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自從聲入人心之後湖南臺好像找到了這麼一條小眾藝術推廣+選秀綜藝的路子。

舞者,十年磨一劍,只為一束追光之下的心血呈現。

很高興,自《舞動奇蹟》後,時隔很多年能夠看到類似的專屬於舞者的綜藝節目——《舞蹈風暴》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舞蹈風暴》打破了高雅藝術與觀眾之間的審美壁壘,不侷限於單一舞種,填補市場空白,也託舉觀眾近距離品味高雅藝術,帶動舞蹈大眾化、流行化、藝術化。

一個頂級流量平臺+一群業內頂尖年輕舞者。很難說會成為現象級綜藝,但能火一定是必然。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舞蹈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電視綜藝領域始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受限於電視技術呈現和大眾欣賞水平,舞蹈類節目也經歷了漫長曲折的迭代。

回顧以往的舞蹈節目,或是依託藝人話題,大玩跨界嘗試;或是深耕垂直領域,探索小眾破圈,真正全景式展現行業生態,聚焦專業舞者精神,呈現多元舞蹈藝術的節目則少之又少。

《舞蹈風暴》的出現,恰恰填補了市場的空白,打破了高雅藝術與觀眾之間的審美壁壘,建造起了舞蹈領域一座新的藝術高樓,同時肩負著帶領觀眾“上樓”的責任。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據悉,湖南衛視歷時一年,從專業藝術院校、院團、舞蹈工作室近6000組不同風格的舞者中選拔面試,挑選其中最優秀、最具代表性的50組舞者進入電視甄選,通過甄選的36組舞者將在之後的賽程中比拼爭奪,由此誕生領銜中國舞蹈新力量的最強舞者。

而幾位舞蹈大咖的坐鎮,無疑為節目的專業性再添一重保障。作為一檔選秀節目,在沒有後臺操控結果的情況下,評委擁有絕對意義上的決定權。所以,評委的水平必須要令觀眾老爺們信服,至少要在業界有一定知名度。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著名國際編舞家沈偉、中國舞劇表演教育領軍人沈培藝,資深舞蹈電視節目製作人揚揚作為風暴見證官,在節目中用春風化雨、切中要害的點評,促成年輕舞者的自省與成長。同時劉憲華和彭昱暢的加入,則為節目注入了年輕化的視角,不斷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至於舞者,節目開篇已經說了,參賽選手在錄製前已經全國範圍內篩選一批,入圍舞者水平皆在線。

做專業性的綜藝核心的競爭力就在於選手的實力。如果一集下來,觀眾看完之後整體覺得“好厲害!”並能夠記住其中幾個選手的名字,那麼這檔節目的選人就算是成功了。

舞蹈風暴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印象最深的當屬滿分選手李響,劉迦和朱鳳偉,實在是各有特色,但都令人心動。我已經腦補出了這三個人當主角的劇本,三大武林高手相愛相殺,想想就很刺激。

李響,憑藉古典舞《花落知多少》獲得第十屆桃李杯舞蹈大賽古典舞青年男子組金獎。去年李響初涉現代舞,小有成就,獲得了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現代舞組第二名~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明明有著這樣的仙氣,連名字都是"理想“這樣大而飄的感覺,然而對舞蹈的態度卻格外的腳踏實地,謙虛嚴謹,真是令人敬佩。不禁讓人覺得,臺上流暢輕盈的美,是背後一點一滴的疼痛和汗水壘起來的。你付出多少,就收穫多少,努力是騙不了人的。一個人從事任何行業,都是這樣。也許就因為這樣,才能夠年紀輕輕就成為大滿貫,春晚領舞吧。

劉迦曾憑藉《孔雀》獲得第五屆韓國首爾國際舞蹈比賽金獎和第五屆CCTV舞蹈大賽銅獎~隨後參演多部舞劇如《劉三姐》《諾瑪阿美》《蝴蝶媽媽》等等~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如果說李響是翩然的公子,那麼劉迦一定是城中風流倜儻靈性肆意的小王爺,出場便是一陣旋風伴著馬蹄揚起的漫天花瓣,一臉的明媚嘴角還掛著一絲邪魅的微笑,時不時搞點惡作劇卻掩蓋不了靈氣,惹得姑娘們芳心大動然後搖搖扇子哈哈大笑,騎上黑色的大高馬瀟灑離去。賈昊悅老師簡直道出了我的心聲,劉迦老師快停止散發你的魅力吧,我有點上頭了。

大朱,原名朱鳳偉,是楊麗萍多部舞劇的男一號~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朱鳳偉的風格無疑是那種裹挾著大地原始力量撲面而來,充滿著熊熊似火的生命力。就好像是從草原來的雄鷹一般的漢子,整個人充滿了豪情與質樸,又保有著野獸般的矯捷和敏銳,猶如一陣颶風能夠摧毀你的常識和邏輯。他出場的時候我腦海中自動響起了草原呼麥和雷雷戰鼓,冷冽的北風和滾燙的烈酒。

李宇,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後入職空政文工團。憑藉群舞《我們在黃河岸邊》、《一片羽毛》獲得第八屆桃李杯金獎~獨舞作品《盒子》獲得第十屆荷花獎現代舞組金獎~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第十屆荷花獎《盒子》

張翰,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系,現於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張翰曾憑藉《蝶戀花》獲得第十三屆韓國首爾國際舞蹈大賽金獎。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董家銘,08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14年以全國第一的成績保送至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現在任職於中國歌劇舞劇院~

把舞臺還給舞蹈,把想象留給觀眾

以心血美育新血,《舞蹈風暴》以精耕細作的匠心,找準精髓堅定紮根,挖掘具有正能量,符合時代精神的實力舞者,樹立著“青年偶像新標杆”,與此同時也託舉觀眾近距離品味高雅藝術,帶動舞蹈大眾化、流行化、藝術化,讓更多人願意在業餘時間鑑賞舞蹈至美。

從行業發展來看,《舞蹈風暴》的誕生又全力推著市場進入良性循環,這不僅是湖南衛視的突破,更是整個綜藝行業的先鋒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