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央視記者登上捕撈船

“死去活來”的扇貝到底還活著多少?

上個世紀70年代,獐子島享有“海上大寨”的稱號。當時,獐子島島民從事海上捕撈,過著集體生活,憑著苦幹實幹的精神,創造出了單船捕撈和總捕撈量的全國紀錄。

然而近年,獐子島扇貝逃跑、減產,業績“噩耗”曾經反覆披露。近日獐子島又公告稱,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部分海域死亡扇貝比例達80%以上。

看到這些,幾乎所有人都會說,狼又來了。此前,獐子島已經因為連續兩年財務造假受過證監會60萬元的頂格處罰。結果2019年7月份剛罰完,11月份扇貝又死一回。

11月12日,獐子島開盤一字跌停。11月11日,獐子島因扇貝“突然死了”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而這已經是獐子島在2019年第7次被深交所點名。

獐子島集團的主要產品扇貝因為五年內三次跑路被網友戲稱“旅行扇貝”。一會兒說扇貝失蹤了,一會兒說扇貝歸來了,一會兒說遭遇冷水團,一會兒又說遭遇高溫,扇貝被折磨得死去活來,有人戲稱獐子島的扇貝應該是氣死的。

扇貝真的死了嗎?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11月16日,由大連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相關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專家調查組已經趕到了獐子島進行實地考察。

經過協調,央視財經記者也跟隨獐子島的捕撈船到達他們2019年秋季抽測活動的部分海域實地探訪,情況如何?

記者 孫超:這片海域就是獐子島本次秋季抽測活動的一個點位,也是受災比較嚴重的。有一艘船在這裡進行了捕撈,捕撈的範圍是5.5畝,一共撈上來約26公斤鮮活扇貝,平均畝產不到5公斤。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捕人員 趙穎:這是2018年播的苗,正常畝產應該在20、30公斤。

記者:這個是之前抽測過的嗎?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捕人員 趙穎:對。

記者:當時抽測的時候這片區域的結果是什麼樣的?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捕人員 趙穎:差不多。

除了這個點位,11月16日也隨機在其他區域進行了扇貝捕撈。在相距只有三四海里另外一個點位,捕撈上來的鮮活扇貝明顯更多一些。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捕人員 趙穎:捕撈範圍也是5.5畝,共撈上來105.5公斤鮮活扇貝,平均畝產將近20公斤。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據瞭解,11月16日專家調查組也趕到了這片海域進行調查,但並未和央視財經記者在同一條船上,調查過程和結果目前也並未公開。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央視財經記者瞭解到,在11月16日專家組和記者實地抽檢之後,下午專家組召開了座談會,對此次獐子島扇貝大量死亡的原因以及整個長海縣海域漁業發展的相關情況進行了探討,並形成初步意見,

據瞭解,此次調查的結論將於近日對外公佈。

獐子島扇貝的“神奇走位”

獐子島的扇貝,已經成為股市裡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奇就奇在它的“多災多難”,竟能在短短几年間,上演三次類似的戲碼,一起來回顧一下獐子島扇貝的神奇走位。

2014年10月,獐子島突發公告,聲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冷水團異動導致近乎絕收,因此鉅虧8.12億元。上演了“扇貝跑路”1.0版

在這次事件後,公司一度披星戴帽,連虧兩年,差點退市,2016年勉強扭虧保殼。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2018年1月,獐子島又突發公告,聲稱2017年降水減少,導致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異常,大量扇貝餓死。2017年業績變臉,鉅虧了7.23億,上演了“扇貝餓死”2.0版。

不到一個月前,2019年10月19日,面對深交所的業績關注函,公司還自信地表示,扇貝的投放採捕正按計劃進行,不存在減值風險。

結果,話音剛落,就再次曝出扇貝存貨異常、大面積自然死亡的消息,而且原因不得而知,上演了扇貝“自然死亡”3.0版。

當地居民:“獐子島扇貝非常聽話,要它死它就死,讓它跑它就跑...”

2018年“扇貝餓死2.0”時的扇貝死亡具體原因目前還未公佈,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吳厚剛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扇貝是“自然死亡”

吳厚剛:“自然死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溫度方面的、病害方面的原因,還有的原因我說不準,海洋生物技術方面的專業性比較強。”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獐子島集團在養殖海域底播的扇貝看起來難以管理,但是在當地居民白先生看來,獐子島的扇貝“很聽話”。

白先生:“獐子島的扇貝非常聽話,要他死他就死,讓它跑它就跑。”

另一位經營餐廳生意的居民說:

餐廳老闆:“看我們吃的大扇貝老大了。”

記者:“你們自己捕撈的還都正常?”

餐廳老闆:“咱家就有啊!”

在他們看來,獐子島集團的扇貝死亡,根本不是新鮮事。2016年,島上的居民就反映過相關問題:扇貝死亡絕非自然原因。

居民:“這些年都沒怎麼投苗,就算投苗了費用也比正常高很多。它沒有錢投苗,沒有資金,這是一。第二,人家也不賣它苗,有的時候(隔壁)海洋島把好苗收走了,那些破苗沒人要了,讓他們買了。”

經營連年虧損,跟管理有直接關係。

居民:“(假設)我是個員工,今天下班的時候,就帶著扇貝、帶著海參、帶著鮑魚回去,一天賣個1000、2000的。”

可查公開資料印證了居民們的說法。據多家媒體報道,幾年前,獐子島還發生過2600萬元扇貝遭內部人事盜竊的事情,一名業務經理2011年私下將獐子島價值2600多萬元扇貝凍品賣給一個買家,並獲得300餘萬左右的回扣。

獐子島事件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提醒抱有抄底買便宜心態的投資者:公司基本面惡化,價格下跌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獐子島扇貝不能一跑了之

對於獐子島扇貝的連續劇,市場選擇了用腳投票,11月12日早間開盤獐子島就一字跌停。對此,財經評論員侯傑認為,獐子島扇貝跑了,不能一跑了之。

財經評論員 侯傑:

央視記者親歷,獐子島扇貝一畝不夠蒸一鍋


一個上市公司把“扇貝跑了”演成了連續劇,實在讓人無語。從2014年開始,已經是第3次了,這回說的是價值3億元的蝦夷貝死亡,一畝只剩兩公斤,都不夠蒸一鍋的。


對於之前的連續劇,監管始終沒有鬆懈。今年7月,證監會經過500多天調查,因財務造假、虛假記載、未及時披露信息等擬對獐子島及控股股東做出了罰款和市場禁入的行政處罰。

而這幾年,投資者對於扇貝的一次次跑路也一直在用腳投票,目前,獐子島的市值縮水了90%。不論是從監管還是市場,應該說對於扇貝跑路都作出了應有的反應和處理。


但是如今,這出戏碼再次上演。我們也知道,對於海水養殖業來說,受氣候、洋流、水溫等外部因素影響很大,而在國際上,受外部因素影響而造成海水養殖業損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但是,一旦狼來了喊多了,即便狼真來了,人們也會心存疑慮。


獐子島公告一出,深交所秒發關注函提出了質疑。地方政府立即關注了這一事件。我們希望各方能夠快速查清事實,給市場和公眾一個交待。


從監管角度來說,加強上市公司治理任重道遠。而這種監管和治理需要的是常態化和持續化。


而從上市公司角度來說,真發生這樣的事情,損失也並非不能規避,因為有一種產品叫做保險。

最後,要對投資者說,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真的只能像扇貝一樣,有多遠跑多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