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803坦克——美國陸軍短暫而不成功的開發項目

很難想象美國人花錢也有畏手畏腳的時候,尤其還是在為自己研發下一代主戰坦克。在那段特殊的時期裡,美國的研發團隊嚴格尊重成本要求,推出了一款非常便宜的坦克。

當然,這不是日後大名鼎鼎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而是一個短命又無奈的型號——XM803。

越戰進行的幾年裡,美國背上了沉重的財政赤字,國內社會也陷入了高通貨膨脹的泥潭。尼克松政府上臺後,為了擺脫這一切,被迫大幅削減軍方的預算。

XM803坦克——美國陸軍短暫而不成功的開發項目

即使錢已經少的可憐了,時任國防部長的萊爾德還是堅持優先發展戰略核武器建設,其次是海軍和空軍。當時正是“洛杉磯級”核潛艇和F15戰機的採購關鍵時期,現在看來上述兩款武器已經成為各自軍中的中堅力量。

而作為預算低順位的陸軍,研發新型坦克的計劃面臨空前壓力,稍微超支便無法通過國會的投票。

同時,XM803的設計團隊依舊在奉行“導彈萬能”理論,其裝備的152毫米炮管主要用來發射反坦克導彈。而裝備了類似武器系統的“謝里登”輕坦在越南戰場遭到一致的唾罵,因此這類型武器系統也動搖了美國陸軍的信心。

更要命的是設計團隊的“迷之自信”,他們為了能夠讓項目成功,特意將研發計劃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發的內容,第二部分是量產的內容。

這樣的安排看似思維縝密,但也帶來了致命的缺點:研發過程一定會有各種意外,那麼就要進行整體調整;可是團隊連量產計劃都準備好了,就等於斷了自我修改的退路;一旦需要進行調整,那麼對於整個研發計劃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XM803坦克——美國陸軍短暫而不成功的開發項目

負責整體研發計劃的柯內特少將在1972年的國會質詢中,列舉了XM803坦克的幾項優勢。

首先是防護力,XM803擁有當時現役坦克所沒有的間隙式裝甲。這種裝甲就是兩塊重疊的鋼板之間隔開了一小段距離,這樣採用傾斜方式可以減少炮彈的穿透力。同時對存儲炮彈的進行防護設計,減少彈藥殉爆的幾率。設計師團隊還對坦克加裝了核、生化防護系統。

其次是超越了所有現役坦克的高機動性,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65公里,這在當時屬於一個比較驚人的數據了。而氣液壓型懸掛系統也能調整坦克姿態與距地高度的能力。

第三,坦克不僅能夠發射反裝甲導彈,也能發射初速極高的傳統炮彈。第四,擁有比當時坦克更加強悍的夜視能力。主武器是一門“彈炮合一”的152毫米炮管,擁有全天候的接戰能力,副武器是一挺.50機槍。

最後一點便是引入了自動裝填機,允許坦克在移動中裝填炮彈並開火。這一點在當時是很有市場的,因為自動裝填機可以讓傳統的4人編制坦克降至3人,省去了1名裝填手。

XM803坦克——美國陸軍短暫而不成功的開發項目

當時正處於越戰時期,能夠深刻領會人力資源珍貴的美國,非常需要通過裝備減少直接暴露在戰火之下的士兵。而自動裝填機將“4”變成了“3”,等於直接將參戰人數減少了25%。

當然,國會的議員們也不是外行,他們要求柯內特少將拿著XM803與同時期其他國家服役的主戰坦克作對比,以便提供更直觀的數據。

柯內特少將認為,當時英國裝備的“酋長”坦克雖然有120毫米炮與出色的防護,但是動力有所不足;而蘇聯裝備的T62坦克防護和火力獨成一派,卻無法實現行進間設計,而且速度也慢。

在當時的歐美國家裝備的坦克中,只有“酋長”具備行進間射擊的能力,德國“豹式”坦克雖然也對這方面進行改進,但當時還沒有配備穩定系統,因此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橫向對比完再說說縱向對比,當時美國陸軍的主力坦克是M60A1,在20世紀60年代通過附加穩定系統才具備了基本的行進間射擊能力。在引進穩定系統之前,M60A1行進間射擊的命中率基本為0。安裝上之後,命中率提高到了50%。

XM803坦克——美國陸軍短暫而不成功的開發項目

與上述的現役坦克相比,XM803憑藉高功力的動力系統、整合精密穩定系統以及夜視能力的射擊控制系統,還有間歇式裝甲的配置,無論火力、機動性還是防護力,都擁有明顯的優勢。

同時,由於美國防部長的“偏心”,研發團隊也在刻意削減成本。

設計團隊企圖將XM803的單價壓低到60萬美元,這個數字其實是在打馬虎眼。因為60萬美元只是坦克整體硬件的成本,還沒有算上必須要支付的研發費用和其他配件的花費。

按照美國陸軍當時的評估,“XM803項目”預計的研發費用是1億3800萬美元;配套的訓練設備、備用零件以及專用的重型運輸車輛還需要1.07億美元;再加上2億7300萬美元的量產準備資金……

整個費用分攤到單輛車的平均成本將近80萬,按照現在的購買力和匯率計算,相當於現在的500萬美元。

XM803坦克——美國陸軍短暫而不成功的開發項目

“60萬美元”看似完美的說辭自然逃不過國會老爺們的火眼金睛,甚至連國防部長都說服不了。尤其是越戰的前線官兵對“謝里登”的152毫米炮管極其厭惡,強烈要求恢復傳統火炮。那麼凸顯坦克價值的火力系統自然讓XM803失去了意義。

外有國會質疑的壓力,內有陸軍支持的減退,XM803在舉步維艱的境地下被迫下馬。不過項目遺留下來的唯一一輛原型車繼續用於測試,為日後M1的順利誕生提供了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