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它會消失在飛速發展的社會里,卻不會從人們的記憶裡消逝。

在我的印象裡,成都城隍廟片區即是如此。

殘存的孩童記憶裡,對城隍廟的印象著實不深。唯一有印象的就是爸爸有次帶我去城隍廟音像製品商城買VCD,爸爸買了套13張碟子的“加里森敢死隊”回去看,他說這是他青春的記憶。

我青春的記憶就是當時纏著爸給我買小霸王學習機的遊戲卡帶,爸爸猶豫了半天給我選了兩盤“99合1”的,說這個“經耍”。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長大後聽到城隍廟消息的時候,是在報紙上看到“關閉城隍廟音像製品商城”。那時候我還唏噓了一會兒,趁到關門之前跑去給爸又買幾套老電視劇的碟子。

再後來聽到城隍廟的消息已經是“北改”政策公佈的時候,城隍廟電子市場計劃拆遷。

01

城隍的本意是指古代的城牆與城壕。城隍神,認為是古代城市的守護神,而城隍廟就是專門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宇。各個城市的城隍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各個城市中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像是上海城隍廟,南京城隍廟都十分出名。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成都從唐代以來就是府縣同城,而且在一城之中又有成都縣和華陽縣兩縣同城。所以在當時成都城內有三套衙門班子:成都府、成都縣和華陽縣。與之對應的成都城內也有三座城隍廟:成都府城隍廟,成都縣城隍廟和華陽縣城隍廟。

成都府城隍廟原在下東大街北側,老成都人一般稱為“東門城隍廟”。由於廟宇比較大,香客眾多,這裡在清代的時候成為了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現在成都府城隍廟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卻留下了幾樣城隍廟特色小吃:“府廟豆湯”(類似於現在加了肥腸的豆湯飯)、“牙牙飯”(一牙一牙的飯塊,配小菜吃)、“把把湯圓”(帶一個尾巴的純糯米無餡湯圓)。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肥腸豆湯飯的標配是拌白肉

華陽縣城隍廟在東較場西側,至今在東較場街與玉皇觀街只見還有一條小街叫城隍廟街。如今華陽縣城隍廟舊址已經變成了今天的城隍廟街小學。

現在我們常說的城隍廟是指位於城北的老成都縣城隍廟,被老成都人稱為“北門城隍廟”。成都縣城隍廟之所以出名,還是因為這裡有一個全國知名的城隍廟電子市場。由於剛開始很多商鋪就設在原來的城隍廟中,所以這裡也被老成都人稱為“開在衙門裡的電子市場“。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02

黃胖子的一個親戚曾經在城隍廟電子市場做過生意,我讓黃胖子幫忙引薦一下他這個叔叔。於是我從師叔叔嘴裡聽到了那個年代城隍廟電子市場的繁榮景象。(黃胖子曾在講磨子橋那一期客串出境)

“九二年之前的城隍廟市場簡直是隨便擺個攤攤都可以賺錢。”師叔叔喝了一口茶,露出回憶的神色說道:“你們爸爸輩的人肯定都曉得,那時候凡是當老巴子的都會修燈泡,修開關,厲害的點還會自己做半導體玩。我當時自己做了幾個小玩意就在河邊擺到賣,沒想到還賣出去了。後來西城區工商局建立了城隍廟電子電器市場,那個時候每週一次的廟會,好多成都周邊縣份的人都來進貨,就連江浙那邊的都來湊熱鬧。“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九五年的時候,這個市場完全是人擠人,但是市場裡面車子都看不到一個。”

師叔叔賣了個關子,我配合的問了一句“為啥子呢“。師叔叔得意地說道:“因為人太多了,進來了就不容易開出去了。我後面投了兩萬多塊錢在市場裡面開了個小鋪子,賣音響喇叭等配件。那個時候生意好做哦,有時一開門就忙,飯都沒時間吃,到歇的時候已經是吃晚飯的時候了。我最多的時候請了四個丘二(夥計)來幫忙,每天最少都能賣幾千萬把塊錢的貨。”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那後來呢?”黃胖子看到師叔叔停下露出懷念的表情,忙問道。

“後來,就沒得後來了。兩千年底,國家把城隍廟的音像製品商城關了。翻過年整個市場就不行了。“師叔叔又喝了一口茶,沉默了半天才說道:“國家打擊盜版音像製品我們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賣音響配件的就是致命打擊。整個市場人流量一下子去脫了一大半。”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城隍廟這一片最鼎盛的時候,有銀豐、金粵、城北、金房、興發、大發、恆通、信立、紅運、蜀安、怡和、電腦耗材批發城……一共16個市場。“師叔叔掰著手指一個一個地數著:”但是後面整個市場都在變,就城隍廟這片沒變。物流交通不行,歪牌子也多,服務也跟不上,也沒個整體市場規劃。後來國美五星蘇寧這些專業電器賣場一衝,哪個還抵得住哦。“

後來我從黃胖子嘴裡得知,師叔叔後面基本上都靠著老客戶在支撐。等到老客戶也不來了,他也就退出城隍廟電子市場了。

03

城市記憶不會隨著城市變遷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烙地更深。

沒人有可以阻擋城市的變遷,我們能做就是把這些城市記憶用自己的辦法記錄下來。

從”曾經遍地撿錢的電子市場“到無人問津,成都這個區域經歷什麼

後來我路過的城隍廟的時候,意外地又看到了師叔叔。他舉了舉手裡在“國防機關食堂“買的一袋包子,說道:“吃慣了這個味道,久了不吃有點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