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逼三思,為三修,事三濫,說的真好

人過四十,三思,三修,三濫,說的真好——

在中年人的世界觀裡面,收割自己這麼年來的積累,是自己的重要價值理念,但是各位中介朋友請牢記,一定要站到謀劃大局的角度去思考你所面臨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尤其是下面這些環節和要點,更是中年人必須要注意和節制的。

一、逼三思

【1】三思而行。

中年人做任何決策,一定要按照三思而後行的原則,即便是你的腦子裡面已經思考了再三,也不要當面說出來,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這個緩衝的時間至少三天,然後再做決定,要讓自己每做的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權衡利弊的,如果你再按照過去年輕的決策思路和速度,你會發現,你的決策失誤率會越來越高,畢竟你的層次和之前不一樣了,要更慎重才對。

【2】三思而定。

如果你的領導讓你定奪一件事情,一定不要當面答應自己的領導,一定要給自己爭取充分的時間,也是和你做決定是一樣的,要三思而後才能夠確定,把不確定的事情確定下來,是考驗一個人智慧和能力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他超出了你過去的經驗,一定是非常創新的經歷和過程,要想讓自己快速的走上領導崗位,這個能力你還必須充分的進行歷練。

【3】三思而改。

中年人也有做錯事情的時候,但是大家記住,即便是自己覺得有問題,也要讓這個問題搞得更清晰一些,也要三思而後整改,記住很多事情,在中年人這個階段,已經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反而人情和麵子比事情更重要,這是中年人為人處事的一個特點,所以有時候明知道是錯誤的,為了面子,為了讓大家能夠臉上掛得住,還是要做一些修飾處理的,不能讓大家搞得很難看。

二、為三修

【1】為人三後掏。

很多中年人覺得自己經驗很豐富,剛剛認識一個朋友,就掏心掏肺的,把所知道的一切全告訴了人家,結果人家轉身就把自己給出賣和背叛了,這樣的教訓太深刻了,所以各位中年朋友,一定要經歷過時間的磨合和驗證之後,再和別人講掏心掏肺,這才是正常為人處事的價值排序。

【2】做事三後表。

很多人開始和別人處關係的時候,在幫了別人做一點事情之後,就開始表白自己的功勞,實際上,這對自己來講是非常不利的,人家就會認為,你的功利心太強了,你幫助自己就是為了讓自己顯擺一下,就是為了讓自己出名,大家一定要牢記基本的原則,只為別人做好事只為幫助別人,不要求別人承認,更不要到處去炫耀和顯擺,把這些做得很自然,就能夠得到越來越多的友情和感情。

【3】誤解三後化。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隨時都會發生,但是對中年人來講,一旦發現和別人有誤解,就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一而再再而三的,正常和他保持交往,最後這個誤解就能夠徹底的化解掉,記住,不理解和不懂你的人,解釋的越多他越不懂你,反而讓誤解更加的深入和難化解。

三、事三濫

【1】不濫三情。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感情,一定要有一個自我判斷的標準,對於那些濫情的任何事,都要強行逼迫著自己規避,和這種人也不要有太充分的接觸和打交道,防止自己也下水,所以,這一條要成為中年人的底線,永遠不要觸碰,觸碰了,你的人格和口碑就徹底的壞了。一個人最怕的就是被道德綁架

【2】不濫三允。

對於答應別人的事情,也是不能氾濫的,如果仰仗著自己的關係和影響力,別人找自己辦個什麼事情,都敢於拍胸脯,都敢以大包大攬,這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更深更大的坑,跳進去,你真的很難出來的。

【3】不濫三錯。

對於自己犯的錯誤,一定不能夠讓他繼續下去,對別人犯的錯誤,也一定要想辦法去提醒一下別人,不能夠在這些小事上讓別人看笑話,畢竟你是真心實意做事業的,而不是混日子的,如果你抱著混日子的心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一箇中年人如果沒有一點事業心,自己不就把自己給廢掉了嗎?還需要別人使勁嗎?

人到中年,逼三思,為三修,事三濫,說的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