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拍攝的1979年中國:貧窮中知足常樂,圖9你小時候肯定做過


【士兵們】1978年12月,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們正式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的面貌即將發生深刻變化。這是一組反映1979年的中國老照片,照片拍攝者為美國攝影師伊芙·阿諾德。大家都知道,1972年2月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訪問,但是1979年1月1日中美才正式建交。

【馬路上的公共汽車】中美正式建交後,美國人開始獲得了中國簽證,期間很多人拍攝了大量關於中國民生百態的照片。伊芙·阿諾德是著名女攝影師,也是瑪格南圖片社的簽約攝影師。當中美正式建交的消息傳開後,伊芙·阿諾德迫不及待地希望儘快來到中國。

【火車站裡的乘客們】這張照片透露出一個細節,就是當時六五式軍裝非常流行。確實如此,六五式軍轉一度被軍迷們認為是最帥氣的軍裝,在當時老百姓也非常喜歡穿,直到80年代走在大街小巷,已經能看到人們穿著這樣的軍裝。


【明十三陵的遊客們】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個細節,已經有外國人出現在遊覽中國的名勝古蹟。明十三陵位於北京以北50公里的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寢建築群,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其建築風格直接影響了清朝皇陵風格。

【婦女們正在製作泥胎】1979年初,伊芙·阿諾德嚮往年一樣向中國遞交了簽證申請,很快就接到使館電話:簽證申請通過。不僅如此,阿諾德還得到了一個特別對待,“簽證有效期延長6個月,她可以旅遊者的身份,經國家旅遊局安排,在中國境內去她想去的任何地方。”

【對外國人好奇的人們】這張照片很好地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心態,對外來事物無比好奇,極度渴望瞭解世界。因此,當外國人出現在街頭時,大家爭相圍觀。然而,當時中國人在西方人的印象是,“穿藍制服騎自行車。”


【青島啤酒流水線上的女工】青島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它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啤酒製造廠商。當時成為啤酒廠的一名職工,也是頗為自豪的一件事。

【公園裡的遊客們】伊芙·阿諾德抵達北京時,一場大雪剛剛降下。伊芙·阿諾德回憶時說:“北京就像一座巨大的村莊,沒有幾座高層建築,白雪覆蓋著高度幾乎相等的平房房頂,城市被道路和衚衕切成一個個的方格子。街上,人們穿著藍灰色衣服蹬著自行車匆匆來往。看上去,北京或者說中國,沒有什麼變化。”

【正在做眼保健操的小學生們】相信大家都做過這件事,眼保健操是一種保健體操項目,它可以提高人們的眼保健意識,調整眼及頭部的血液循環,調節肌肉,改善眼的疲勞。事實上,早在1972年國家就作出要求:小學生每天2次課間都要做眼保健操。


【清晨的天安門廣場】這張照片再次體現出一點,當時中國是“自行車王國”。在五個多月的時間裡,伊芙·阿諾德進行了兩次長途旅行,總行程達到6.4萬公里。伊芙·阿諾德在日記中寫道:“這是一個傳統落後的中國,也是一個把在20世紀末實現現代化作為目標的中國;一個美麗淳樸的中國,也是一個在貧窮中知足常樂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