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吃不起”洋蔥了

如今在印度甚至整個南亞地區,洋蔥成了名副其實的主角,一場“搶蔥大戰”正在上演。洪澇緊跟著乾旱,席捲了印度的洋蔥主產區,成為了這次危機的罪魁禍首。作為印度最敏感的蔬菜,洋蔥曾多次拉開印度的通脹序幕,而這一次,洋蔥也不出意外地成為反對黨攻擊印度現任總理莫迪的有力武器,不知道莫迪能不能頂住洋蔥的壓力。

01

價格飆升十倍

從“窮人的蔬菜”華麗變身“總理都吃不起的蔬菜”,洋蔥只花了3個月。據印度《經濟時報》11月初報道的數據顯示,在印度首都首都德里地區,洋蔥零售價格超過每公斤80盧比(約合人民幣8元),有些地區甚至高達100盧比(約合人民幣10元)。即使是批發價格,也已經接近每公斤60盧比。

對比可知洋蔥如今在印度的地位。在一個月前的10月19日,在作為洋蔥貿易標杆的印度Lasalgaon市場,洋蔥的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5盧比(約人民幣2.4元)。而在去年,印度部分豐收地區的洋蔥價格曾低至每公斤1盧比(約合人民幣0.1元),其他年份大約在每公斤20-30盧比(約合人民幣2-3元)之間。

“價格在不斷上漲,”孟買市場的蔬菜小販薩欽·甘加瓦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的利潤急劇下降。人們不是買一公斤,而是買四分之一公斤。”

民眾也很無奈,飆漲的洋蔥價格已經成為難以承受的生活之重。來自印度南部欽奈的司機庫馬爾,月收入為1.5萬盧比,現在只能買得起他平常購買的洋蔥量的一半,以供四口之家食用,因為即便是質量最差的洋蔥,也需要60盧比一公斤。“現在只有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我們才會食用洋蔥,”庫馬爾說道。

受災導致減產,是洋蔥價格飆漲的主因。今年早些時候,嚴重的乾旱導致印度主要洋蔥產區的產量大幅下降。屋漏偏逢連夜雨,乾旱之後又是洪澇,季風季節的暴雨和洪水襲擊了主要生產洋蔥的3個邦,庫存銳減35%,加劇了印度各地洋蔥價格的飆升。

在三面臨海、潮溼酷熱的印度,洋蔥是居民餐桌上必備的蔬菜,也被稱為“國民蔬菜”。因此,價格飆升的洋蔥直接引發了民眾的恐慌。為此,印度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先是在9月底宣佈禁止出口洋蔥,之後又宣佈將進口10萬噸洋蔥。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部長Ram Vilas Paswan表示,國有貿易公司MMTC將負責進口這些洋蔥,以便在11月15日至12月15日之間分銷。

02

殃及孟加拉國

為洋蔥流淚的不止印度。作為世界最大的洋蔥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印度在2018年的洋蔥出口量達到200萬噸,孟加拉國每年進口洋蔥的75%(約110萬噸)就來自印度。

而隨著印度一聲令下,從印度進口洋蔥的鄰國們猝不及防,只能“望洋(蔥)興嘆”。11月18日,《衛報》報道稱,在正常情況下,孟加拉國每公斤洋蔥的價格約為30塔卡(約合人民幣2.49元),而如今孟加拉國的洋蔥價格已經暴漲至每公斤260塔卡(約合人民幣21.58元)。

為了穩定洋蔥價格,孟加拉國推出了政府補貼的“平價洋蔥”,每天定額投放1.4萬公斤,每公斤45塔卡。於是每日一早,達卡市的洋蔥指定銷售點就會排起一字長龍,很多人要排幾十分鐘的隊,才有機會搶購到便宜的洋蔥。但有限的數量根本滿足不了市民旺盛的需求,大部分人只能空手而歸。

下至民眾,上至國家領導人,都深受“無蔥之苦”。家庭主婦Sharmin就是洋蔥搶購者之一。過去一週,Sharmin已經基本不再用洋蔥做菜了,“即使今天我還需要再站兩個小時,我也要堅持,站在這裡就是為了省錢買一公斤洋蔥就可以省下大約250塔卡。”Sharmin說道。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的發言人Hasan Jahid Tusher則表示,哈西娜總理已經停止在自己的菜餚中使用洋蔥。

除此之外,孟加拉國還轉向緬甸、埃及、土耳其和中國等國增加供應。當地媒體Dhaka Tribune近日報道,時隔15年後,孟加拉國終於向巴基斯坦尋求洋蔥進口,多批洋蔥已經運抵該國。

深受洋蔥之苦的不只是孟加拉國。“印度的洋蔥欠供是南亞的一場‘廚房噩夢’,無論是巴基斯坦的咖喱雞、孟加拉國的香飯,還是印度的酸豆湯,沒有洋蔥都不能下鍋。”路透社直言。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小雪表示,南亞地區飲食結構非常類似,再加上印度是洋蔥出口大國,所以如果印度洋蔥欠收的話,的確對周邊國家會有一些影響。

03

通脹難題

對於印度民眾來說,洋蔥短缺的這一幕似曾相識。過去20多年間,印度曾四次爆發洋蔥危機。

早在1998年10月,印度的洋蔥價格漲到每公斤42盧比,引發了大規模街頭抗議和搶劫活動,並直接導致了印度人民黨在之後的幾個地方議會選舉中轟然倒臺,包括首都新德里及拉賈斯坦邦。

七年後的2005年10月,印度的洋蔥價格從每公斤15盧比飆升到了30-35盧比。

2010年10月,洋蔥危機再度爆發,價格漲到每公斤70盧比,幾乎是正常價格的5倍。反對黨號召民眾發起“洋蔥革命”,投票推翻當時的國大黨聯盟政府,併發起了兩萬人示威,導致新德里部分地區陷入癱瘓。在2013年的洋蔥漲價風波中,一些地方的洋蔥零售價格從每公斤20盧比漲至每公斤100盧比。

“其實是通脹的問題。”劉小雪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印度,甚至有洋蔥指數一詞。其實從通脹指數來看,洋蔥的佔比並不高。主要是因為印度人非常愛吃洋蔥,價格上漲會對居民的正常生活有很大影響,所以會產生民生問題,對CPI整體的影響其實並不太顯著。不過劉小雪也提到,印度最近通脹率的確偏高,大概在5-6%之間,之前這一波數字為3-4%。

屢屢爆發的洋蔥危機背後,是印度政府對於物價管控的不力。中招的還有番茄,2017年,印度爆發了“番茄荒”。《紐約時報》曾在報道中指出,包括批發商和零售商在內的中間商是印度整個農產品產業鏈中的最大受益者,而在中間商的盤剝下,政府強行壓價管控會進一步減少農民的收入,可能會加劇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矛盾。

針對如何應對食品物價上漲,尼赫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加亞提·果斯曾向當時的政府提議,要對關係國計民生的糧食、蔬菜、水果和奶類建立一套新的價格管理長效機制和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