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偶然間點開峽谷英雄勝率榜,發現劉邦的勝率竟已達到51.05%。

拋開典韋、雅典娜兩名野區悍將之外,劉邦已擠進對抗路勝率榜前三之列,穩壓上賽季邊路四大天王(呂布、鎧、孫策、橘右京)。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劉邦的崛起雖早有預料,但猛然間由曾經的墊底王躍至榜三,甚至反超線霸呂布一頭,我免不了要祭出劉邦實戰感受一番。

結果自然不負眾望,十戰八勝,高達80%的勝率再次佐證了劉邦超強的版本兼容性。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那麼劉邦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賽場上劉邦又充當了怎樣的角色?

新賽季對抗路的玩法思路有何變化?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以全球流的崛起為引,聊一聊新賽季對抗路對局思路的轉變。

在射手為核的版本,“全球流”的崛起實屬必然

  • 新賽季“多核”變“單核”

新賽季鏡像對線成型,發育路依仗遠程兵的額外經濟補貼,“八個兒子兩個爸”的版本正式到來。

與此同時,對局思路幾乎變成固定的模式。

保射手,秒射手!

法王、野核、邊路戰神遍地開花的版本不復存在,S17賽場上只有一個核心—射手。雙方各自的射手成為影響比賽走勢的決定性因素,其餘八人或多或少有點“工具人”的意思。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 三線現狀

在戰、法核心裝備盡皆削弱的前提下,結合發育路四分鐘前額外的金幣補貼,射手的滾雪球發育能力毋庸置疑,已然成為雙方唯一大核。

射手前期擁有線權打出優勢的一方几乎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即便再逆風的局,只要保證射手的發育,以射手為戰術核心展開佈置,便始終擁有翻盤的可能。

換句話說,“以射手為核”,是現版本主旋律。

這點從比賽開局便已體現的淋漓盡致。

輔助開局幫中路清線搶二後結伴去發育路遊走,打野首波野怪清完後同樣是在發育路伺機待命,中野輔前期的聯動思路旨在幫發育路打開局面,爭奪線權是一方面,再者第一條暴君的位置處於發育路一方,對於敵我雙方來說,如果沒有放棄暴君搶四的想法,那麼第一波小規模團戰必然爆發於兩分鐘前後的發育路。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也就是說,以射手為戰術核心的局面自開局便以展開。至於比賽中後期,更不用多說,雙方都在圍繞射手做文章。

這樣一來,對抗路戰坦的處境就略顯尷尬。

上下兩路跨度較大,支援成本是硬傷,對抗路的英雄很難融入“以射手為核”的整體節奏中。

  • 對抗路應如何自處

在“以射手為核”的大背景下,支援發育路無疑是打開局面的最佳突破口,對於對抗路英雄來說,支援效率的高低也能側面反映其版本兼容性。

這點從對抗路英雄勝率榜不難發現一二。

劉邦、哪吒這類以支援見長的“全球流”英雄領跑勝率榜,而呂布、老夫子這類戰邊內戰霸主勝率反倒不盡人意。

其差距還是體現在支援效率上。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尤其是劉邦,適時支援結合一流的單點保護能力和不俗的後排殺傷力,其優勢在射手稱雄的版本被髮揮的淋漓盡致。

兼顧保C、秒C的支援方式讓劉邦更適應現在的版本

  • 護盾+免傷,劉邦擁有一流的單點保護能力

【護盾的增幅】

一技能護盾厚度與最大生命值掛鉤,我們可從四級、十五級兩個等級節點來理解劉邦護盾對己方英雄的增幅。

(1)四級劉邦護盾基礎血量650點,無裝備自身血量5445點,一技能護盾提供血量976點;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2)滿級劉邦護盾基礎血量1250點,六神裝自身血量14341點,一技能護盾提供血量2684點。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這兩個節點的護盾對英雄增幅有多明顯?以射手的基礎生命值來作對比更顯直觀。

四級后羿血量僅有3782,滿級后羿血量也不過6000,而劉邦護盾提供的面板血量已接近其全額生命值的三分之一甚至過半,這還是在未計算大招40%減傷的情況下。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40%減傷的增幅】

三技能釋放期間一技能護盾可添加給隊友,2.2秒蓄力期間劉邦和隊友皆可享受40%的減傷效果。

減傷與等效生命值直接掛鉤。

何為等效生命值?即在你擁有減傷狀態時,對方將你擊殺所需要的傷害總和。

計算公式為:等效生命值=血量/(1-減傷比例)


同樣以後羿四級、滿級血量為樣本,計算40%減傷的增幅。

  1. 四級后羿血量為3782點,享受劉邦護盾加成後血量達到4785點,不考慮雙抗的情況下計算40%減傷,其等效生命值為4785/(1-40%)=7975點,即在劉邦大招蓄力套盾期間,對方若想將你擊殺,所需傷害量為之前的7975/4785=1.6倍。
  2. 同理,滿級后羿血量5986點,劉邦套盾後血量達到8670點,不考慮雙抗的情況下計算40%減傷,等效生命值為14450點,對方若想將你擊殺,所需傷害量為之前的2.4倍。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2.4倍、1.6倍,這就是劉邦一三技能的增幅。

對於射手來說,等效生命值的提升無異於傷害總量的提升,多站一秒,打出的傷害可能就是扭轉戰局的關鍵。

  • 爆破+突進,劉邦的秒C能力也屬一流

劉邦的輸出來源於一二一連招,四級、十五級兩個等級節點的傷害大體如下:

(1)四級劉邦,護盾爆破+滿蓄力二技能,一套傷害約為1498點;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2)滿級劉邦,護盾爆破+滿蓄力二技能,一套傷害約為3533點。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四級后羿血量僅有3782點,滿級后羿血量也不過6000點,更何況劉邦的一二技能為法術傷害,而法防向來都是輸出位的薄弱點。

也就是說,劉邦一套基礎一二一連招完全有資格影響到敵方C位的輸出狀態,這種殺傷力對於一個坦型邊路來說是非常可觀的。

而且我們不要忘記,劉邦最引以為傲的是大招的適時支援以及一流的單點保護能力,若再結合一二技能的爆發傷害,也就是說,劉邦可以僅憑一人之力影響到敵我雙方的核心輸出。

這才是本賽季劉邦勝率暴漲的根本原因。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快速支援以多打少是基礎,強大的單點保護能力是核心,限制敵方C位輸出更是錦上添花之筆。

在對抗路存在感漸弱的現版本,劉邦將有效支援發揮到了極致,更是有資格與雙方射手產生直接互動,其實用性自然不會太低,

劉邦的實戰思路將“以射手為核”演繹到極致

其實劉邦的對局思路與之前版本區別不大,但在經濟傾斜的現版本,射手已成主宰比賽勝負的唯一大核,劉邦與射手的協同作戰能力將其適時支援的優勢無限放大。

  • 線權決定支援效率

劉邦的素質三連(空A兩發+套盾+蓄力衝刺+爆盾+普攻觸發被動+斬殺)雖在線上具備基本的單殺能力,但也並非最優對線思路。

其生存之本在於爆盾+衝刺提供的強大清兵賴線能力,哪怕對陣線霸呂布,清線效率也不見得拉下多少。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這就為劉邦的大招支援提供了先天條件。

只要兵線運營得當,憑藉防禦塔的保護機制,一塔不會輕易告破。

相比之下,支援的收益則要大的多,穩定的入場機制、強大的單點保護能力、有突進、有控制,劉邦具備幫發育路打開局面的資本。

  • 以雙方射手為切入點確定團戰思路

就現版本來說,能與射手產生直接互動的英雄,實用性都不會太差,劉邦的團戰思路更是完美貫徹了“以射手為核”的戰略宗旨。

以便捷的支援手段和保護能力為基礎,輔以二技能的靈活運用,其團戰入場思路基本也已定型。

  1. 進攻型支援:大招蓄力+一技能套盾+二技能蓄力+落地衝鋒打控制;
  2. 防守型支援:大招蓄力+一技能套盾+落地治療+救贖套盾+二技能衝鋒打控制。

前者偏進攻,配合己方戰刺,可圖敵方後排;後者偏防守,多重增幅結合控制手段,可最大程度護得己方後排周全。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劉邦的崛起代表對抗路對局思路由靜至動的轉變

在對抗路淪為“邊緣工具人”的現版本,其唯一出路就是打破固守邊路的定勢思維,迎合版本趨勢,由靜至動,以敵我雙方射手為突破口,在支援效率上動心思。

這點不難理解,放在之前的版本也屬老生常談的話題,即對線期相較支援節奏孰輕孰重的問題。

何為對線期?通俗點來說就是敵我雙方待在同一條線上,互相清理兵線爭奪線權,當任何一方一塔告破時,對線期也隨之結束。

而一塔告破,快則兩三分鐘,慢則七八分鐘,遲早會掉。也就是說,對線期對於整局比賽來說所佔比例並不大。

尤其是在發育路為尊的現版本,對抗路的對線優勢更是無足輕重,線上壓制力再強,也僅是相對於敵方戰坦邊路來說,與雙方發育路射手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王者榮耀:劉邦勝率登頂並非偶然,對抗路由靜至動的轉變已成定勢

說句傷感情的話,你見過有幾局比賽是因為對抗路線上強勢就決定最終勝負的?發育路的節奏、射手的發育,這才是決定比賽勝負的核心因素。

而作為替射手服務的“工具人”,對抗路要想間接影響到比賽走勢,無非還是在射手身上動心思。

換言之,對於對抗路來說,支援效率或將成為區分“工具人”三六九等的唯一標準,要想在射手為核的版本擁有一席之地,由靜至動的思維轉變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