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前段時間上映了一部電影名字叫《何以為家》,聽名字就有一種悲涼感。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簡而言之,這部電影的核心圍繞著法庭上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贊恩,他要向法官狀告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狀告的理由卻是:「他們生下了我」。

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只能很小就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甚至不惜用一些違法的手段。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當他年僅11歲的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難民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

可惜的是,生活並沒有更眷顧贊恩,難民母親在試圖非法獲取證件的過程中被抓,而贊恩在得知妹妹不幸去世後用匕首捅了“妹夫”,也入獄了……

贊恩在法庭上說到: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很多人被這部電影深深感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在贊恩的境遇中,找到了一種共鳴,這個共鳴就是:孩子出生之後,如果碰到不負責任的父母太糟糕了。

不負責任是為人父母的最大失敗

在這個世界上,不負責任的父母大有人在。

網上曾有一個很火的視頻,視頻中三歲小男孩的故事,讓無數人掉淚。

男孩的爸爸得病去世後,就一直和媽媽相依為命,他們家條件很差,而爸爸的離開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他的媽媽一直在忍著,還覺得兒子是個拖油瓶,有一天她實在受不了了,於是便將兒子狠心拋下,至今沒有回家。

在離開之前,她對兒子說:“媽媽只是離開一會兒,馬上就回來。”

深信不疑的兒子則一直在家裡等著,家裡只有他一個人,但他還是忍住了孤單和恐懼,乖乖地等在原地。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畢竟,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然而,長久的等待並沒有換來媽媽的回心轉意,儘管知道如果自己走了兒子將會無依無靠,他的媽媽依舊沒有回家。

家裡沒人給小男孩做飯,有時候他餓得受不了,就學著媽媽曾經的樣子給自己悶上一大鍋米飯。

沒有配菜,也沒有零食,只有乾澀的米飯。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有好心的村民提出將他帶回家裡收養,男孩卻只是一個勁兒地搖頭,嘴裡唸叨著:我要等媽媽回家。

三歲的男孩,沒有父母,他該怎麼活下去呢?

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人性能有多殘忍,在明知自己的親生骨肉只能依靠自己的情況下,卻依舊狠心將他拋棄。

這個世界上有人有錢,有人沒錢,有錢可以富養,沒錢可以窮養,孩子在被生下的那刻,父母就已經有了養育他的責任,因為私慾將孩子捨棄,這種行為不論在什麼年代都令人髮指。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畢竟,不負責任,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失敗。

上述情況大抵是因為不夠愛,還有一些父母,他們雖然很愛自己的孩子,卻依然會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孩子受到傷害,甚至是死亡。

有一名媽媽在帶著孩子游泳時,因為玩手機而疏忽了孩子的狀況,孩子溺水90秒都沒有發現……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孩子離世,他們比誰都要心痛,可無論多麼難過,也無法將時光倒流。

為人父母,不光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更要時刻關注他們,如果監護人都做不到保護他們,又能指望誰呢?

除了溺水,還有性侵、霸陵、車禍等,這些問題都難以規避,唯有父母足夠負責,孩子才會平安、健康地成長。

你有教養,就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一對合格的父母,會格外重視孩子的培養,他們不會因為任何事情拋棄孩子,也不會對其進行無緣無故地指責。

他們會言傳身教,以自身的行為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即使在孩子犯錯後,也能及時糾正。

曾經有一個小孩從書店裡偷了幾本書回家,父母發現後,馬上寫了一封道歉信,連同書錢,一起送回了店裡。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對孩子負責的父母,他們從不在孩子面前說髒話,也不會諷刺孩子。

與此同時,他們也不會對孩子溺愛,一味地誇獎,而是無時無刻給他傳送正確的三觀。

在上班早高峰時,媽媽牽著女兒的手過馬路,一輛車停在路旁失意他們先走。

媽媽看到後,立馬讓自己的女兒對著等待的車輛致謝。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一位小男孩的妹妹打碎了玻璃,他在扔垃圾時,特意寫了一張紙條給環衛工阿姨,提醒阿姨不要傷到手指。

而他貼心懂事的樣子,讓很多人受到感動。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長遠的老師,你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不要在生了孩子以後,卻失去一個父母應盡的責任。

只負責生,不負責養的人父母非常可怕的

很多人做父母,是老人催著說他應該生個孩子才生的。

甚至得答應條件,我只負責生,你來負責養。

所以,不少的老人剛剛帶大自己的兒子,又帶孫子。

說是說孫子,其實跟帶兒子一模一樣。

全天候自己帶著,吃喝拉撒都包乾了。

只差自己不能哺乳,而是用奶粉代替。

電影何以為家: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有些人不配當父母!

合格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孩子,而失職的父母,只會在無形中扭曲孩子的性格和長遠發展。

而從始至終都能負起責任,教出有修養的孩子,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只有被溫柔以待的孩子,才會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為人父母很難,可為人子女也不易。

別忘記愛孩子,這會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