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盪漾,松柏蒼翠,江南秀色、北國風光為一體,河北遷安白羊峪

白羊峪又稱白羊關,位於河北唐山市遷安市大村莊真白羊峪村。東起大莊北山的大理石長城,西至四道溝老墩臺,全長7000米。它把水關、城堡、烽火臺、城牆、敵樓、偏坡和壕塹等集於一地,構成了完整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長城巍巍壯觀、最為精華的一部分,其大理石長城舉世罕見,同屬世界文化遺產。白羊關被譽為"天下第二關"。

碧波盪漾,松柏蒼翠,江南秀色、北國風光為一體,河北遷安白羊峪

  白羊峪長城始建於北齊時均為石砌,寬僅3米。明朝戚繼光組織多次加固,重要地段用磚包修,寬度增至5—6米。一般的石城牆主要分佈在距關隘較遠、易守難攻的地段。房子樓至坑子樓之間的城牆是白羊水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卻用碩大的毛石幹碼而成,而且連垛口、宇牆也沒有一塊磚,歷經400多年仍保存完好,其位置設置且如此堅固是個不解之謎。

碧波盪漾,松柏蒼翠,江南秀色、北國風光為一體,河北遷安白羊峪

  在東段雙側磚包城牆中,兩塊石刻界碑鑲嵌在城牆內側牆面上,分別陰刻楷書“東協燕河路西界”、“中協太平路東界”。當時唐山境內長城歸屬明代北邊九鎮的薊鎮管轄,而薊鎮下設十二路,分別負責所屬路段的長城修建與防守。在築城過程中,路與路管轄交界處設立石碑。這兩塊石碑就是燕河路與太平路的界碑。

碧波盪漾,松柏蒼翠,江南秀色、北國風光為一體,河北遷安白羊峪

  界碑西段採用灰白色石灰石作城牆和敵樓的基座,界碑以東的2100米採用紫紅色大理石作為城牆和敵樓的基座,相接之處紅白對峙,十分醒目,這就是萬里關山罕見的大理石長城。

  大理石長城以東有座盲場牆,當地人稱為錯城,附近有一座將軍墳。傳說錯城為施工走向錯誤,致使將軍被殺,也有傳說錯城與謊城功能相同,是迷惑敵人的設置,但均未見史料記載,有待長城學者察證。鎮城與神威樓居水關一東一西,形成正反兩反面意義的紀念地,一個是功德碑,一個是恥辱柱,進一步顯示了白羊峪長城文化底蘊的豐富與深厚。

碧波盪漾,松柏蒼翠,江南秀色、北國風光為一體,河北遷安白羊峪

  被當地人稱為“馬圈”、“閱兵城”的謊城,如今雄姿猶在。它位於水關東側的制高點上,易守難功,可望而不可及,面積約3000平方米。它一方面用來迷惑敵人,使其誤以為是長城的指揮機關,必然集中優勢兵力攻之,而又久攻不下;另一方面可集中儲存糧草、馬匹、士卒等,是白羊峪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種獨創。

  白羊峪長城北側山坡有兩道以上與長城平行的偏坡,上砌下石成“壁立之勢”向東西方向延伸,是長城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當邊牆尚未完備時,在局部地區的偏坡和壕塹便作為主要防線;在邊牆完備之後,又起到保護邊牆的作用。偏坡使攻城時登城的器械難以接近邊牆,敵人的騎兵和步兵也很難快速運動,從而有效地保護邊牆。在白羊水關北側低窪的平地上曾有兩道壕塹,作用與偏坡相同,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被填平。

萬里長城有各式各樣的關隘,但水關不多,存世的水關更少。白羊水關是白羊河的發源地,水關上下500多米的河道甘泉遍地,是名副其實的水關。白羊水關為雙道水城式,至今東岸的臨水敵樓樓基尚存。萬里長城中這樣的水關為白羊峪所獨有,復建後白羊水關將成為"萬里長城水關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