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前两年的一部《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曾让我们对人民检察官这一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原则,凭着勇气和智慧侦查取证、实行检诉,忠诚维护着法律的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人民检察官,她对党忠诚,对检察事业热爱,对人民群众真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扬,她就是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赵平。她扎根基层检察院工作十九年,从一名临时工成长为一名检察官。她一路跋涉,奉献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初心不改、使命不忘的逐梦之歌。她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传承司法为民情怀,担当起公平正义的检察使命,越是艰险越向前,用奋斗书写青春,永远跟党走。今天《身边的榜样》主题系列报道为您介绍

《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坚定信念,梦想成真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一切梦想起航的地方。赵平为之奋斗的梦想,就是那枚熠熠生辉的检徽。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1999年冬天,赵平怀着对检察事业的向往与憧憬,成为了旅顺口区检察院公诉科的一名实习生,公诉人的查微析疑、提审讯问、唇枪舌剑,令她肃然起敬,当一名检察官成为了她最初的梦想。2003年,因工作勤恳,赵平被录用为工勤编人员。虽只是工勤人员,但赵平认为这离她的梦想更进了一步,她更加尽心敬业努力工作。因为不是法律科班出身,她利用业余时间发愤忘食、挑灯夜读,自学法律课程,考取了法学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2008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赵平从600多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旅顺口区检察院的一名公务员。成绩足以令人欣慰,但并未阻止她前进的脚步,赵平继续再接再厉,于2010年通过了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办案人。检察官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为了这一天,她努力了十年。当对着镜子佩戴金灿灿的检察徽章时,她用颤抖的手不断地调整徽章,生怕没有佩戴端正。心中坚定信心:“梦想实现不是终点,检察官的誓言不能忘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我办理的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对得起胸前这枚熠熠检徽。”

教育感化,雕瑕成器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用坚守点燃生命的温度。赵平心系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

“赵姐,您近来工作依旧那么忙吗?你得多注意身体。上个月我因为工作出色,单位给我加薪了,我和女朋友准备去登记领证了,等订好婚礼日子,您一定要抽空来参加我的婚礼呀!”

电话让赵平的记忆回到了八年前,她用一种温情的方式,教育和挽救了20多名当时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

2011年4月,大连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陈某与大连某大学在校学生曲某在旅顺开发区一网吧,因上网占机器事宜发生矛盾,双方互不服气,各自找来同学,在网吧门前发生群殴。造成学生孙某头部软组织裂伤,经法医鉴定其伤情构不成轻伤以上损伤。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赵平接手案件后发现,案件涉及的22名犯罪嫌疑人均系在校大学生,为了不影响学子们的未来,赵平不辞辛苦的一次次深入学校逐一详细了解22名犯罪嫌疑人在校的现实表现,认真听取家长们与校方的意见、诉求。

赵平认为案件中的22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初犯偶犯,犯罪过程只是一时激情冲动,主观恶性较小,到案后认罪态度好,且未造成轻伤以上伤害后果。22名犯罪嫌疑人承载了22个家庭的希望,如果提起公诉他们的学业将前功尽弃,日后在就业和心灵成长上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执法不是以案办案,更重要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综合考虑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赵平大胆提出对本案22名犯罪嫌疑人不提起公诉,这一决定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并在检委会上一致通过。同时,向双方学校发出检察建议书,在校园里组织开展法律宣传及警示教育活动,帮助学校建章立制,完善校规校纪。

“当宣读完不起诉决定书的刹那,在场的22名犯罪嫌疑人、老师与家长情不自禁的集体起立鞠躬,当看到孩子们与其父母喜极而泣,当家长拉着我的手一次次感谢我又给了孩子们继续展翅翱翔的机会时,我感到了检察官工作的神圣和使命的光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检察官的初心!”尽管此事已经过去了8年,当赵平说起这个群殴案件宣读不起诉决定书的情景时,看起来刚正干练,甚至有点冷冰冰的女检察官的脸上还是会为之动容。

忠诚尽责,书写担当

“使命”是什么?使命是秉公执法为民解忧。赵平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当申诉人、第三方企业代表再次同天走入旅顺口区检察院时,一改往日愤恨相视,而是看着对方手中的锦旗,相视而笑,握手言合,这是一件八年积案被化解后的两位当事人和解时的情景。当日,申诉人刘某某为赵平送来了“秉公尽责,热心为民”的锦旗,第三方企业代表为赵平送来了“为企业排忧解难,树公检行业新风”的锦旗。

八年前,申诉人刘某某位于旅顺口区某部队家属区北侧的六间临建库房一夜之间被人铲平,多年来刘某某兄妹三人一直为此事不停地向相关部门上访,但一直未得到解决,无奈之下刘某某向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赵平接到此案后,全面调取、详细核实相关案件材料,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并多次与公安机关、街道、某部队、企业方沟通,调查了解,核实事实证据,尽最大努力还原事实真相。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经过近两个月加班加点的调查核实,赵平发现由于时间久远,此案诸多关键证据已经灭失,现有证据已达不到通知公安立案的标准。但申诉人的库房确实被毁,为了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赵平又多次与申诉人、某部队、企业方沟通,从案件性质、法律规定、解决方法等方面有理有节、合情合理进行剖析阐述。最终企业方同意给付申诉人刘某某抚慰款人民币10万元,刘某某对这样的处理结果非常满意,并主动撤回立案监督申请。

申诉人刘某某动情地说:“刚开始上访申诉的时候是我们兄妹三人,八年的上访路不好走,哥哥、妹妹现在都已经病倒了,就剩我一人坚持着,经过这么多年我早已身心俱疲,心灰意冷。没想到赵检察官这么认真负责,为我争取到了补偿,她真正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来办的好检察官。”企业方代表也对赵平的敬业精神、和风细语的工作方式给予了高度赞誉。案件的成功化解,既维护了申诉人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排除了多年的困扰。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把每一件案件都当成艺术品来精雕细琢,下足功夫精益求精。”这是检察院副检察长孙春升对赵平的评价,也是赵平执法为民的生动写照。

追求正义,高效履职

“使命”是什么?使命是用热血匡护人间正义。赵平说:“我是一名人民检察官,我的追求是维护公平正义。”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在审查起诉一起国务院督办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时,她深知人命关天,检察工作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于案件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百的伤害。作为办案人,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将该案办成铁案。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辩解,她抽丝剥茧,对案件证据进行分组核实,列表比对;多次去案发现场,在脑海里一遍遍还原事发时的情景;多次与侦查人员、鉴定人员召开联席会,多方听取意见;并会同侦查人员补充侦查大量的证据材料,进一步完善了该案的证据链。那段时间,她废寝忘食、挑灯查卷,一门心思扑在案件上,甚至连做梦都在想案子,在单位加班到深夜,经常被睡了的值班人员给锁在单位里。最终,庭审时,在充分的证据面前,面对她环环相扣、直逼要害的讯问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法庭教育,几名被告人终于认罪伏法。被害人家属也被她守护公正的敬业精神所折服,在庭审时为她树起了大拇指。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赵平总是说,我人如其名,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在赵平从事刑事检察业务工作的九年时间里,她承办各类刑事案件900余件,无一起冤错案件、瑕疵案件。案件中不乏最高检、公安部、省检、省公安厅等挂牌督办案件,案件数量多、难度大,但赵平都能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办理的部分案件被省检察院评为立案监督案例。参与撰写的《实行“捕诉一体”办案机制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的经验材料被省检察院转发,并确立为司法体制改革创新亮点。她本人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检察业务专家、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5次,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身边的榜样」不忘司法为民初心 牢记忠诚履职使命——人民检察官赵平

“愿将此生长相许,甘洒热血为人民”这是赵平写在笔记本上的座右铭。而这段话一直在激励着她、指引着她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道路上不忘司法为民初心,牢记忠诚履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