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我又開始追《奇葩說》第6季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太想看傅首爾吵架了。

2017年的奇葩大會,傅首爾用一句“吵架是為了維持內心世界的秩序”爆笑出圈。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我當時就被這個女人震驚了,市面上能吵架的女人太多,但能吵出笑點的,實屬罕見。

傅首爾跟那些一上來你就知道她是來搞笑的諧星不一樣,比如範湉湉,也很好笑,她沒開口說話的時候,你就知道她可能是個諧星。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傅首爾不一樣,她闞胖的臉蛋特別有煙火氣,不開口說話,你會以為她是菜市場遛彎就能遇到的XX媽。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除了介於馮鞏和樹懶之間的喜感面相之外,很難把她和任何好笑的元素聯繫在一起。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但就是這樣的人,一開口說段子,才把你殺個片甲不留。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眾所周知,《奇葩說》是一檔辯論節目,經常會出一些讓人左右為難的辯題,涉獵廣泛又腦洞清奇。

辯得有理有據是最基本的要求,大部分選手都有一張能把歪理講透的好嘴。

可是光講透還不行。

在傅首爾這裡,萬梗齊發是常態,連珠炮式的密集笑點和金句才是她的殺手鐧,也是我喜歡她的首要原因。

她在奇葩說誕生了很多讓人拍手叫絕的“警世名言”。

比如她談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就像內褲,每條都不同,樣子不重要,最重要舒服。”

她談職場要不要當邀功精:

“你不是新大陸,老闆也不是哥倫布,老闆這種親切又冷漠的動物有點像什麼呢?奶媽。你想喝你哭呀,你不哭誰知道你餓了。”

她調侃男人忙忙忙沒空陪孩子:

“大家都說不要把孩子當成婚姻的紐帶呀。但是事實上就是啊,我整天都見不到你人,孩子不是紐帶,什麼是紐帶,WiFi嗎?”

“你那麼忙,我就好奇當初你是怎麼爭分奪秒把他生出來的呢?你都沒時間陪老婆還有時間陪孩子嗎,你那麼忙結婚生子幹嘛,搞行為藝術嗎?”

這還沒把她那些出口成章的“胡說八道”算進去:

“一個不開小差的伴侶多好呀,他們心無雜念,坐懷不亂,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有這樣的人嗎? 有,唐僧。”

“不要看破紅塵,因為紅塵本來就是破的。”

“四兩鴨子半斤的嘴,長腿就是為了跑,長嘴就是為了吵,有嘴不用幹什麼啊?放在閒魚上賣啊?”

“謠言止於智者,止於不了智障。”

太多了太多了,關鍵是聽傅首爾辯論,你總能一邊嘴上哈哈哈,一邊點頭是是是。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她看上去雖然氣勢洶洶很像不講理的樣子,但其實從來不講歪理,這是我喜歡她的另一個理由。

表面看似插科打諢的傅首爾,實則三觀奇正,替我們這些正經保守,踏實勤奮的老母親說出了心聲,讓人笑到心梗的背後都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哲學。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有一期辯題討論“如果有個按鈕能一鍵定製孩子的完美人生,你按不按?”

傅媽表示堅決不按:

“追求完美人生至苦,因為總有求之不得,你只有放馬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你才能放下那些你得不到的。”

還有一期她談職場被人誤會是關係戶要不要澄清:

“與其假清高,不如真計較,受了委屈就要發洩出來,人生在世活的就是痛快,人生不能活成褲衩,放個屁都要自己兜著。”

聊到感情,也能對我們這種將要面臨七年之癢的中年夫妻提點一二。在討論“伴侶在婚姻中開小差,要不要容忍”的辯題裡,傅首爾就這樣總結過自己的婚姻觀:

“婚姻是一種選擇,最可貴的不是我們曾經在眾多選擇中選擇了彼此 ,而是無論過多久,我們在眾多選擇中仍然會選擇彼此。

……結婚是因為相互需要,沒離是因為不停的相互需要,他有多需要你就會有多自律,所以不要管,要容。要把自己變成一個一直被需要的人,提高背叛的門檻,抓大放小,才能幸福到老。”

等她當起人生導師給你出謀劃策的時候,你也能心服口服,比如她認為混得normal也要去參加同學會,理由簡單樸素:

“作為一個已婚婦女,我負責人的告訴你,如果你們班有婦產科主任小學班主任和中學班主任爬你都要爬去同學會”

最後點題上價值的環節,你又覺得得到了寬慰:

“什麼叫混得normal(普通),跟首富一比我們都混得很normal(普通),人都是起起落落,失意時給別人捧捧場,得意時聽聽別人的掌聲 ,人生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時沉浮。”

像我們這種苦苦掙扎在生活泥潭的中年老母,老公和孩子就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縱使我有72變,也扛不住他們隨時念咒啊。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需要劍走偏鋒、角度刁鑽的觀點,腦仁兒疼啊!我們就想聽一點大實話。

李誕在第6季導師下場辯論的時候聊到,在奇葩說的舞臺,大家都有很聰明的頭腦,在這裡舞弄一些很高級的概念,有時候選手自己也不一定這麼想,因為那些論點都是編的。

我就突然想到了傅首爾,我想,她的觀眾緣恰恰來自真實。那些段子、笑話、插科打諢,都源自真實的生活感受。

正如李誕所說,節目看到最後,那些觀點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

並沒有,你只記住了黃執中和顏如晶關係不錯,肖驍和他媽關係時好時壞。

所以,一個個“梗”的背後,只有那個真實的人才最讓你過目難忘。

看過傅首爾打辯論,就知道她最擅長生活類辯題,你聽她聊孩子、侃老公,聽她說職場、談人生,聽她滿嘴油鹽醬醋屎尿屁,草根味兒十足的煙火氣撲面而來。

沒有高級的概念,也沒有專業成熟的辯論技巧,她讓你哈哈大笑覺得好有道理,是因為她讓你感同身受。

笑的背後都是生活的重量。

剛剛開播的第6季,傅首爾在一期關於“精緻窮”的辯題裡講起成名前的辛酸生活。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是啊,一個能把生活笑著講透的人,一定是被它狠狠錘鍊過的。

那些接地氣又戳人心的段子,都是這麼來的。

那機關槍一樣的語速裡,突突的可都是智慧的光啊!

有那麼一刻,你是期望自己也可以擁有這樣的光芒的,尤其是當你狼狽地紮根在生活裡,也一樣為了不起眼的小目標奮力前進的時候,偶爾還是會冒出這樣的想法:“這麼普通的我,能行嗎?”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菜市場大媽代表”傅首爾

或許,從傅首爾身上,我們看到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