穩坐導師席,而林心如在《客棧3》裡,只是拿了個普通嘉賓的劇本。

掌握實權的劉濤,無論年齡還是出道年頭都比她小不少。

但,由於節目設置大變,劉濤變身鐵面boss。即使是昔日好友,劉濤懟起來,也絲毫沒有留情的意思。

林心如那份入職申請表背面沒填,劉濤直言:不細緻。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想要張嘴解釋:“冤枉,我明明……”

劉濤不等她解釋,一句話又把她噎了回去:“不要講明明的事情。”

林心如一聽,前一秒還笑得很開心,下一秒臉上就有點掛不住了,表情變得有些不自然。

林心如糊得不冤

這和林心如的預設是完全相反的。

她來這節目,是想放鬆,因為覺得“不能老在家裡待著”。

可偏偏節目要的是競爭。

兩者對抗,衝突就來了 。

節目組把她和比她小20多歲的年輕藝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她不能保證會堅持到最後 。

即使我現在說會

那到時候真的碰上了

也許我真的覺得……

(導演)那你中途會放棄嗎

也許

(導演)你可能會走是嗎

也許

林心如糊得不冤

節目要求她從基層幹起,她先是說我可以,但接著話鋒一轉:

但我最討厭做的事情就是洗碗跟曬衣服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因而,節目裡呈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風——

幾期下來,《客棧3》彷彿一個明星版《變形計》,其他嘉賓個個摧殘得不成樣子叫苦不迭。

人少事兒多沒飯吃。

李蘭迪和闞清子餓得忍不住吃客人走了之後剩下的幾塊點心。

林心如糊得不冤

馬天宇起床後忙前忙後顧不得吃飯,旁邊店裡的服務員送給了他一杯咖啡和一些自制的點心,他感動得要哭。

我當時差點哭了

我想給他跪下了

林心如糊得不冤

到了林心如,畫風就變得有些無慾無求。

喝咖啡,玩手機,沒活正好多休息。

林心如糊得不冤

客人退房,林心如打掃完衛生後,劉濤來檢查打掃房間的成果。

她笑道:看一眼肯定就要重弄。

果然——被子皺皺巴巴、房間未驅蟲、邊角未清理、浴缸沒洗、地板沒吸……

劉濤瞬間崩潰,你這兩個小時幹什麼了?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大笑著辯解:我鋪床鋪了一個半小時。

林心如糊得不冤

且不說他們第一天培訓的要求是,鋪床工作要在12分鐘內完成。

林心如鋪了一個半小時呈現的工作成果是這樣的——

林心如糊得不冤

兩天下來,營業總額排名,林心如倒數第一,入賬826元。

林心如糊得不冤

呈現了最低鬥志和最差結果的林心如,卻被節目組放出了最多的抱怨。

好累

掃馬桶、洗地鋪床

什麼都要做

林心如糊得不冤

我們在做這個事情時候

顧客開心,老闆開心,我也要開心

我不開心

我服務出來的東西我也不會開心

林心如糊得不冤

老實說,飄飄也吐槽了這節目的新設定很讓人拳頭硬。

但,既然來了,其他人就都在這規則之內努力,只有她遊離在狀態之外。

一方面很佛系,一方面又想面子上過得去。

節目組要求製作展示房間風采的PPT,林心如等李蘭迪畫圖結束,慢悠悠站起來,“借我抄一下”。

林心如糊得不冤

看吳磊的PPT其中一張創意十足,她要求多打幾份給每個人一張。

吳磊一時猶豫,林心如就直接搬出了“肖像權”的問題壓人。

你憑什麼把我的照片用在你圖上面

肖像權哎

林心如糊得不冤

還記得她說的那句話嗎?

“我的要求不高,就別讓我太累,我也沒有那麼想要競爭,我不追求結果。”

這是不追求結果嗎?

這是想要不付出就能有結果。

林心如的這些表現,講真於節目組是有益的。它呈現了節目組想要的撕X、衝突和對立 ……

但,對想要靠綜藝復出的林心如而言呢?

不是一件好事。

在《客棧3》前的《幸福三重奏》裡,林心如只是作為嘉賓去陳意涵家做客,也沒少說錯話——

被許富翔問及是不是沒想到他們會結婚,她直言:

我不覺得許富翔

會追到一個這麼正的女明星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陳意涵一聽,先是說了聲“謝謝”感謝林心如的高看,又扭臉向老公表白:

但我覺得很榮幸可以嫁給他

我每次都半夜睡醒的時候

(感覺)我可以嫁給許富翔

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了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既沒讓老公下不來臺,也沒讓林心如面上覺得難看。

如此一對比,高下立見。

後來三家一起聚會,張鐵林、林心如也來做客。

一群人湊在一起包餃子,第二鍋餃子張國立煮完後盛出來,鄧婕一直說餃子肯定沒熟。

郎朗擔心在張國立在這麼多人面前被唸叨沒面子,趕緊幫忙挽尊:剛才這塊肉大。

林心如糊得不冤

張國立自顧自唸叨:餡熟了,皮肯定是熟的。

場上其他人不作聲,林心如卻在這時張嘴補了刀:我覺得皮有點沒熟的感覺。

林心如糊得不冤

鄧婕懟張國立沒什麼。

兩人相處模式向來如此,鄧婕動不動就要拆臺,可隨後遞臺階的也是她。

但,林心如補刀,就真的讓張國立立馬就有了點慌亂和難堪。

本以為只是鄧婕習慣性拆臺,結果林心如添了一嘴,就成了真,滿桌子的人吃不太熟的餃子,張國立自然內疚。

人際交往中,說話是一門學問,閉嘴是一門藝術。

而這兩門課,林心如,似乎修得還不夠。

久未露面,接連上個兩個綜藝,都不討喜。

她復出的局面,不樂觀。

林心如糊得不冤

不甚明朗的復出局面,全怪真人秀刷臉的這步棋嗎?

也不完全。

她從“淡出”時就敗了,留給大家的背影並不美好——

林心如一度看起來順風順水的事業,從2016年開始跳水式下跌。

因為和霍建華戀情的公佈,林心如那些陳年黑料都被扒拉了出來。

先是被爆料在芭莎慈善晚宴上兩個人一分未捐,兩年出席活動都只是來“蹭紅毯”。

林心如糊得不冤

緊接著又被爆出當年扎趙薇“小人兒”。

林心如糊得不冤

多年前在《康熙來了》上說被“爾康”周杰強行舌吻,也在這前後被周杰下場撕了一番。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除了說“爾康”強行舌吻她之外,林心如還在節目上抖了自己初中時候的黑料。

和值日生一起去抬同學的便當,林心如的一個慣常操作是——

偷吃同學的便當。吃了之後,不吭聲,再給人蓋回去。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蔡康永一聽,好奇道,通常什麼類型的菜會中招?

林心如回答說肉。

但初中同學當場就戳穿 :才怪呢,明明每樣東西都要偷吃。

林心如糊得不冤

小S一臉詫異:不會被發現嗎?

同學當即說,肯定會啊,你便當盒裡的雞腿沒了難道你不會發現嗎?

林心如一臉自信:不會承認,大家也不會知道。

林心如糊得不冤

因為是木村拓哉的迷妹,大肆在節目上內涵工藤靜香是靠心機上位,還曾自曝想當木村拓哉的小三。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被崔永元直接點名說耍大牌……

當時我都不知道林心如是誰

因為錄的時候就是每次彩排她都不來

後來完了我就有點不高興

林心如糊得不冤

陳年黑料被扒出後,不少人都覺得,林心如能維持這麼長時間的人氣,已經是一門玄學。

她的淡出帶了點被迫意味,背影不美好,想回來刷存在感,自然難。

而緊接著,林心如結婚生子,更使得復出難上加難——

且不說她黑料加身、結婚生子時已經40歲。

很多年輕演員在演藝生涯的巔峰期回家生了個孩子,再回歸市場就已經發現沒有了自己的位置。

曾經我也以為生個孩子嘛

停個一年兩年關係不大

因為之前找來的戲都很多

但是現實卻會狠狠地打我的臉

林心如糊得不冤

為了不被淘汰,女星們都是儘可能縮短息影週期,一生完孩子就都盡力用最快的速度復出,迫切肉眼可見。

孫儷生完二胎三個月後就接了《羋月傳》,確定復出。

林心如糊得不冤

楊冪生完孩子三個月就出現在了綜藝節目裡,有《快樂大本營》這塊金字招牌傍身的謝娜,也兩個月就回歸了快本。

林心如糊得不冤

而林心如呢?

最近的一部電影和電視劇都停留在了兩年前,綜藝節目裡也沒有她的身影。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可以說,近兩三年,她的事業就幾乎處於停擺的狀態。

娛樂圈更新換代本就發生在瞬息之間。

而在過程中,消失兩年意味著什麼自不必說。

林心如糊得不冤

如果不被爆出黑料,不結婚生子,林心如的情況會比現在好嗎?

說實話,不會。

情商低、處事迷,但就是能“霸”住銀幕的演員又不是沒有。

如果本職工作能力強,也不至於圈內就沒你的位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看下她這些年交出的答卷。

2017年初,林心如生子之後演了部《我的男孩》,講姐弟戀。

林心如糊得不冤

男主張軒睿(上綜藝和Selina談戀愛的那個)92年生,比76年的林心如小了16歲。

講姐弟戀的好劇不少,很多人心中排得上的韓劇《密會》就是一個例子,金喜愛和劉亞仁這對CP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劇裡都有著20歲左右的年齡差。

但林心如這部,40+的女強人設定,卻依然和偶像劇裡20歲女主的行為沒有什麼區別——

全是不過腦子的傻白甜套路。

林心如糊得不冤

42歲的林心如,沒有與年齡相匹的審美與蛻變。

依然在畫一個又一個雞蛋,依然在演“瑪麗蘇”。

而此時,距離她演《還珠》,已經過去了18年。

林心如糊得不冤

當初的時代姐妹花裡,趙薇就是導演和瓊瑤的香餑餑,從定角紫薇到換為小燕子,她的氣質和演技可以是說被雙重認可。

而林心如,拍了幾場,就被瓊瑤認為不會演,要換掉她。

林心如糊得不冤

她除了哭著求瓊瑤,也沒怎麼爭取證明自己,默默和趙薇去吃烤鴨,以為要離開北京、就此揮別了。

還是瓊瑤自己反思,不能因為幾場戲不符合預期就斷了年輕小孩的機會,才留下了她。

碰上《還珠》這樣的劇,一夜爆火奶全組,真是做夢都要笑醒。

林心如趕上了。

但之後呢,林心如則屬於被推著往前走的人。

其實我對我自己的人生

是一個沒有多大計劃的人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紫薇”的角色讓她爆火,一堆類似的角色找上來,她也就順其自然藉著這機會,猛吃了幾年”紫薇”的紅利。

2001年到2006年,五年的時間裡,她拍了14部電視劇。

林心如糊得不冤

這期間,得獎不少。

但都跟演技沒什麼關係。

林心如糊得不冤

等到了演膩了想要轉型,發現海峽這邊混得風生水起的,幾乎都在華誼。

2006年一線女星的行情價裡,排在第二三四名的周迅、李冰冰、范冰冰都是華誼旗下的藝人。

林心如糊得不冤

於是,和瓊瑤合約到期後,30歲的林心如轉身來了華誼。

結果這步依然不是什麼好棋。

林心如在華誼乾耗兩年,通告沒少跑,但就是沒碰上什麼影視資源。

被動之下,林心如選擇自己開工作室。

那當時會選擇開始做製作

確實是被動這一塊

佔了很大成分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出來單幹後,林心如先後有兩部古裝大戲爆了。一部於正的《美人心計》,一部是她的工作室自制的《傾世皇妃》。

但轉型成功了嗎?

兩部劇收視率高得驚人,但當時的新聞標題很有意思,“《傾世皇妃》在質疑聲中受追捧”。

林心如糊得不冤

高收視率只能說明迎合了觀眾的口味,卻並不能將之與好的劇本、優秀的演技畫上絕對等號。

成立工作室,給了林心如更多選擇電視劇的自由度,但她卻沒利用這自由度,做出真正有說服力的作品。

交出的答卷,是遠比“紫薇”後期還要倒退的一部部“瑪麗蘇”偶像劇。

林心如糊得不冤

再結合林心如一直是個“顏控”,這些作品與其說是轉型……倒不如說是在為她自己謀福利。

興起了,還挑戰了一下舞臺劇,一部之後再無動靜。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還拍了不少電影,多是驚悚片。

《繡花鞋》《京城 81號》《魔宮魅影》……甚至一度被稱為“驚悚片女王”。

林心如糊得不冤

事實上 ,她本身是不喜歡這類題材的電影的。

葉偉民找她拍《繡花鞋》時,她第一反應是拒絕。

但被葉偉民說服了之後,一邊排斥,一邊竟也接連拍了三四部。

林心如糊得不冤

發現了沒?

林心如前些年的工作量很大,也賺得盆滿缽滿。

但在最需要轉型的時期,她一直在做沒有什麼質變的重複性工作,看似忙忙碌碌,其實不過是順水推舟式地發展。

而同時爆火的趙薇及早就開始了轉型。

《情深深雨濛濛》之後,趙薇拍的下一部作品是《少林足球》。她和周星馳合作,毀容、扮醜,甚至還挑戰了光頭造型。

林心如糊得不冤

再之後的作品也都是脫離了偶像劇畫風的。

《綠茶》《玉觀音》《情人節》《京華煙雲》……

林心如糊得不冤

《情人結》裡眼神裡的不安、猶豫,都演活了“屈然”這個角色的失落、委屈和無助,全然沒有“小燕子”的影子。

憑藉這個角色,趙薇成為當時“四大花旦”中獲得國際A類電影節國際影后的第一人。

范冰冰也差不多同期開始借東風發力。

2003年的《手機》和2007年的《蘋果》,兩部電影砸下去,都有不小的水花。

林心如糊得不冤

林心如糊得不冤

相較下來,林心如的糊,是因為她在最該轉型的黃金期錯過了時機。

長期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了她戰略上的懶惰。

她的一手好牌,打爛也不稀奇。

明星要紅,靠什麼?

機遇當然重要。

千禧年之前爆紅的趙薇、林心如、蘇有朋和范冰冰,可以說是天降多少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遇到的好運氣。

但,十幾二十年過去,起點相似的幾個人,成績卻天差地別。

林心如糊得不冤

歸根結底,命運贈予的紅利,不過是讓他們人生賽道中搭了一輛快車,少跑了一段。

沒有這超級大禮包,是不是就不能笑到最後?

馬伊琍,和林心如一樣76年生,是晚了五年才拿到“紫薇”劇本的女人。

錯過了自己古裝扮相最美的時候,只能演賢妻良母夏紫薇。

林心如糊得不冤

但一路上,她有《還珠3》《奮鬥》《我的前半生》《找到你》……

如今回頭一看,原來她一直在勻速前進。

而沒能掌握方法的人,則如林心如這般——

即使風華正好,提前出發,不會調整,速度只會越來越慢,最後被人遠遠甩在身後。

命運的紅利,真正屬於的,是那些拾得饋贈後不貪杯,還能一生二、二生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