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雖好,卻說再見

西湖雖好,卻說再見

這幾天頭腦裡一直盤旋縈繞著一幕幕西湖的景色,碧綠的湖水,波光粼粼,微風吹過,蕩起一層層波紋,直線一樣一條條的滑向遠方,岸邊垂柳依依,遊人如織,漫步徜徉在魅力嫵媚的湖光山色之間,盡情享受著這上蒼的恩賜。我曾想,這西湖,莫不就是一顆翠綠的珍珠鑲嵌在人傑地靈的錢塘江邊。杭州人真的應該好好珍惜,潮起浪湧的錢塘江已經讓杭州足夠幸運,為什麼還要將這麼一顆珍珠瑪瑙奉送給它。所以杭州本地人說起“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滿滿的自豪和炫耀,我們外地人卻是實實在在的羨慕嫉妒恨。哦,恨倒是沒有那麼嚴重,羨慕嫉妒可是真的。

西湖雖好,卻說再見

不管心裡究竟有多少落寞與惆悵,經得了領導的同意,在同行人的攛掇下,還是身不由己的趕往了西湖。​外出旅遊,外地人往往很擔心找不到景點,七拐八拐,搞得人身心疲憊,去西湖,你不用擔心。因為還不到西湖,你就會一種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撲面而來,各類樹木花草越來越翠綠嬌豔欲滴,空氣氤氳清新溼潤,都說一方土養一方人,難怪南方女人端莊秀美,水靈靈的,一定是杭州特有的地理氣候滋潤養育了他們,這恐怕沒有爭議吧。漸近西湖,沒走正門,我們是從一條狹窄小道走進西湖的。南方人有多聰明,你看看人家對待西湖就行了,放到有些地區,有這樣一個天賜聚寶盆,那還不得橫三刀豎三刀的割你的口袋,直割的你罵娘永不再來。杭州人不一樣,西湖,這麼一個大聚寶盆,隨便進,隨便出,處處是入口出口,一分錢不收,這樣做是不是讓那些鼠目寸光的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西湖不收費,才是高層次高境界的精明杭州人才真的是用西湖名片做了一篇大文章,四面八方天南海北的各地人紛紛湧入杭州,送來的豈止是西湖的遊覽費,衣食住行購玩樂,不僅把個西湖捧的譽滿海內外,也才把個杭州捧成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難怪杭州人自豪的說“北上廣深杭”呢。

西湖雖好,卻說再見

西湖,​一步一景,處處是景,隨便一個地方你都會流連忘返駐足不前,所以在西湖,平時你很少看到有人群聚攏的大場面,而且獨處一景時的恬淡閒適,心曠神怡,特別是那份和自然,和景物,和小動物溝通交流交融的意境,物我兩忘,別有情趣。順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穿遊廊,走石橋,過亭臺,一路的遊走,一路的觀看,一路的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和流連忘返。不知道是哪一次來西湖,第一次吃東坡肉,那一次是和杭州一個當地朋友一起的,朋友是一位五十歲左右語文教研員,我們邊走邊看,邊吃邊談,因為語文共同的愛好和情趣,偌大的西湖我們走了一個圈,竟然沒有感到絲毫的疲憊與勞累,偶爾的自由詩,即興的順口溜,流芳的唐詩宋詞佳句,匯成了說不完道不盡的“春風十里,不如有你”……朋友易得,知音難求,高山流水,琴瑟和鳴。遺憾的是,西湖美景猶在,朋友不知歸去何處。“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這就是我之所以對西湖躊躇不前的主要原因。

西湖雖好,卻說再見

不知不覺斷橋在前,不想憂傷,老天卻偏偏把思戀和往事送到你的面前。《白蛇傳》幾段重要故事情節就發生在這裡。白娘子與許仙相識在此,同舟歸城,借傘定情;後又在此邂逅,言歸於好。“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歷來催人淚下。不見猶可憐,再見尤心酸。滿腹愁腸事,何故遊西湖。任它個天堂蘇杭,西湖十景,我撇下眾人,趕緊逃也似的離開斷橋,遠遠的,遠遠的,越遠越好!

離開時,已是日薄西山,恰是雷峰夕照最美的時光,可是再怎麼好的景緻,沒有了心情,沒有了朋友,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何況是“夕陽無限好,畢竟近黃昏”!

西湖雖好,再見西湖!

西湖雖好,卻說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