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原標題:在挪威,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導讀

當地時間11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委員、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率中共代表團對挪威進行友好訪問。

訪問期間,杜家毫分別會見了挪威貿易、工業和漁業部國務秘書安格勒維克,工黨總書記斯滕森,羅加蘭郡郡督索爾海姆,以及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高級副總裁瓦爾內斯。

都談論了哪些話題?更多的是加強雙方合作。

比如,在會見挪威貿易、工業和漁業部國務秘書時,杜家毫希望雙方加強在漁業方面的務實合作。

在會見工黨總書記時,杜家毫希望兩黨加強治國理政和黨建經驗交流,不斷增進政治互信。

在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高級副總裁會談時,杜家毫談到雙方應加強在石油開發利用、能源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

而在與羅加蘭郡郡督會談時,杜家毫邀請挪威朋友到湖南多走一走、看一看,進一步增進相互瞭解和信任。

除了這些,有一個共同主題貫穿其中,那就是杜家毫向他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感人故事。

到底是什麼故事值得省委書記反覆提及?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與湖南和挪威之間有什麼關係?且聽湘伴君一一道來。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這次挪威之行,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會見一位特殊的“湖南人”——挪威前衛生大臣赫布羅騰

1、情緣

這個故事特別動人。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約根•倪爾生,挪威斯塔萬格人。這次杜家毫會見的挪威前衛生大臣赫布羅騰,是他的外曾孫。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約根•倪爾生照片

時光退回至1902年。這一年,從醫學院畢業的約根•倪爾生,經過教會的資助和數年艱苦的籌備,先獨自輾轉數月來到湖南,隨後於次年把家人一道接了過來。

彼時的湖南,屬於醫療資源匱乏地區。為了應對當地巨大的醫療需求量,約根•倪爾生做起了“開拓者”——開設診所,救濟病困,將西醫帶至這片對他而言尚屬陌生的土地。約根•倪爾生也成為將西醫帶入湖南的第一人。

與此同時,為了改善醫療設施,約根•倪爾生還向挪威方面提議,在資江邊的益陽桃花侖建立一所新的醫院。這一提議,很快得到批准。醫院建立的經費則來自於挪威各地,特別是斯塔萬格市普通民眾的個人捐款。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1906年11月,新建的醫院正式開始接診。這也是益陽曆史上第一家醫院。但彼時的醫院條件相對簡陋,僅有一間門診室和六十張病床。起初,醫院沒有電燈,也沒有自來水管道,飲用水全靠工人搬運到醫院裡來,甚至連醫生也僅僅只有一名。約根•倪爾不得不親自培訓中國護士。

儘管如此,新建的醫院對當地患者來說,成效明顯。醫院開張的第一年裡,6000名患者在門診室接受了治療,200名入住病房接受治療。

在益陽,除了改善醫療設施,約根•倪爾生還將工作重心投入到教育事業的發展上。約根•倪爾生建立了一所初中、一所盲人學校、一所殘障兒童學校和一所孤兒院。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約根•倪爾生與妻子瑪雅和孩子在益陽團聚

1907年,信義中學(現為益陽市一中)在益陽落成。大批益陽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孩子在這裡獲得基礎教育。其中,就包括了後來成為不畏納粹淫威、勇毅救助猶太人的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家、被譽為“東方辛德勒”的何鳳山博士。

到了1911年,約根•倪爾生還參與了湖南紅十字會組織的工作。約根與復旦大學原校長顏福慶一起,安排床位、床墊、床單床罩和採購其他設備,建立了湖南第一所紅十字會醫院。而這所湖南紅十字會醫院,正是現在的湖南省人民醫院。

1918年,約根•倪爾生一家離開了中國,但他的三個孩子拉格納、斯萬和貢渥爾後來又回到中國,繼承父輩的事業,延續著中國情緣。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如今,這段情緣,被赫布羅騰寫進了《北極光照耀桃花侖——一個挪威家庭的中國情》一書中。書名中的“北極光”源自於約根•倪爾生出生的城市——特羅姆斯郡的瑟雷薩市,這個典型的北極地區能在晴朗的夜空中看到神奇的北極光。而“桃花侖”,則是指位於資江邊的桃花侖地區。

2、延續

儘管百年過去了,這段情緣還在延續。

當年的醫院和學校都還在,並已發展成湖南有名的綜合醫院益陽市中心醫院和重點高中益陽一中。當年他們生活的桃花侖區域現在變成了益陽市的核心商業區。

挪威斯塔萬格人對益陽的眷戀從未間斷,益陽人民也從未忘記這段美好的友誼,雙方還保持著密切的交流。

1995年,挪威駐華大使斯維勒收到一封來自益陽市中心醫院的信件,尋找醫院早期創始人。大使登報找尋後,約根•倪爾生的後人與醫院取得了聯繫。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1999年,赫布羅騰在益陽中心醫院接受傳統中醫的診斷

1999年,時任挪威衛生大臣的赫布羅騰首次訪華,第一站便是益陽。走進益陽市中心醫院時,他流淚了。

這個藍眼睛、高鼻子的“老外”在這片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土地上,追尋著家族的痕跡。雖是第一次到訪中國,但他卻說:“我就是一個湖南人。”

隨後赫布羅騰擔任益陽市中心醫院名譽院長,將北極光與桃花侖的百年情緣再次聯結在了一起。

說到這,湘伴君想介紹下赫布羅騰。

1957年出生於挪威奧斯陸的赫布羅騰,曾任挪威基民黨主席、財政部國務秘書、衛生大臣、勞工與社會事務大臣、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丨)董事會主席以及北歐理事會主席、北歐部長理事會秘書長等職務。

正如他的外曾祖父把西醫帶入中國那樣,赫布羅騰後來把傳統中醫帶入了挪威。

2002年,赫布羅騰先生等人將益陽市中心醫院納入中挪健康合作計劃,併為益陽的醫生提供了獎學金項目,項目以約根·倪爾生的名字命名。

2006年,赫布羅騰和太太應邀參加益陽市中心醫院百年慶典,感受益陽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

在挪威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2006年11月,赫布羅騰為益陽中心醫院的約根·倪爾生醫生半身像揭彩。

2015年,赫布羅騰應邀訪問益陽,見證中國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的合作項目在益陽實施取得的成果。

3、期盼

這次,杜家毫就特地會見了赫布羅騰,感謝他延續外曾祖父的情懷,為湖南與挪威在醫療衛生領域交流合作所付出的努力。

“喝水不忘挖井人,湖南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恩人和老朋友。”杜家毫說,這個故事、這份情誼生動詮釋了中挪人民特別是湖南與斯塔萬格人民友好交往的根基所在,充分印證了習近平主席所主張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心所向。

“親戚越走越親”,杜家毫熱忱歡迎挪威各界人士到湖南走一走、看一看,進一步增進相互瞭解和信任,加強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把一百多年前中挪人民建立起來的這份珍貴友誼在新時期不斷延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