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毫無疑問,李誕這次又因為在《奇葩說》中的神仙辯論火了。

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救名畫還是救貓?這樣的議題說來,無非就是你內心的價值排序。

黃執中毋庸置疑是辯論的一把好手,拋出來的觀點首先就佔了道德的的制高點,也就是說只有你懂藝術,或者說懂得人類精神文明的價值,就會選擇救畫。

按照他的觀點你不去救畫,你就顯得價值層次很低,因為看不到人類文明發展這麼多年,留存下來的精神文明果實。

但是這種妥妥的知識分子精英論的論調,網友們看完之後,紛紛在裡面留言評論:說得好是好,但是太說教了!

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畢竟說教主義太沉重了,大眾現在好像就是進入了一個集體主義叛逆期:你不要試圖跟我說教,大道理我都懂,甚至還會選擇性的調侃一句:道理我都懂,但我還不是一樣的過不好這一生?

相反李誕提出來的觀點就很可愛,很接地氣了。

“你們被貓踩過奶嗎?它的每一腳都踩在我的良心上。”

“正是那些為了宏偉事業和遠大目標,而不計後果犧牲小貓的人,才頻頻的讓我們的世界陷入大火。”

“我是一個很自私的人,他們呢想著文明,想著理性,我就像我自己,很奇怪我就想我自己”

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李誕的首次下場辯論,就從青銅一路升級為王者,用一種脫口秀一樣的方式咣咣咣的把黃執中的觀點打的稀碎。

哪怕被網友形容為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也不妨礙他將議題從高高在上拉到了平地的狀態,赤裸裸的告訴大眾,我就是這麼一個自私的人,甚至不害怕的自我調侃,好像只有我是這樣的一個人。

李誕不介意在公眾面前表現出他的精緻利己,就是這麼一個在公眾檯面前體現出來的喪、自私、甚至是淺薄的人,反而贏得了最多人的贊同。

追逐金錢、反對崇高、反說教式的生活方式,追求自我至上,我只需要考慮我自己的想法,管這個世界怎麼想,這不是李誕第一次在公眾平臺上展現自己的這種態度。

在2018年的時候,李誕和許知遠在《十三邀》裡面有過一場交鋒,許知遠代表的70年代對李誕代表的這種青年喪文化表示了深刻的質疑。

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李誕說,我覺得所有時代都一個德性,都得死。所以都不重要,我內心覺得一切都不重要。

我就是想活在淺薄裡面,我就希望活的流於表面。

所以他慢慢他走向另外一端,只想融入這個世界,活在淺薄裡。其實淺薄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就像李誕在微博裡面流傳的最廣的那句話: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而他這種態度的出現,正好和這兩年來青年喪文化的興起相互映照。

看不到頭的工作之路,壓在身上的房貸車貸,來自工作、生活、家庭各個方面的壓力裹挾著我們在這個社會艱難的生存。

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已經活的這麼累了,沒有人想要再被教育一下告訴你該怎麼樣去生活,讓你去兼顧這個考慮那個,為了討好這個討好那個,活得像誰都好,最後唯獨活的不像我自己。

就像亦舒在《我的前半生》裡面,說過:這一年來在外頭混,悟得個真理,若要生活愉快,非得先把自己踩成一塊地毯不可,否則總有人來替天行道,挫你的銳氣,與其待別人動手,不如,自己先打一嘴巴,總之將本身毀謗得一文不值,別人的氣就平了,也不妒忌了,我也就可以委曲求全了。

只要你存在著,總有人過來要求你這個,要求你那個,這個時候我們發現李誕式的佛系做人方式簡直不要太好用了。

我活不過別人,那我首先把自己貶低不就好了,我不用跟你們爭。

同樣的管你們什麼世界名畫,什麼世界大戰,我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讓自己良心上面過得去,其他的哪怕是天崩地裂都跟我沒有什麼關係。

李誕式救貓論,順從世界一定能活的更好嗎?

李誕代表的這種喪文化的“無所謂”的態度以及“利己主義”的想法,其實已經深深影響了年輕人對社會的態度。

但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年輕人一天天的這麼喪氣,有什麼追求?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幾年前,是不是還要被當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進行大肆的批鬥?

但實際上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活法,沒有什麼必須的按照既定軌道的活法。

李誕的可愛之處在於既看透了現實,一副懶懶散散的佛系青年的形象,又保持著自己的本心,不願意輕易的和這個世界去妥協。

而年輕人嘛,在當下這個崇尚“活明白了”的秩序裡,講究就是一個通透,任何人不管是精緻利己,還是捨己為人,在當下,自己活明白了就是最大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