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的優秀樣本 通威太陽能強勢崛起之路

六年前,當通威太陽能第一批年輕人來到江淮湖畔,為創建通威太陽能生產基地,以8.7億元購入了位於安徽合肥的全球單體規模最大太陽能電池片工廠時,他們可能沒有想到,這裡將走出一家全球最大晶硅電池生產企業。六年後,通威太陽能成都四期3.8GW項目投產,成都基地成為全球首個10GW電池基地,見證通威太陽能發展迎來新的里程碑。

中國製造的優秀樣本 通威太陽能強勢崛起之路

通威太陽能成都四期項目第一片電池片下線

六年來,通威太陽能始終把握住戰略定位,瞄準光伏新能源產業鏈中游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實現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從有到大,歷經“跟著跑”、“並著跑”、“領著跑”的“三級跳”,並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

總結六年發展史,通威太陽能的成功有“天時”、有“地利”,更有“人和”。中國乃至全球清潔能源獲得巨大的發展,光伏在能源轉型及中國能源革命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這是“天時”;依託通威新能源和農業和諧共生、相互扶持的產業優勢,這是“地利”;在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帶領下,通威既有攻堅克難的創業精神,又摸索出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這是“人和”。

六年來,通威太陽能生產經營規模和盈利水平連年大幅增長,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成績。在通威太陽能身上展示出的,不僅是一家光伏企業的成功探索,更是中國製造強勢崛起的優秀樣本。

戰略決勝千里

古人云:“智者謀於未發,明者達於先機”。2006年,中國光伏建設進入“黃金期”,產業迎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通威集團在劉漢元的佈局下進入光伏上游高純晶硅領域,出於對自身長遠發展的考慮,通威開始整體佈局光伏產業鏈,最終決定以併購的形式進入太陽能電池片領域。

2013年,許多電池片生產企業,都陷入經營危機甚至破產倒閉,光伏行業的發展陷入寒冬。而劉漢元敏銳察覺到光伏產業不會持續走低,此時入局正是最佳時機,以8.7億的價格拿下當時合肥全球單體規模最大太陽能電池片工廠,並委任年僅29歲的謝毅擔任負責人,承擔起新公司、新產業的籌建工作。

創業維艱,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在現實面前遭遇了阻力。除了一片荒蕪的廠房和原工廠僅剩87人外,竟再無其他資源。無經驗、無背景、無技術,為了不讓機遇溜走,也為了彌補沒有基礎的“先天不足”,在董事長謝毅的帶領下通威太陽能開啟了“瘋狂學習模式”,然後就是招攬人才、學習經驗、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市場培育、管理創新等等。

事實證明,這個戰略是正確的,實踐是成功的。僅僅兩年時間通威太陽能就實現了扭虧為盈,在產業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2015年,就在公司為逐漸走上正軌並一躍成為晶硅電池出貨量全國第一、全球第三感到歡呼雀躍時,通威高層從集團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開始佈局新的戰略基地。

隨後,通威開始啟動成都雙流電池片項目,2015年11月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正式啟動建設,到2016年6月30日第一片“成都造”電池片下線,僅僅7個月餘,刷新了全球單車間產能規模最高紀錄,項目3個月後實現滿負荷生產,建成首年即實現千萬元盈利,這一創舉讓通威太陽能產品產業進一步明晰,併成功開拓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通威速度”神話正由此而起。

市場總是瞬息萬變的,“531”襲擊下,光伏市場熱度驟降,產業鏈上各種光伏產品價格都開始暴跌,也讓通威太陽能遭遇了困境,然而通威並未因此收縮固有戰略,而是不管行業如何變幻,盡全力把自己的事做到行業最好。2019年3月成都四期3.8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的開工,全球首個10GW電池基地投產,讓通威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企業的地位更加難以撼動。

成長永遠伴隨探索與抉擇,緊要的幾步尤為關鍵。正是通威太陽能的決策者在每一次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審時度勢、科學決策,使得企業在短短六年時間取得了飛速發展。

現代企業樣本

一家表現卓越的企業背後,必定有一個催人奮進的企業文化、一整套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以及一套引得進留得住的人才機制。通威太陽能繼承了通威集團“歲月不居,天道酬勤”的勤奮基因。

正是有著這樣勇往無前的只爭朝夕精神,六年來通威太陽能始終有著銳意進取的昂揚氣魄,能夠忍受超常規的工作負荷。在回顧創業初期,謝毅對當時全體幹部職工艱苦創業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六年間通威太陽能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難忘的奮鬥故事數不勝數,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創業精神始終保持如一。劉漢元表示,通威太陽能要永遠保持創建初期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事業的赤誠之心。只有這樣,才能迎接未來更艱鉅的挑戰。

文化不能止於傳唱,必須深入到企業的每一個執行環節,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多年的實踐中,通威太陽能提煉出“每天進步1%”,專注於每一個細節的成功邏輯,並以此指導實踐。

生產一線員工以文化為指引,找目標、找差距、找不足,管理人員將目光聚焦在生產中的每個細節,特別要求各個環節特別是員工的精氣神每天進步1%,謝毅每次跑完市場回公司,也都要去車間轉悠,要麼一大早,要麼晚上。不是大張旗鼓地例行檢查,而是一個人悄悄在車間裡明察暗訪,謝毅認為“針對的是員工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行為,這才是員工思維觀念的真實反應。”

企業的核心是人才,創新的主體是人才,人才工作是所有工作的生命線。通威十分重視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目前擁有從事研發與試驗發展的技術人員600餘人,研發團隊中博士、碩士比例在80%以上。同時通威太陽能制定了一套公平的激勵機制,能夠充分發揮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基層員工只要進步表現突出,公司就及時獎勵。及時獎勵的制度分兩種,一是合理化建議,二是工作在班組裡取得優秀。員工只要提建議,公司評定下來可以採納就獎勵,這項激勵制度開始實行的第一年,基層員工合理化建議就貢獻了近6000萬元的利潤。

在完善的激勵機制指引下,通威太陽能的創新能力得以快速釋放。六年來,創新研發實力獲得各界高度認可,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創新企業、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能力100強、2019 年成都市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省級企業重點創新團隊,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等諸多殊榮。

力拓新未來

在成績面前,通威始終頭腦清醒,更多的是看到問題、差距。曾經多次指出,未來沒有留給今天的每一個生產經營參與者全部生存下去的機會,只留給了優秀者、領先者、佼佼者發展下去的機會。目前企業發展已是棋到中局、船至中流,這個時候挑戰更強、壓力更大、風險更多,“我們需要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平時要少談成績多談問題。”

目前,光伏產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已發生質的變化。從宏觀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中國乃至全球清潔能源必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從光伏產業而言,在平價時代,中國光伏產業將再次進入一個新的整合週期。

面向未來,通威太陽能清醒地認識到,以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為核心,製造產業將迎來又一次重大變革。作為行業較早與智能製造接軌的企業,通威太陽能積極探索智能製造,建成全球首條無人電池生產線,為全球光伏行業智能製造開創了新徵程。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企業相比,通威太陽能同等產能的智能製造生產線在人員用工方面可以降低62%,在生產效率方面可以提高161%,在能源消耗方面可以降低30%。

中國製造的優秀樣本 通威太陽能強勢崛起之路

通威太陽能智能製造生產線機械臂

以建成投產通威太陽能成都四期項目為例,生產線全部為全自動無人生產製造,實現了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該產線與傳統產線相比產線採用全自動無人生產線(IGV智能小車)。今年底,通威電池總產能將超過20GW,將連續3年成為全球產能規模和出貨量最大的太陽能電池企業,全球市場佔有率有望達到10—12%。

陽光與水是通威事業的根基所在;綠色農業與綠色能源,是通威堅持不懈的發展願景。通威太陽能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生產,通威太陽能生產的每張晶硅電池生產過程僅排放碳0.04千克,投入使用後,25年可持續發出綠色清潔電力,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33千克以上,是生產製造環節碳排放的3300倍。

市場風雲變幻莫測,通威太陽能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劉漢元開誠佈公地表示:核心競爭力在哪應該是每個企業主體思考和必須回答的問題。在現代工業分工和市場機制下,應是拿自己的“長板”和對手拼“木桶”,因為每一個組織的能力和投資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聚焦在自身最善長的領域中,最大化地發揮好核心價值,同時彼此認同,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才能夠帶給行業更多的價值和認同,才能營造具備理性競爭的商業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