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在經三緯五路坐落著一個佔地約3公頃的公園,它的地理位置和麵積雖然比不上泉城公園,卻見證了濟南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承載了諸多濟南人的時光記憶。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這個公園就是擁有百年曆史的中山公園,供遊客免費參觀。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這裡是中山公園

每一座城市好像都有那麼一座中山公園,承載著無數人的兒時回憶和青春歲月。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雖然有很多東西會隨著時間的向前推移而慢慢發生改變,但是對於中山公園這四個字承載的分量和情懷,永遠不會變,反而會隨著年華的沉澱而愈發深厚。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中山公園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緒30年,也就是公元1904年。是山東省興建最早的,以公園命名的公共遊覽場所。那時候,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商埠公園”。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1925年3月12日,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不幸逝世。四月四日,在公園內召開追悼大會。為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商埠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1949年至1953年,公園劃歸市文教局作為濟南市的文化宣傳陣地。在此期間,新建了市圖書館、閱覽室、滑冰場……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新建各類設施後的公園為解放後的濟南人民提供了娛樂、學習的地方,"中山公園"也改名為"人民公園"。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後來,公園又進行了一次整修改建。1986年,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20週年之際,“人民公園”再次恢復為"中山公園"這個名字。此後,便一直伴隨著濟南人的記憶。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任時光變換,歲月流逝,擁有百年曆史的中山公園始終佇立在這兒,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也陪伴了濟南人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不忘尚留在中山公園的記憶

中山公園不大,沒一會兒就可以轉完這45畝地兒;中山公園也不小,雲洞嶺、半壁廊、健身遊樂廣場、中山書苑……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每一處都藏有韻味,每個人都擁有一份有關這裡的記憶,專屬卻又相似。要是說起來,一天怕是都不夠。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中山公園有兩個門,西北門和南門。來到這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和“中山公園”合個影。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從位於經三路的西北門進入,映入眼簾的便是鮮紅和蔥綠相得益彰的盆景花卉。與秋風掃落葉的美完全不同。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繼續向前走,稍稍往右轉便能看到雲洞嶺。踏上這盤旋曲折的山道,就可以看到一些下面的景色。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茂盛的樹木遮擋了些視線,雖然不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樣壯闊,但是也自有身在此中的一份淡然。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蔥鬱的樹木,峭壁的峽谷,走在山道上彷彿又看到了兒時在這裡像個小猴子一樣爬上爬下的場景,又聽見了媽媽在後面囑咐著讓小心一點兒的聲音。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雲洞嶺的東側建有900平方米的水池,池水清澈。臨池還建有供人觀看、休息娛樂的亭子和石凳。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那天小隊長看到了臨池而立的一對夫妻,就靜靜地並肩站在那看池水噴湧。一瞬間,便想到了顧城在《門前》裡的一首詩: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這裡有你嚮往的桃源生活

中山公園雖然也處於市區,卻不同於市區的喧鬧。這裡有外面鋼筋混合的繁華都市沒有的靜謐和安逸,這裡有奔波於高樓大廈的都市人嚮往的桃源生活。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在這裡,隨處可見的就是退休的伯伯阿姨。此前,為了家庭、為了子女操勞了一輩子的他們,如今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來享受生活。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走廊裡,有人坐在木凳上和老夥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也有人獨坐在那捧著一本書靜看。時間就在那不停翻頁的指尖中悄然消散。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青石小道,綠樹成蔭。往裡走走,目光所及之處多得是聚在一塊的老人。沒有了養家餬口的擔子,身心輕鬆了不少。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沒事兒就來中山公園轉一轉,和老夥伴們聚一聚。打牌、下棋、手工、做操……樂在其中。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看見正在練功的老人,那種與世無爭的感覺就會從心底蔓延出來。在浮躁的鬧市裡待久了,就打心眼裡羨慕這種生活。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園裡還設置了掛衣架,來這裡鍛鍊的人,可以隨身攜帶的布袋和衣服外套掛在這上面。不得不為這份小貼心點贊~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到了健身娛樂廣場,彼時跟著父母來這裡撒歡的場景撲面而來。這裡有一處滑滑梯,是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遊玩必打卡的一個地方。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話題可聊。你家孩子多大了,我家孩子多大了,說說這兒,聊聊那,孩子就玩成了一片,家長們也聊開了。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娛樂廣場的旁邊就是兒童圖書館。這個時候,大一些的孩子就要被媽媽帶進去了。剛開始說啥都不想去,等到進去在書架上看到自己的書了,便入了迷。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園子裡雖然是大人們居多,但還是不乏有年輕人拿著書本來到這裡閱讀。來到這裡你就會發現,每個人在這裡有自己的時光可尋。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時間更迭 ,記憶流轉,這裡還在

小時候的每個週末,最開心的莫過於父母帶著我來公園。一進門,撒開腿就往各個地方跑,一點兒也不怕人。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後來漸漸長大了,這個小時候常常盼著來的地方來的越來越少。現在的中山公園雖然也時有年輕人光顧,卻也是老人佔絕大部分了。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縱然時間漸漸走遠,過去也未必會成為過去。時間更迭,記憶流轉,那些牽著爸媽的手在公園裡嬉笑的時光,其實從未走遠。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你來或不來,中山公園就在這。那些在這裡的蹣跚學步和肆意撒歡的快樂時光,也從未被抹去。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這裡,也仍舊還會有在公園裡撒歡的小孩兒;坐在石凳上看朝陽升起夕陽落下的老人……而這些幸福的安逸時光,與外面的高樓林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裡,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四個字“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有的人在這裡度過童年,有的人在這裡度過中年,有的人在這裡度過老年,有的人在這裡度過了童年、中年、老年……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而寫滿故事和快樂的中山公園還會在那兒,集結著濟南人的記憶,陪伴著接下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中山公園,永不說再見

謝謝你,中山公園。

陪在大家身邊,那麼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