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國土局原局長…這些“問題幹部”為何紛紛主動投案?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0日訊 據三湘風紀消息:2019年10月8日至15日,一週內就有6名幹部先後到益陽市紀委市監委主動投案交代問題。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數據顯示,黨的十九大以來,益陽市共有672人向組織交代問題,15人主動投案。特別是今年1至10月,主動交代問題312人,同比增長82.5%;主動投案10人,同比增長150%,主動投案已成益陽反腐新常態。

強化紀法震懾促投案

“現在反腐力度如此大,我深深感受到主動投案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3月25日,沅江市原國土局局長龔秋桂懾於壓力到紀委監委主動投案,在接受審查調查期間,他坦誠自己的投案原因。近年來,益陽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主責主業,緊盯權力集中、資源密集的行業和部門,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及其“保護傘”,紮實開展民生和扶貧領域突出問題等專項整治。市委巡察機構堅持常規巡察與專項巡察相結合,開展提級巡察、交叉巡察,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讓腐敗分子無處藏身。1至10月,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2608件,立案1102件,其中立案查處縣處級幹部16人,鄉科級幹部160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48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37人

,挽回經濟損失1.13億餘元。

“通過重拳出擊,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定不移高壓懲腐,對違紀違法人員形成有力震懾,讓他們回到相信組織、主動交代問題的正確道路上來。”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綜合精準施策促投案

“唉,終究還是回來了!”2018年10月30日下午5點,資陽區國稅局原稅源三科副科長吳雲從越南海防市入境,他回頭望了望落陽餘暉下的國門,外逃時很急切,回來時很安定,一切即將落下帷幕。2018年10月,隨著益陽市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窩案的深入調查,作為重要涉案人員的吳雲畏罪外逃。通過益陽市、資陽區兩級監委合力,逃至越南的吳雲,在25小時內被勸返並主動回國投案。近年來,益陽市紀委市監委堅持勸返與追逃兩手抓,針對具備勸返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因人施策,想方設法建立聯繫渠道,通過家人傳話、組織教育、傳遞精確信號等方式,敦促外逃人員認清形勢,拋棄僥倖心理,放下思想保護。2018年以來,該市通過勸返方式,成功追回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李勝林、資陽區國稅局原稅源三科副科長吳雲、上海孚智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趙陽、沅江紙業有限公司採購物流部計劃員李程等4名出逃、外逃人員。

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国土局原局长…这些“问题干部”为何纷纷主动投案?

同時,益陽市追逃辦為外逃人員量身制定“一案一策”,通過全面推進“2019天網行動”,藉助公安大數據、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手段,深入開展技術追逃。4月16日,南縣人民法院三仙湖法庭原庭長餘迪均在出租房附近出現,天網系統發出警報,出逃5年多的犯罪嫌疑人餘迪均被抓捕歸案。

“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制度優勢逐漸轉化為治理效能,腐敗分子無處不感到紀法威嚴。”益陽市追逃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餘迪鈞的歸案充分彰顯了監察體制改革釋放出的巨大治理效能,破滅了出逃人員只要不使用身份證就難以被抓獲的僥倖心理和幻想。

利用政策感召促投案

10月23日,一份書面材料攤開在益陽市紀委市監委主要負責人桌上。這是沅江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劉某某主動向組織說明情況的材料,交代了其在涉黑涉惡人員所經營企業違規兼職取酬、幫助他人牟取非法利益等“涉腐涉傘”方面的問題。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市紀委市監委充分運用“益陽在線”“清風益陽”等宣傳輿論平臺,及時發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省紀委省監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有關主動投案的政策規定,及時通報全市出逃人員歸案情況,組織開展案例剖析,利用本地案例製作警示教育片,召開案件警示教育會,敦促違紀違法人員主動投案。

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国土局原局长…这些“问题干部”为何纷纷主动投案?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紀檢監察機關為主動投案人員打開一扇門,促使違紀違法人員如實向組織說清問題。

“對於主動投案、如實交代問題的黨員幹部,給政策給出路,努力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市紀委市監委有關負責人說,目前益陽市紀檢監察機關已對主動投案人員依紀依規減輕處分1人,依法提出從寬處理建議5人。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已經形成,對腐敗分子來說,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益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李永軍表示,益陽將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斷鞏固深化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