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成立

11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世界灣區生態與環境高端論壇開幕式在華南理工大學音樂廳舉行。中國科協領導、廣東省領導、廣州市領導、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全體成員、世界灣區生態與環境高端論壇參會代表、港澳科技界代表參加了大會。

聯盟首批137家成員單位涵蓋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科協、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重要研發平臺及科技社團。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成立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簡稱:協同創新聯盟)是由中國科協指導,廣東省科協、廣州市科協、深圳市科協攜手香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共同發起,聯合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致力於推動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的科技團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有關人士自願組成的公益性、非法人組織。協同創新聯盟將發揮科協系統的智力、組織和人才優勢,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國家貢獻科協力量。

今年以來,在中國科協的指導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團體、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科協、廣州市科協和深圳市科協組成聯盟籌備工作小組,啟動了聯盟成立的籌備工作。工作小組相繼完成了聯盟章程(審議稿)的徵求意見和修改,會議議程、理事會組成原則等文件和材料的起草,完成了第一批聯盟理事會候選人推選和聯盟成員發動工作。

聯盟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專家,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和科技社團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目前已有137個單位成為協同創新聯盟的首批會員單位,涵蓋了大灣區九城市科協、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重要研發平臺及科技社團。11月15日晚上,協同創新聯盟召開了第一次成員大會,選舉產生了103名理事會成員,產生了4家理事長單位。

11月16日上午的聯盟成立儀式上,中國科協、廣東省、廣州市領導及9+2城市科協代表為聯盟揭幕,廣東省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鄭慶順為廣州市科協、深圳市科協、香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四家理事長單位頒牌。

聯盟將成為國際化高端創新資源共享平臺

“協同創新聯盟將致力於聚集智力成果,集合創新要素,搭建粵港澳創新資源廣泛參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創新資源共享平臺。” 協同創新聯盟當值理事長、廣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陳爽表示。

協同創新聯盟目前提出了三大工作目標:

一是構建開放型區域科技協同創新共同體。充分發揮聯盟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特點,攜手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對粵港澳高端科技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建設一批有利於人才、信息、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專業聯盟等賦能創新協同組織。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推動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

二是著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推動粵港澳科技團體在創業孵化、成果轉化、國際技術轉讓、科技服務業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與珠三角九城市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建立緊密協同的合作機制,推動建設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的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便利條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三是助力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發揮港澳科技團體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優勢,加強人才國際交流合作,推進職業資格國際互認,推動建立跨區域工程能力認證評價標準及認證體系。加強粵港澳青少年科技交流及科普合作,推動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廣東省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鄭慶順表示,“協同創新聯盟將通過搭建學術交流、技術轉移轉化、創新成果展示交易平臺,建立區域技術創新基地等方式,推動國內外學術資源和各種創新成果在大灣區轉化落地。聯盟將成為大灣區發展的智囊團、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的催化劑、激發區域創新協同強大勢能的助推器。”

“協同創新聯盟將成為促進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引領陣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貢獻。”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說。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的成立,對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灣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說。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之後,協同創新聯盟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共同舉辦了世界灣區生態與環境高峰論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後的首場活動,論壇邀請來自紐約灣區以及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生態領域的院士學者、知名專家,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生態環境發展,共同探討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環境與生態標準一體化評價體系,推動大灣區生態環境技術研究創新與融合。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龍錕 通訊員 穗科協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龍錕 通訊員 穗科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