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一週三次被淹,洪水因氣候變化“變鹹”恐長期侵蝕古蹟

記者 | 田思奇

意大利威尼斯是聞名於世的“水城”,對於水位上漲自然並不陌生,但水位超過1.5米的洪水一年也難得一見。然而就在剛過去的一週裡,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三次。

當地時間週日(11月17日)下午,穿著高筒橡膠靴的外地遊客們見證了威尼斯水位再度突破1.5米。而在上週二和上週五,威尼斯水位也分別達到半個世紀以來最高的1.87米和1.54米。

威尼斯一周三次被淹,洪水因气候变化“变咸”恐长期侵蚀古迹

據美聯社報道,聖馬可廣場附近許多店主將店鋪全部清空,而其他人則將貨物儘可能地放到高處。威尼斯市長布魯納羅(Luigi Brugnaro)週六告訴意大利《信使報》,這座歷史名城的損失估計已達10億歐元。

意大利作家和編輯協會稱,威尼斯的書店和圖書館“嚴重受損”。官員稱已經在關鍵地點部署280名志願者,他們中的一部分在當地的音樂學院從鹹水中搶救被浸泡的古老樂譜手稿。

威尼斯一周三次被淹,洪水因气候变化“变咸”恐长期侵蚀古迹

按照威尼斯大主教弗朗西斯科·莫拉利亞(Francesco Moraglia)的說法,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聖馬可大教堂也正遭受無法挽回的損害。

意大利文化遺產和活動部秘書長薩爾沃·納塔西(Salvo Natasi)告訴安莎通訊社:“情況極其複雜,令人擔憂,不僅是因為水位,還要考慮到珍貴的大理石地板和大教堂的木質塗層被淹沒的時長”,“水已經侵襲了整個大教堂,而不是像去年的洪水那樣隻影響起始部分。”

威尼斯一周三次被淹,洪水因气候变化“变咸”恐长期侵蚀古迹

威尼斯由建立在潟湖之上的118個小島組成,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除了在近日遭遇海水侵蝕以外,威尼斯的古老建築和藝術品在長期還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首先,這些洪水已經變得“更鹹”。路透社報道指出,潟湖中的水是河水和海水的混合。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以及1960年代挖掘了新運河,更多的鹹水正從亞得里亞海流入。威尼斯前副市長、來自綠黨的吉安弗蘭科·貝廷(Gianfranco Bettin)說:“運河的挖掘,特別是專門用於油輪的運河挖掘,開闢了通往大海的‘公路’。”

威尼斯一周三次被淹,洪水因气候变化“变咸”恐长期侵蚀古迹

而過多的鹽分帶來的影響不會在短時間內消退。致力於保護城市文化遺產的組織“威尼斯遺產”總監託託·貝爾加莫·羅西(Toto Bergamo Rossi)對CNN表示:“主要的問題是鹽水。當鹽滲透到這些建築的材料——例如大理石,瓷磚,石膏或木材時——一旦天氣變得乾燥,它就會結晶並“感染”到更高樓層……對於這些結構來說,這幾乎就像癌症一樣,尤其是考慮到它們都這麼古老。整個牆體系統都會受到影響。”

威尼斯一周三次被淹,洪水因气候变化“变咸”恐长期侵蚀古迹

修復工作負責人馬里奧·皮亞納(Mario Piana)此前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很擔心大教堂”,“acqua alta(即洪水的當地叫法)不會立即造成明顯的損害。在表面你不會立即看到任何東西,但它可以與輻射相類比:一週後,你的頭髮就會掉光。一年後,你可能會死。”

威尼斯市長布魯納羅等人呼籲,該市應迅速完成拖延已久的摩西防洪工程,即建造79座裝有鉸鏈樞紐的活動水閘,從而在海潮水位上漲時阻止亞得里亞海的海水湧入威尼斯。這項防洪工程早在2003年就已經開工,但由於腐敗醜聞、成本超支以及環保主義者的反對,摩西工程的完工時間從2011年推遲至2021年。

威尼斯一周三次被淹,洪水因气候变化“变咸”恐长期侵蚀古迹

“我希望這場悲劇將為意大利政府和全世界敲響警鐘,讓他們知道威尼斯需要做些什麼,”託託·貝爾加莫·羅西說,“摩西工程必須建成,並且不是在兩年內,而是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完成。同時必須保證建築物有更好的排水系統、更好的維護和加固材料。這種情況很容易再次發生,我們根本承擔不起,風險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