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線窪溝——最龐大的雨水儲存庫,就在我們腳下

等高線窪溝——最龐大的雨水儲存庫,就在我們腳下

降雨是造成土壤侵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雨水本身,而在於不可持續的土地管理和耕作方法。人們通常只想怎麼儘快把雨水排走,卻忽略了怎麼好好地儲存和利用雨水。其實通過合適的設計,土壤能夠成為最龐大、最低成本的雨水儲存庫。而這些儲存起來的水不僅不會沖走表土,還能節省灌溉成本、延長生長季節、補給地下水,甚至改善當地氣候。

降落到地表的雨水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路徑流動,而任何裸露的土壤都不太會對雨水造成多少阻力。即使在坡度非常平緩的地方,如果土壤是裸露的,降雨的沖刷也會導致土壤侵蝕、表土流失。

在自然環境中,落葉枯枝、快速生長的先鋒物種會迅速覆蓋裸露的地表,這是自然內在的智慧,能夠有效防止土壤侵蝕的發生,並且讓水流慢下來、滲入土中。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代農業的實踐方式完全違背了自然規律。人們用除草劑把野草除得乾乾淨淨,每年多次翻耕土壤、使其暴露在風吹日曬之中,而且農藥也破壞了土壤生物網,這樣,即使是一場強度不大的降雨也必然會導致土壤侵蝕。

另外,現代農業還必須用大量的淡水來灌溉。而在很多地方,灌溉水的來源是不可持續的。比如在美國中西部,奧加拉拉蓄水層(Ogallala Aquifer)是冰川時期形成的巨大淡水庫,而在最近不到100年的時間裡,由於當地的農場抽出大量的水來灌溉農作物,幾乎將這個地下水庫完全耗盡。

很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一方面花費鉅額成本,從地下深處抽出難以再生的水,另一方面,本該好好利用的、免費的雨水卻白白流走了,而且同時還衝走了珍貴的表土。

正如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我們可以使用覆蓋物、種植地被植物等多種方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而一些土方工程則能進一步增加土壤的儲水量,比如傳統的梯田,而本文要介紹的“等高線窪溝”(Swale)比梯田更容易建造,同時也能達到儲水的效果。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等高線窪溝示意圖

等高線窪溝的作用

等高線窪溝,顧名思義,就是沿著等高線挖掘出來的長條形的窪溝。因為其與等高線平行,底部也是水平的,所以能夠攔截地表水流,讓水慢慢地擴散並滲透到地下深處,而不是很快排走。通過這種方式,能防止土壤侵蝕,也能收集雨水中的養分和有機質。建造等高線窪溝後的幾年時間裡,土壤的含水量將慢慢增加,這能加強抗旱能力,並且補給地下水。

等高線窪溝也能收集來自道路和其他硬化地面的降水,並將水利用起來、而不是很快地排走。所以,建造等高線窪溝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是非常實用的。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下雨後,等高線窪溝中的積水在慢慢滲入土中

等高線窪溝通常也與其他集水區一起使用,尤其是水壩、池塘和灰水系統。比如,通過將等高線窪溝與水壩結合使用,我們能夠增加水壩的集水區域。本來可能被直接排走的雨水,可以通過等高線窪溝和分流渠被倒入到水庫中。通過適當的設計,當水庫存滿水時,溢流出的水也可以進入下坡處的等高線窪溝,並慢慢滲入土壤。

等高線窪溝不只和水有關。很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必須同時被用作種植樹木。沒有種樹的等高線窪溝反而會是具有破壞性的。在溼潤的氣候條件下,沒有種樹的等高線窪溝可能會使土壤溼度太大,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而樹木會調節土壤含水量,並能使水分滲入土壤深處。樹根也有固土的作用。在挖掘等高線窪溝時,挖出來的土被堆在下坡處,形成長條形的土墩,這些土墩中的土是比較疏鬆的,必須要通過樹木的根系來固定。總之,等高線窪溝必須種上樹木才有意義,否則,在溼潤氣候下,等高線窪溝可能會使土壤含水量過高,而在乾燥氣候下,等高線窪溝會很容易被沖壞,而且儲存下來的水也會很快蒸發掉。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使用方法

雖然等高線窪溝沒有一個固定的尺寸,但建造時還須遵守一定的規則。首先,等高線窪溝必須是沿著等高線挖掘的,也就是說必須保持水平。特別是,等高線窪溝的底部也需要是水平的,以使水能夠均勻地分佈其中,分散開滲入到土中,而不是蓄積在低窪的地方。

等高線窪溝還必須有溢流口,以便在水量過剩的情況下自行外溢。可以使其流往低處的窪溝,也可以通過分流渠把溢出的水導到其他集水設施,比如水庫中。分流渠也是在土地上挖出的水道,但是它不是沿著等高線水平挖掘,它的目的是將水從一處引到另一處,因此通常有一定的坡度。分流渠同樣也適合建在比較平緩的坡地上,這樣才不至於容易被大雨沖毀。

等高線窪溝的選址很重要,設計時,必須時刻牢記等高線窪溝和水流之間的關係。所以,陡峭的斜坡(坡度超過15度)不適合建造等高線窪溝,因為在大雨中容易導致滑坡。然而,就像水壩一樣,我們還是要在坡度合適的前提下,把等高線窪溝的位置設計得儘可能高,因為水分滲入土中後,會因為重力而緩慢地往下坡移動;而反過來,下坡處的等高線窪溝收集的水卻無法直接被上坡處的植物所利用。

還要再次強調的是,等高線窪溝的土墩上必須要種植樹木。即使是使用等高線窪溝來擴大水壩集水區、或作為溢流系統的情況下,仍應種植樹木。不僅土墩上要種樹,在窪溝的上坡側也最好種上樹(特別是固氮樹種)。

在相鄰的等高線窪溝之間,也應有樹木或其他植物來調節水和固定土壤。一個典型的錯誤是,假如在建築物的上坡處建造了一條等高線窪溝,而在建築物和窪溝之間沒有任何植物,這就會造成不少風險。

等高線窪溝不僅能用於農田、花園,也能用於再造森林。隨著樹木的生長,可以任由窪溝中慢慢填滿沉積物和枯枝落葉等有機物質,不必去人工清理。幾年後,整個林下的土壤應該是已經有充足的含水量了,並且土壤表層也都有了大量枯枝落葉等覆蓋物,這時森林的生態功能在慢慢恢復,能自然地防止土壤侵蝕並保存水分,不必重新修整等高線窪溝。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建造步驟

1、觀察:對於很多地方來說,降雨時,大部分雨水降落到地表後會迅速流失、沒有機會滲入土壤中,即使在平坦的或坡度很緩的土地上也是如此。在動手建造等高線窪溝之前,先花些時間做觀察和記錄。特別是下雨時,到戶外走走看看,觀察雨水流經地表的模式,比較坡度較大和較緩的地方的不同,觀察道路和停車場等硬化地面的雨水會流向哪裡……還有必要做些功課,比如查詢當地的年降水量。當親眼看到被白白浪費的大量雨水,你也肯定會更有動力來做些改善措施。

2、選址:如上文提到的,等高線窪溝適用於較平緩的坡地,即坡度在15度以下。窪溝中收集的水會慢慢往下坡處滲透,被下坡處的植物所利用,這點在選址時需要考慮到。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選址規則,包括:距離建築物至少3米;距離陡坡邊緣至少6米;可建造在排水不通暢的區域的上坡處;進行土壤滲透速率測試,滲透速率(infiltration rate)至少達到2.5cm/hr的地點比較適於建造等高線窪溝。兩條等高線窪溝之間的距離可以是其平均寬度的3-20倍,這根據降雨量而定,降雨量越高的地方,相鄰的等高線窪溝的間距越小,以吸納更多雨水。另外,一個很適合建造等高線窪溝的地點是在動物散養區的下坡處,這樣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養分豐富的糞肥就能被收集並利用,而不是造成水汙染。

3、標記等高線:精確地標記出等高線是很重要的。有條件的話可使用專業設備,或者自制一些簡單廉價的測量設備,比如本耶普水平儀(Bunyip Water Level)。所需材料很簡單,兩根長1米左右的細木棍,和一根6米左右長度(或更長)的透明、柔軟的塑料水管。將兩根木棍對齊後並排放,從上往下標出相同的刻度(從1cm-100cm)。水管中灌水後,兩端分別固定於兩根木棍上。這樣,當兩根木棍底端位於相同水平面時,水管兩頭的水面所處的刻度應該是相同的。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本耶普水平儀示意圖,上圖中兩點間有7英寸的高度差,下圖中兩點是處於同一水平面的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本耶普水平儀使用方法

使用時,兩人分別拿著木棍站在相距2-3米的兩個點上,根據水管兩頭的水面所處刻度的差異,來進行微調,找出處於相同水平面的兩點,並在地面上插旗幟作為標記,測量出多個點後連成線,就是等高線了。在後期校準時,可以將水平儀換上更長的水管(比如50米長),這樣能較方便地測量相隔較遠的兩點是否處於同一水平面上。

4、沿著等高線挖掘窪溝:通常,等高線窪溝的深度在15-50cm左右,寬度在45-150cm左右,一般來說寬度是深度的3倍。長度根據當地需要而定,但越長越好,因為這樣水分分佈和滲透的區域也就越大。窪溝的規模越大,集水量就越大,當然建造也更加費時費力。注意要留出溢流處,比如用分流渠將溢流的水導入水庫。溢流口的寬度最好跟等高線窪溝本身的寬度差不多,並且最好用石塊或水泥來加固,防止被沖垮。

5、挖出的土壤堆在下坡處,形成長條形的土墩。土墩的斜坡不要太陡,不超過1:3的坡度。堆土墩時注意次序,將表土保留在最上層。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6、測試並進行調整:挖掘後,再次用本耶普水平儀測量,特別是確保等高線窪溝底部是處於水平面上的。測量後再進一步調整。挖掘完成後,等到下雨天時留意觀察,看看新建造的等高線窪溝的效果如何。如果發現很容易溢流的話,就需要將窪溝加寬加深。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7、種植:等下過幾場雨後,再開始在等高線窪溝種植植物。在窪溝兩側,包括土墩上,很適合種植果樹和漿果灌木。豆科固氮草本和其他根系發達的多年生草本可以作為地被植物。而在溼潤氣候下,在窪溝底部也可種植一些耐澇植物,比如芋頭。等高線窪溝既能收集雨水也能攔截上坡處被沖刷下來的養分,因而能成為一個產出豐富的食物系統。別忘了種植後在土壤表面加上天然覆蓋物,以減少水分蒸發和土壤侵蝕。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植被生長旺盛的等高線窪溝

等高線窪溝的設計看似簡單,其實建造過程中有不少講究,在具體實踐中還需我們多多觀察、根據實際情況來不斷做出改進。其建造雖然費時費力,卻能達成許多重要的功能,保留住珍貴的雨水和土壤養分,長遠來看能夠發揮的價值是巨大的,是很值得嘗試的一項生態農業技術。

參考信息來源:Tenth Acre Farm, Perma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等高线洼沟——最庞大的雨水储存库,就在我们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