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國營大廠,中國一拖1973年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們正在製造拖拉機的零件。】五十年代中期,洛陽市升為河南省轄市;並迅速成為重工業城市;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一批大型國有重工企業在該市建立。五十年代末期,一拖廠生產的拖拉機,開始正式投放市場。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們正在製造拖拉機的零件。】東方紅牌拖拉機在中國農墾、水利等領域被普遍使用。據新文化報 的報道,拖拉機十年內不用大修比較常見;一位公主嶺用戶的東方紅拖拉機,曾經十七年沒有大修。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們正在製造拖拉機的零件。】建國後,蘇聯援建中國工業項目,第一拖拉機廠就屬於援建項目之一。1953年,代號081的籌備處成立;1954年,開始勘探、選址工作。最終建廠位置選在澗河西地區。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新下線的拖拉機。】當時,從各地選調建設隊伍進行施工,高峰時有兩萬多人。李成良去上海等地,號召技術工人們支援拖拉機制造廠。一拖建廠獲國家投資1.5億元;哈爾科夫拖拉機廠提供技術。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新下線的拖拉機。】中國第一拖拉機廠、礦山機械廠、洛陽玻璃廠等大型廠礦的建成,使洛陽成為在全國排名第五的現代城市。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洛陽的經濟貢獻佔河南全省六成以上;人均收入高於省會鄭州。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們正在製造拖拉機的零件。】洛陽成為了新興的機械工業城市,迎來了成千上萬的各地工人、幹部。1953年,初期的拖拉機廠僅有職工三百餘人;1957年,職工人數已近萬人。當時的技術人員主要來自東北及江浙地區。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食堂內景。】1964年,職工人數已逾二萬。此時,一拖廠的家屬區裡,學校、醫院、體育館等設施一應俱全。十餘萬職工的生活全歸工廠負責管理;工人、幹部以廠為家,積極參加週末加班,努力工作。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食堂內景。】1978年後,東方紅拖拉機停產。1980年後,國家不再安排生產計劃;中國的廣大農村開始推行聯產承包;在農機市場上,一拖廠製造的履帶拖拉機等產品亦出現嚴重滯銷。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工人們正在加工零件。】八十年代初期,該廠針對農民的新需求,批量生產小型輪式拖拉機;市場銷售十分火爆。現該廠已重組為一拖公司。《河南洛陽一拖廠老照片,1973年。攝影:哈里森·福爾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