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新掌門來華首秀,“吸金能手”蘇德巍履職一年來在中國有啥大動作?

記者 | 滿樂

大衛·蘇德巍來了。

11月20日,為出席高盛舉辦的“巾幗圓夢”計劃影響力報告發佈會,高盛新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大衛·蘇德巍(David M. Solomon)來到了北京,這也是這位高盛新任執掌者履職以來首次訪華。

高盛新掌门来华首秀,“吸金能手”苏德巍履职一年来在中国有啥大动作?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大衛·蘇德巍(David M. Solomon)

蘇德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高盛中國團隊已向董事會提出5年期的商業計劃,致力於在中國中長期發展業務。如果這一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高盛希望在未來5年內增加資本投資,實質性地增加在中國的人力資源和僱員。

今年8月19日,中國證監會已接收了高盛高華《證券公司增加註冊資本且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調整審批》。高盛方面也表示,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擬將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持股比例提高至51%。

蘇德巍表示,目前高盛高華證券的員工絕大多數來自於中國本土,未來也將主要從中國招納僱員,當然也會有高盛總部人員來華短期辦公。

當談及中國經濟放緩的問題,蘇德巍稱,增長放緩的原因在於中國經濟規模已經很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也會出現分化。中國還處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從由基礎設施建造驅動轉向消費驅動。與此同時,中美經貿關係的摩擦也影響到兩國的經濟增長。“只有在磋商方面取得進展,才能釋放緊張情緒,這對全球經濟增長也有益”。

除此以外,蘇德巍還認為,“中國經濟長期是向好的,(A股)能為投資者提供有競爭力的回報”。他表示,投資任何股市都是長期行為,資本市場的開放是經濟增長關鍵一環。而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忽略短期波動的話,長期投資將有很好的回報。

2018年10月,時任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蘇德巍正式取代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成為這家擁有整整150年曆史的國際大行新掌門。

現年57歲的蘇德巍無疑是高盛“老將”。1999年,他以合夥人身份加入高盛,一干就是20年。更早之前,蘇德巍曾先後供職於 Irving 信託公司、德崇證券(Drexel Burnham)及貝爾斯登(Bear Sterns),積累了高收益債領域的豐富經驗,並對風險管理具有獨到見解。

作為一位銀行家的同時,蘇德巍還是集DJ、瑜伽、葡萄酒、滑雪等興趣於一身的多面手。2018年,蘇德巍剛剛發佈了自己的首支電子音樂單曲《Don't Stop》,這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混音版。

在高盛的最初幾年,蘇德巍曾擔任融資組全球主管,負責公司面向企業客戶的全部資本市場及衍生產品。2006年,蘇德巍進入高盛的最核心部門投資銀行部任聯席主管。在他的帶領下,2006年之後的10年間,高盛投行業務銷售業績累積增長了約70%。

“興趣廣泛的吸金能手”,這樣的評價對蘇德巍而言可謂十分貼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8年高盛董事會宣佈高層任免消息前不久,蘇德巍還曾以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身份到訪中國。他當時就曾表示,高盛相信中國將擴大金融市場開放,這是高盛持續向中國投資的原因之一。中國將從開放市場中獲益,外國企業也會繼續從中國市場獲得新機遇。

此外,在蘇德巍當年訪華的同時,高盛還首次外部空降中國合夥人兼投行部聯席主管蔡衛。而蔡衛在履任前曾擔任瑞銀集團(UBS)投資銀行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IBD聯席主管,以及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及亞洲區工業組主管,曾牽頭參與了包括天津港、廣州汽車、復星集團等多項內地大型企業的融資交易。市場認為,此舉也展示了高盛希望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拓展其投行業務的決心。

從國內視角來看,上任剛剛一年的蘇德巍似乎並無動作。除向證監會申請擬將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持股比例提高至51%,意圖取得控股地位外,再無新聞。但放大到全球範圍,一年來蘇德巍可謂諸事纏身。

金融創新方面,蘇德巍於今年6月向外媒公開表示,高盛正在對加密貨幣進行大量深入研究,相信支付系統的未來必然依賴於區塊鏈。此舉表明了高盛進軍加密貨幣領域的決心。

高盛還緊密參與到與蘋果公司信用卡——Apple card的合作中來。來自美國的監管文件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作為蘋果髮卡行的高盛已經向apple card用戶發放了約100億美金的信用額度。蘇德巍本人也在11月20日的採訪中表示,此舉旨在“與蘋果公司打造一個數字化的銀行”。

另一方面,高盛集團經營方面也面臨著一些新的狀況。

早在2017年,面對集團營收增速放緩的問題,高盛就提出“到2020年實現50億美元新增收入”的目標,去爭奪貸款、資管等高盛以往的次要業務。

但據外媒報道,蘇德巍計劃在明年1月高盛首次舉行的投資者日(investor day)上偏離這一目標,重新樹立一個可能包括廣泛的效率比率和盈利能力指標的新目標。目前高盛方面還未透露出關於新目標的任何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