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正式開通!計劃年內開放4000項公共數據集

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正式開通!計劃年內開放4000項公共數據集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文 受訪者/圖

今天下午,本市首次召開公共數據開放工作推進會。會上,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正式開通!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等第一屆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專家委員會的八位專家代表獲頒了聘書,2019年度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也獲頒了銅牌。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獲悉,上海從2012年起,在全國率先探索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工作,經過試點先行、全面推進、優化創新等多年持續推進,各項工作均取得較好進展。目前,上海已面向社會累計開放2100項公共數據集,計劃年內開放總量達4000項。

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是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保障社會民生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推進政務公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內在要求。上海從2012年起,在全國率先探索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工作,聚焦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等與城市運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重點領域,推動一批示範項目建設,促進技術創新、平臺優化、產業發展和服務提升。2017年以來,上海連續三年在第三方測評的《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排名中位列省級第一。2018年,成為國家公共數據開放5個試點城市之一,並圓滿完成試點任務。

在制度設計方面,2018年出臺了《上海市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在政府規章層面明確了公共數據開放工作原則要求。今年10月,頒佈生效了《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暫行辦法》,成為國內首部專門針對公共數據開放的地方政府規章,對開放流程、平臺建設、安全保障等內容進行了細化規定,並首次明確將水務、電力、燃氣、通信、公共交通等領域的公共數據納入開放覆蓋範圍。

在開放機制方面,率先提出了分級分類、專家議事、統籌協調、多元生態等四大創新機制,對公共數據實行精細化管理、精準化開放。同步配套出臺了《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分級分類指南(試行)》,將公共數據從三個維度分為24個開放級別,對應不同開放類別、管理流程和利用方式。組建了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專家委員會,首屆專家委員會由40位在大數據和各行業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組成,將為本市公共數據開放提出專業指導和諮詢建議。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正式开通!计划年内开放4000项公共数据集

在創新應用方面,率先試點以賽促用,上海開放數據應用創新大賽(SODA)已連續舉辦五屆,累計吸引了世界各地近萬人,1800支團隊參加比賽。通過SODA產生了智能車險報價、食品安全風險指數、水網滲漏分析等一批落地應用案例和產品,部分已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SODA大賽已成為全國最具國際化、影響力和落地性的開放數據應用大賽。同時,以行業痛點難點為切入,對接社會需求打造重點領域創新應用示範標杆。目前,由市金融辦牽頭,市經信委、市大數據中心配合的普惠金融試點項目,已經面向4家試點銀行開放了8個部門的412項數據,助力公共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開展融資借貸。

在產業生態方面,通過“數據+政策”、“基金+基地”、“引進+培育”等多輪驅動,引導行業數據與公共數據融合創新,在數據存儲、挖掘分析、增值應用、流通交易、安全保障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打造數據開放合作生態。去年以來,重點聚焦金融、醫療、旅遊、交通、能源、工業、教育科研等領域,先後兩批建立了11家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其中第一批實驗室經過一年試點建設,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基本具備了賦能行業的公共服務能力。

下一階段,上海將重點從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數據管理能力;抓住重點項目,打造數據應用標杆;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完善保障制度;培育產業生態,引領高端產業發展等四個方面進一步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工作,力爭在普惠金融、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遊四個領域率先形成標杆應用。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文 受訪者/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