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稀罕事儿啊,拴马桩还分“公、母”?您知道不知道?

小水滴

我也不太相信,一个简单的拴马桩竟然还分“公”、“母”?

在河南卫辉狮豹头乡有多处明末清初的古老建筑群落。在这些古建筑群的墙体上,先人多制作有拴马桩,一是自己使用,另外还可供亲戚或是朋友及商家暂时拴马之用。

河南卫辉:稀罕事儿啊,拴马桩还分“公、母”?您知道不知道?

每每有四方游客,来到拴马桩前,都会亲手抚摸一下拴马桩。感受先辈人的聪明,聆听一下拴马桩给我们后人述说曾经的故事,体验一下穿越时光隧道小感觉。

但许多人没有发现,拴马桩的样式为何有阴有阳制造上墙,以备主家客官使用。既分阴阳,定有说辞。据先辈传言,呈现凸显外露内有凹槽的拴马桩即为阳性拴马桩。主要是用于拴雄马和种马用。呈现拴马柱为平面立柱,内有凹陷空间的为阴性拴马桩。那么为何先辈要把拴马桩分为阴阳两种呢?

原来呀,先辈们是将雄马和雌马拴在一条街或是胡同里。可是,时间久了发现,雄马和雌马整天只叫唤,也不休息,喂点草料也都一点不吃,就是直叫唤和哼哼,或是蹄子直挠地皮,土烟飞飘。等到主人使用它时,确是无精打采,气力不足,像生了场病一样,蔫了。

河南卫辉:稀罕事儿啊,拴马桩还分“公、母”?您知道不知道?

于是聪明的先辈,就开始想办法,琢磨出雄马和雌马不能在一条街或是一条胡同里同时出现。前街的拴马桩一般多为雌马设计,主要是马童饲养喂料路近方便。雄马的拴马桩一般设在房后,或是另外一条街及胡同里。这样。雄马,雌马见面就不容易了。各自至少就也就安分一点点了。除了吃料,就是眯眼休息,储备能量,准备为主人或客官好好服务的份了。

这样的阴阳拴马桩在小店河清代民居和正面的闫家大院随时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