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為何能火爆臺網兩端?

媒體融合用得好,才是真本事。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2019年,隨著媒體環境、觀眾審美趣味的變化,以及評價維度的多元化,創新突圍成為電視行業最大的挑戰。

進入4季度,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大型節目中心推出的2019《我要上春晚》表現亮眼。這檔老牌綜藝節目一路保持收視持續走高的勢頭,並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這樣的成績背後,秘訣是什麼?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真正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是內容生產者的核心競爭力。2019《我要上春晚》告訴你,媒體融合用得好,才是真本事。

以創新保鮮,融媒體觀察員火了!

2019《我要上春晚》可謂探索“臺網融合”的先鋒。節目首次設置了融媒體觀察區,邀請融媒體觀察員對節目進行點評,並代表廣大網友和廣播新媒體的觀眾和聽眾為各路演繹達人助威,通過對大眾聲音的有效反饋反哺內容。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11月9日全國上星頻道晚間時間段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Top10

融媒體觀察員集合了主持人、網絡達人、年輕偶像等多種不同職業,從多個角度解讀節目內容,給出補充說明,輸出了推薦官、專家團、主持人以外的建議與看法。

對於觀眾來說,融媒體觀察員好比是第三隻眼,通過觀察員撥雲見月,觸及另一些看不到的視角,這也使節目更加具有說服力。

據專業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在上週播完的第4期節目中,融媒體觀察員平均出鏡時間為14分鐘,與之相對應的是觀察員們的優異表現,收視效果反超主持人、專家團和推薦官。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這份好成績少不了當期觀察員張貓於莎莎的共同努力。作為觀察員,兩人以“貓莎”組合亮相,從觀眾視角展開現場觀察, 以聊天的方式為互動語態,對主舞臺節目“行進式”討論,幫助觀眾理解節目。

一如張貓在《歡迎你到我家來》表演者開場後進行的實時評論:“她這一張嘴啊,就有春晚舞臺上語言類小品的那種感覺。”這種實時評論的模式增強了觀眾觀看節目時的沉浸感,而在《爭分奪秒》表演中,兩人的實時解說更是為節目增添了不少畫面感。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在11月16日晚播出的第5期節目中,“貓莎”組合再度出擊,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更多有趣好玩的節目亮點,兩人不少精彩點評的“笑果”更是堪比大型脫口秀專場,十分貼合融媒體受眾的審美趣味。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兩人的開場白就充滿了詩情畫意。而節目《少年風暴》在“貓莎”組合的旁白下更是讓觀感立體化,觀眾看到的不僅是小小少年的天真爛漫,還有他們代表的中國新生代力量。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當看到電子音樂與民族音樂碰撞在一起的《白鷺飛來》,“貓莎組合”瞬間變成了震驚JPG表情包,完整地還原了觀眾心境,讓觀眾能“直觀自身”,大大增強了節目的交流感。

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對接,節目實現了融媒體傳播,更大限度地拓寬了內容的呈現手段和傳播方式。與此同時,節目用年輕態的語言和形式走向大眾,並通過極強的代入感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最終實現優秀內容和文化的有效傳遞和傳承。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打破受眾限定,探索節目傳播新形式

除了設有融媒體互動觀察區,2019《我要上春晚》在內容領域、運營能力上全方位貫徹“無界思維”

在內容上,節目與新媒體平臺深度合作。今年登臺的許多節目就輸送自快手,如首期節目中的“街舞高蹺藝術團”,第二期節目街頭健身秀的“搬磚小偉”等。在表演現場,許多嘉賓也拍攝了短視頻上傳快手,實現了“臺”與“網”在內容創新上的交融。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這些做法為節目在傳播樣態上打開了新的思路,將電視端與網絡端、手機端進行了高粘性的對接,通過提升參與性與互動性,使得節目在傳播效果上取得突飛猛進的效果。

此外,《我要上春晚》還充分利用不同媒體的特性進行前期宣傳。比如,官方微博上先行放出切條小視頻為節目預熱,首期融媒體觀察員海陽在微博上的“我也要上春晚”系列成為一眾網友追更的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進入主體節目的精彩部分, 將會通過短視頻或碎片化的形式在以微博為代表的全媒體渠道和觀眾見面。比如,海陽分享的“主持人謝娜是怎樣練成的”,就揭秘了特邀主持人謝娜的“獨門秘籍”,各種評論金句也讓這段視頻頗具看點和趣味性。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與此同時,還有各種有趣、有料的短視頻同時在快手發佈,迅速吊起年輕觀眾的胃口,目前微博#我要上春晚#超話閱讀已達13.8億,討論量達331萬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從前4期節目的收視分析來看,雖然2019《我要上春晚》的觀眾收視規模整體增量未變,但內部結構以及年齡分層都產生了變化,它不僅以電視觀眾為基礎,更是融合導流了一部分網絡觀眾。節目此次與新媒體平臺的深度合作,也增強了父母輩對於網絡和移動端的接納,為節目貢獻了不同於以往的優秀數據。

媒体融合是“真本事”,2019《我要上春晚》为何能火爆台网两端?

整體來看,節目傳播模式的拓展豐富了“載體”的影響力,推動了媒體融合創新的突破轉型升級。2019《我要上春晚》正是以其創新的形式嵌合節目內核,打破階段性節目同質化的弊端,緊跟時代潮流發展,贏得了業界的良好口碑和觀眾的高度認可,為老牌綜藝節目注入了新活力。

此番《我要上春晚》所取得的好成績,也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綜藝對對碰欄目的融媒體之路打下信心,我們期待它未來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