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生鮮採購“高本低效”難題 32家零售企業建立全國生鮮供應鏈平臺

求解生鲜采购“高本低效”难题 32家零售企业建立全国生鲜供应链平台

聚焦國內零售市場,生鮮無疑是當前備受投資人、創業者追捧的領域之一。究其原因,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對於多元化、高品質生鮮商品的需求表現得尤為明顯。

消費升級進一步帶動了商品和業態升級。可以看到的是,近年來不僅傳統超市加速經營調整,紛紛加大店內生鮮商品比例,同時,包括前置倉、社區團購等生鮮零售創新業態也層出不窮。但也需要注意到,無論是對於新老業態來說,生鮮採購的鏈條長、季節性強、規模門檻高等特點,依然是限制企業進行生鮮零售規模化、個性化運營的難題。

一方面是消費者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零售企業運營多年來始終存在的痛點,如何突破供需間的圍欄?11月18日,來自北京、山東、湖北等全國20多個省份的32家零售企業,宣佈共同出資設立北京九州兄弟聯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兄弟聯”),以期通過聯合採購的方式解決生鮮採購需求和供應鏈痛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生鮮採購聯盟的成立正是當前中國線下實體零售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32家零售企業“抱團” 求解生鮮採購難題

供應鏈是一家零售企業的根基,也是其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強如永輝,其強大的生鮮供應鏈體系一直為外界所津津樂道。但縱觀國內零售市場,並非所有零售企業都能具備永輝的規模,具有遍佈全國的門店。尤其是對於很多區域零售企業來說,如何進一步把規模做大,如何進一步提升門店商品的差異化水平,是企業經營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正是在此背景下,囊括了首航超市、北京王府井、安徽生鮮傳奇等各區域的龍頭零售商,來自全國的32家零售企業,宣佈成立九州兄弟聯。

“九州兄弟聯將建立起符合全國中小零售企業運營與採購的統一、成體系的生鮮商品標準,提高整個行業和企業的生鮮經營水平、經營效率,進而提升效益。”首航超市董事長、九州兄弟聯董事長劉意華在九州兄弟聯成立儀式上表示。

據瞭解,九州兄弟聯正式宣佈公司成立前,實際上該聯盟此前便已經運營了6年時間,而其前身,是早在2013年5月由北京首航超市聯合北京超市發、北京華冠、秦皇島廣緣超市發起成立的聯採組織。新公司是由北京首航超市、北京王府井集團,以及各自擁有15個投資主體的北方九州和會、南方九州興創共同組成。除了32家投資股東外,目前該聯盟內已有200餘家零售企業作為聯盟成員。

相較於此前的聯採組織,新公司的成立意味著企業間聯合採購的標準化、專業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做鬆散聯盟其實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地區消費水平有差異,同一種商品在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消費力不一樣,企業間經營理念和生鮮經營技術也存在差異。畢竟市場不同,各個企業的發展階段也是不一樣的。”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作為聯盟參與者之一的內蒙古王府井首航超市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剛表示。

在張志剛看來,九州兄弟聯成立後,新公司通過系統性地集採和分銷、分級動作,將更有助於採購的商品適應不同的市場,同時,聯盟內企業經營技術的相互借鑑,也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生鮮運營的標準化程度。

此外,劉意華還透露,目前九州兄弟聯的年採購額已超過2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將達到5億元。此外,九州兄弟聯成立後,還將推出移動APP和專業的信息系統,以更專業的方式解決零售企業的採購難題。

生鮮零售規模超2萬億 如何迎接市場黃金期?

我國的生鮮零售市場無疑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易觀此前發佈的數據,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79萬億元,預計到2018年將增長至1.91萬億元,且從2013年開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都保持6%以上的增長。

不難看到,生鮮經營如今已經成為超市業態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多零售企業通過商品結構調整、品牌創新,近年來紛紛加碼生鮮。

以近年來各大零售企業推出的新品牌、新業態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永輝推出的小型業態永輝Mini,其門店模型中生鮮的經營面積超過60%;而盒馬鮮生推出的主打下沉市場的盒馬Mini,根據公開資料,其生鮮銷售佔比在70%以上;此外,京東7FRESH業務負責人王敬在今年履新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京東7FRESH的平均單店SKU約5000—8000個,生鮮美食佔比超70%。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生鮮交易規模將達到2.31萬億元,說明中國生鮮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在此次發佈會上,九州兄弟聯總經理孟傑表示,生鮮商品成為超市拉動客流、提升毛利、形成差異化經營的重要利器,其經營效果可以真實反映出該超市發展的成熟化程度。

但孟傑也提出,儘管當前市場中各大零售企業都在紛紛加碼生鮮業態,但在具體經營中,生鮮採購依然存在著“複雜性”“風險性”“規模性”三方面的痛點。

對此,孟傑進一步表示,生鮮採購的複雜性在於其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技術壁壘、專業的採購買手,從而應對產地信息、資源渠道信息匱乏,以及產品貨源不穩定、品質難把控等問題。而風險性在於,生鮮商品的季節性很強,部分生鮮商品貨架期較短,操作不當易導致巨大損失。此外,生鮮採購對於規模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備充足的採購量,才能通過基地直採的方式實現差異化和降本增效。

正是因為存在上述的痛點,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看來,中國地大物博,區域性差異、飲食習慣差異明顯,這就決定了國內一定會形成諸多以地域為中心的中小生鮮超市,且很難有單獨一個大的零售集團能夠在全國市場中完全實現標準化的生鮮運營。從這個角度來說,聯盟的成立存在著它的必然性,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也指出,生鮮合作是超市突破發展的一個痛點,但也是一個增量。當前國內的零售市場依然存在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而通過建立聯盟的形式,將有助於實現國內企業間乃至與國際企業標準的對接,從而提升行業整體的發展質量。

此外,陳立平還表示,聯盟的成立將有力地推動中國區域中小零售生鮮超市的發展。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做好一個聯盟不能只通過利益捆綁的方式將企業連接起來,關鍵還要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需要聯盟不斷地提升服務水平,如數據服務、培訓服務、營銷服務等,切實改善企業的運營效率。

每日經濟新聞

關於中美貿易戰,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國網”抖音號(787874450),看你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