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縣織密殘疾人兜底服務網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王瑾 董麗俊)近年來,天祝縣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著眼殘疾人群體的急難愁盼,把簡單的給錢給物措施優化為託養服務兜底,建立公建民營醫養結合、公立機構兜底保障、幸福大院就近照護“三種模式”託養服務,切實提高殘疾人脫貧脫困的質量和效率。5年來,累計實現2138戶、2325名殘疾人穩定脫貧。

公建民營醫養結合。該縣通過爭取國投資金和彩票公益金,於2017年建成天祝縣養護福利中心、華銳幸福苑2家託養機構。項目建成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採取政府購買、面向社會、養老助殘、醫養結合的運行方式,吸引有資質、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開展託養照護服務。目前,兩家機構已入住殘疾人137人。

公立機構兜底保障。建成天祝縣岔口驛敬老院,通過政府連年投入、社會持續幫扶、自身滾動積累,以政策兜底為主、生產自供為輔的運行方式,按照政府統籌補貼資金,財政部門依照入住人數統籌撥付特困供養金,下撥辦公費等經費保證正常運轉,建立公立機構兜底保障模式,168名鰥寡孤獨、家庭困難殘疾老人得到集中照護。

幸福大院就近照護。為解決公辦、民營託養機構服務能力不足和部分殘疾人故土難離的問題,該縣探索了幸福大院就近照護模式,通過政府籌資建設改造。在人口相對集中的行政村,採取集中新建房屋或改建閒置校舍等方式,建設了23座幸福大院,託養照護本村、本鄉鎮鰥寡孤獨老人和殘疾人,目前已入住殘疾人79名。同時,多方聯動,採取鄉鎮政府統一管理、補貼費用,村“兩委”班子、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殘協輪班日常照護,入住成員互幫互助、互相照護,鄉鎮衛生院簽約醫生上門服務的運行方式,有效改善入住殘疾人居住和生活條件,保障基本衛生健康需求。縣上文化部門、歌舞團等單位、團體,經常性送文化到大院,為入住成員表演文藝節目,開展互動娛樂活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